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16节作者:
ufo_2003
此时从未扶过,而女亦到,呼父母后
即云:儿尙可行,吃力。早好。明日儿同去,无月色多住,有月三四日可回。
即此数字便止,且乩行甚缓若甚乏力者。
殆因时近正午,故虽能行而吃力也。
又云早好者,盖前日亦曾言过,谓夜间父母太热,早七八时可唤也。
又云无月色多住有月三四日回者,殆
即前日所谓月将有,夜景申不及家清幽也。
是夜,内人又闻小疏香室中声响。
夜深时余又与内人扶乩。
问:今夜声飨是否尔所为?
答:勿。
然则尔知何物?
答:鼠。
余问:今夜我出外,尔亦随我乎?
答:父先行,儿在大哥处,看吃饭后与嫂姪同出,见父在堤,即飞步往随。
余谓:今晨曾拟明日一至申,后又体不甚适,决计不去矣,故以告尔。
答:不去好,父身体不健,总因儿故,万望宽怀看透。勿重儿悲,申去本无多乐,唯赏玩古书或可解闷,若他日思去,儿必随行。
嗟乎,此种知心明暸之言,即生人中亦不易得,而乃出自亡女耶。
问:此时尔又欲做功课乎?
答:尙有二十分,视时计果十一点四十分也。
问:今日上午召尔乩行若甚无力,不知何故?
答:已午未,皆行难。
问:然则此时念佛如何?
答:念佛在心,至诚无阻。
至此乃去。
日期:2017-04-29 12:13:00
第二十二页上
小标题:小儿召请嫌太烦
十一日即七月十八日 晴
今日又渐热,今日日间仍觉疲乏,小睡甚久。
至夜而爽,因出外步月多时。
深夜,复与内人扶乩,女至。
问:顷间我与尔母出外看月,尔是否先出?
答:本在场玩,已望父多时。
问:在场何处?
答:在石间,儿正看风清月白,大有诗意,父来同游至快,得诗一首,
月小天高夜境凉,
扶疏老树影纵横,
对斯清景禅心透,
淡定空明无物藏。
又言儿本思仍步沙字韵,后觉不好故未步,适唤即写出,如不佳明夜改去末句。
余曰:时境至佳,可不改也。
复与内人言,青官等意欲扶乩,明夜可由他扶之,乃乩忽云:
小儿召勿喜,太烦。又云,儿思去,父尚有问否?
余曰:今夜无所问,尔尽去便是。
逐移入中间去矣。
日期:2017-04-29 12:20:00
第二十二页下
十四日即七月廿一日 晴 风
夜,四官青官田官皆来,四官仍与其租母扶乩,余在旁记录,然恐吾女生厌心,未以为善也。
女至,呼父母,又呼青四田,你等每次一人与我谈,人多太烦。
盖十一夜,吾女本有小儿召勿喜太烦之语矣。
又言父诗比儿做得好,儿又作诗一首……
(谈论诗词和给小孩分礼物,略)
日期:2017-04-29 14:22:00
后续二十三,二十四页,多是作诗和一些琐事,就不录上来了
多是类似这样的:
女云:四官辛苦否?吃果子。
盖今夜乩上写出如此长诗,皆由四官与其祖母所扶,女知其辛苦故即命其吃果子也。
时大媳亦在旁,女又云嫂亦吃瓜。
大媳因问:妹亦吃否?
答云:妹爱瓜,亦吃。
逐停。
第二十五页也以诗歌为多,不是诗歌的仅少数:
其母又谓:我欲问尔,近来夜间常常扶乩,则尔必来与我白话,不知非扶乩时尔为何事?
答:儿看佛经一时,再看桌上橱内各诗,又看诗韵。
其母谓:诗韵亦认真看耶?
答:父本老手,韵熟。……
第二十六页上
也主要以作诗为主,有一小点新内容,转录出来
……
女即称笑跃,殆闻余言而笑跃也。
其指笑跃二字时乩碟全非平行,竟稍稍上掀作跳动状,是亦奇矣。
第二十六页下
(言诗歌部分省略)
余在书房内拟将女此诗作和写数句而未成,深夜始出,将卧矣。
内人闻室外如物移动声者二,以问余,余亦闻之。
因悟吾女当有言告我耶,逐亟取乩图扶之,女应手至,
以问女:方才之声,是尔欲有言告乎?
答:是,儿巳告母,勿听见。又至父书房看父诗,因儿结句未完,恐父和诗不好,想结句,父所改好,儿本又改僵,总觉不自然,父真知儿心改得如此贴切。
时已钟鸣十二下,逐去。
盖女见余所改,认为惬意,彼亦自又改过,而觉不自然,故急
待告我,大概顷间已曾有声响动其母,而其母不听见。故女又至我书房待余由书房出而又重作声飨以告也。
第二十七页上
(讨论诗词,省略)
第二十七页下
(讨论诗词射覆,省略)
第二十八页上
(诗词部分省略)
母更琐琐问以:近日常供西瓜等物,尔吃否,饭吃否,茶吃否?
答:水果皆爱,饭不大吃,茶香亦爱,前日父茶佳,以后父饮时可一供。
盖余本嗜茶且喜佳茶,既而吾女亦嗜之,每喜饮余之茶,女死后其母仍命将余饮之茶叶泡供,近另易一种,大概色香不及,故女言前日父茶佳,以后但当于父饮时一供,不必另供也。
问:然则尔睡否?
答:睡三四时,不一定在夜。
后不复问。女亦逐去。
按凡此所答,足以知一切死后之情状矣。
初四日即八月九日 晴 风
今日大女归甯,率外孙三人。
是夜,大女与其母扶乩,女至便称姊已好久不见,能多住一时最好,我姊若可多住,妹感极。父书房去后,母只一人时,常忆妹泣。妹无以慰劝,姊在能解母悲。幸四侄常来,娱悦父母,惟不久又将入学。此后姊不在旁,更寂寞。姊为然否?
至此又云:母姊吃力。
乩逐止。
乃暂休息,少顷又扶。
大女有愁苦之色。
乩忽曰:姊之难处,妹所深知。不多住,每月来望一二次亦可。两面安心,须念双亲年老,爱日难长,毋使他时追悔。地三哥(大姐夫)亦极孝顺,尙望推己及人。
第二十八页下
是时大女不觉涕泣,乩又继谓:姊无须烦恼,姊存心忠厚,福分无量。目前子女累多,亦是夙因定数,万勿多感。
按,女于其姊每作长谈,皆望其能常归甯,而怜其儿女累重。
记四月初九其姊回亭林之上一夜,其语亦甚多。
至此几三阅月矣,乃一见而所言愈真切,愈周至,读其言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生也。
(后续讨论琐事,省略)
日期:2017-04-29 14:37:00
第二十九页上
其母又问:此间乡俗,凡新亡故者于中元节之前一夕,其家中人须往衙城之城隍庙进香,云亡者必到也,今中元将至,不知尔果去否,尔姊或尔嫂要亲去进香否?
答:此乃照例规矩,儿亦须去,能同去最好。
乃停。
夜间十时许,余正写日记,闻窗外咯咯作声,与前者所闻吾女所作之声正同。知其必和余诗成而欲告我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