《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12节作者:
ufo_2003 其母又曰:尔如往亭,可邀顾氏太太(高吹万18岁之亡妻)同来如何?
答:亭勿去,顾母老式怕人,必勿来。儿前曾请过。
其母又问:尔近日常往外间田岸上去乎,尔今学佛习静,仍如生时之活泼有兴乎?
答:去,与前无二。昨夜母睡不熟,儿在侧。至六点因功课行。
问:其他夜间如何?
答:亦常在房。
问:在房何处?
答:在照。
殆依其遗照上耶。
问:尔父书房内去否?
答:去。
然则书房内居何处?
答:书桌看写信,亦看书。
然昨夜尔在房内最久何所为?
答:昨夜看双仙志。
此事奇,盖双仙志者,为武进谢氏二女,名静华、静薇。死而扶乩。
知皆禽天上仙子暂谪人间者,所言历历不爽。此书昔年谢生玉岑寄来,
欲求余文,余以此事极杳渺,置而不细阅,已多年矣。
今玉岑已成宿草,此书亦久忘之。
近因吾女扶乩事无一不至填至确,逐忆及此书,取出观之。并与内人等观之,置在卧室亦已多日,不谓昨夜乃为亡女所见。
竟明白言看双仙志。然则吾女昨夜真通夜在我房中矣。
惟余方以亡女之凭乩对语,无异生时。比诸仙志中所述。
尤见切实,为写至奇。乃女观双仙志亦云,此事奇。其何故耶。
因又问吾女:尔既观双仙志,彼皆有夙根,暂谪下凡。故死后仍为仙子,尔何为云此奇?
答:若如此明言,应受罪罚。
然则夙根固不当明言,而双仙志中皆明言之。
故吾女以为此事奇也。
问:尔在冥中亦曾见大伯母乎?
答:未见,知受多言妄言罚。
如何不告,甚矣,多言妄言竟受阴罚,可畏哉,可畏哉。
小标题:夏至祭先,仅来7人
初十日即六月十八日 晴
今日夏至,祭先。
晚间圭儿来坐久,与大女等谈亡女乩诗多佛家言。
深致不信,余未知也。
是夜,内人大女又扶乩,余在旁写录。
亡女至呼父母姊,后即云:哥不信佛经,可多读诗书,涵养身体,无
日期:2017-04-26 20:35:00
第十六页下
须烦闷。
其母亟以他事问曰:尔曾言顾母怕人勿来,然则今日吾家祭,亦来乎?
答:勿来。
问:然则尔见祖母来乎:
答:祖母到,祖父不。
然则是否已生人世?(已经投胎转世)
答:是。
问:尔见今日祭祀共来几人?
答:七人。
按吾家祭疏有二十九人,乃只来七人,何其少也。
问:尔丰哥来乎?
答:来。
是否从梅花坟来?
答:本在此。
然则住在何处?
答:冥自有住。在儿一同。
至此圭儿又来,女即复云:哥身体不好,可多看诗书,涵情养性,存仁明心,儒释皆同。
异哉,吾女今竟能通儒佛矣。
余问:尔前言念佛二六时中最重,此佛冢言,余虽见过究不知何以谓之二六时?
答:即是昼夜六时,日念六次,夜念六次,十二至四时,七至十一时,六至半时。
问:念何经。
答:每经都念。
问:尔近日看诗乎?
答:吴诗真好,儿本最爱读,易懂。蒋剑人至正国步一诗亦极好,苦学不来,多用心读……
(谈论诗歌部分省略)
女又云:今日父出折花,儿亦同往玩。
又云今夜十时须去多做功课,明早出行。
乩逐止。
盖内人拟明日到松而吾女亦本言为英钏二姪坚拉。须往松一次将随母同行,故云明日将早行。
今夜欲提早做功课也,亦可谓勤学矣。
然此时壁上之钟不过九时。
其母谓吾女功课时未到不妨再邀之。
盖吾女如往松必有多日不能扶召太怅慑。故欲于今夜再多话耳。
因重行扶召,而女亦随至。
余问今日日间祭时焚与尔金库之外又收到何物?
答:朱书金刚经,前亦有过二本。
按所谓朱书金刚经者,乃为余请祝慎施先生所诵之经。用
红朱写某卷某人谕等字样者也。
所谓前亦有过二本者,乃爲庄晓征老人所赠,其经文纯用硃笔写之,
而订以成册者,此项经卷沪上可购
日期:2017-04-26 22:32:00
第十七页上
作送醴之用,此已于数月前所焚。吾女因连类而管之耳。
余问:此项经卷,究竟有用否?
答:前店购劣。
余又问:祝先生长齐念佛,此次经凭,即祝君所诵,亦有用乎?
答:尚佳,可留作送狱内受罪魂用,儿无罪不须,非凡是鬼皆有用,印冥锭儿所用不多,常散给十途穷鬼。
案此数语真是闻所未闻,
然亦可见吾女之仁心善念,普济毕生,所以能死而有灵如此也。
其母问:尔曾言佛弟子皆以尔学能一日千里,此佛弟子为古时之佛弟子抑现在之佛弟子?
答:现在。
然则在何处,为何人?
答:无色相,各自修真空妙谛,微笑声闻,而以信心觐觉,悟速利根,皆喜作伴友。
问:如尔之死而能修者,尙有人乎?
答:有,亦自夙因未了。
问:凡人死后皆能修乎?
答:无,死后能修,魂常永在,皆有前因,母可想而知。惟儿若再虔修上升,恐明年后不能如今时常话,父母不舍,逻去亦无罪。
问:尔虔修不已,至于上升,岂往天上耶?
答:非天。
然则上升在何处?
曰:在佛国慈航,本思早告,恐伤亲心,今姑言及。
时尚有一年,望勿愁感,亦可勿升。
至此始去。
观之十时也。
小标题:两姊妹投生现状
廿日,即六月廿八日 晴雨
今午,内人由松江回家。是夜,内人又扶乩同扶者即为吾家之女佣,乃完全不识字者也。与不识字人同扶则此为第
一次,前阿橘亦扶过则尙识得数字。
查前者女于十一日往松江,曾言须五六日回。余当于十六夜间一扶询而不应。想因其母尙在松,故女亦未回。昨知其母于今日将回,余念吾女
或于上夜先回,故昨夜八时许又曾扶之而亦未厅。
今夜吾知女必返矣,惟扶者内人与女佣,而余仅在旁待记录。乃少顷而女至,呼父母,凡每次自家人扶召女来时总先一一见呼,惟此只呼父母而同扶之婶婶反不呼,殆以为不必呼耳。
其母问:尔何时回家?
答:昨夜十时。父召回,乩已停。
盖余昨夜扶乩尙未至十时,默祷良久而不至,因将乩图收去。岂知女在松已感到而回,回时乩已停,而不及言也。
问:尔前言两姪女将往投生,坚拉尔送去今果去过否耶?
答:去。
问:何日去。
答:十八。
问:英钏果同去乎?
答:二人同行。
问:然则今两侄女皆已投生耶?
答:生。
问:是否生在一家?
答:二姓,同乡。
问:两姪投生时如何,是否愿意?
答:英尚好,钏怯。
问:钏本在申,是否由尔去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