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17节作者:
ufo_2003 便掌灯出,见内人与大女已至房,将卧矣。
余急言芬女欲有言,尔等速出扶乩。因同出取乩图扶询。
余谓顷间吾闻窗外阁阁有声,是尔否?
答:是。
问何故?
答:儿先望人少时唤,至书房见父写日记,恐进房迟,故促唤。
盖吾女先望人少后唤,岂知诸小儿等散去,而母与姊又入内将睡,不得已故至书房望我,而我又正写日记,似未即进房,恐进房时则母姊已睡无人扶乩,故又不得已而促我唤也。
即言诗一首。
(诗省略)
日期:2017-04-30 15:23:00
第二十九页下
初七日即八月十二日 晴
今夜七夕,孙女辈在厅庭心齐织女,此亡女在日岁岁为之。
余夫妇不觉感物思人,故未出观,默坐室中良久,念吾女和
余立秋夜枕诗,有一首未成,今夜或当来告。乃寂无声响。
余邃至书房。
内人亦卧,见时已不早,乃命人促我出。
大女忽闻有足音自外入,内人亦闻之似在床前。命以火烛照之,无所
有,因悟决为亡女欲有言告。
内人因起与大女二人扶乩,余在旁待录乩语。
女至,呼父母姊。
其母问:顷间尔姊与我所闻之声,是否为尔?
答:儿在书房,闻唤知父出,故先行至母房,魂字不好押,做不出,今夜先在大天井。看诸姪姪女乞巧,成诗一首。
(诗省略)
第三十页上
小标题:早知大劫将至
初八日即八月十三日 雨 晴无定
平庵恒初来,言昨晚自上海归也,傍晚悉今日上午沪上已开战,水陆交通已断。
情形至险恶,从此大祸将不可收拾矣。
不知能暂免扩大至内地否?
深夜又与内人扶乩,时大女亦已卧矣。
女至,呼父母。又言姊睡未?何不同来?
当谓之曰:尔姊已睡矣。
余又谓之曰:时局甚危,今晚悉沪上业已开火,不知尔亦有所闻乎?此后不知如何遭劫?想尔亦未必能前知。
答:儿微闻大劫将至,似不在今年。念佛时常遇佛降,见祈保众生免难,他事勿知。天下大劫,何处是乐土,安定为上,此皆由数定,业重而成,各自修省,遇难能避。
其母问:今日间老宅寿哥及恒初姪来此,尔见否?
答:见,初姪出洋,母送儿皮包妙。
盖恒初将至比国,当以吾女遗物行装大皮箧一只为赠。
今日即在小疏香中,举以赠之。
殆为吾女所亲见,故即与其母言初姪出洋,送儿皮包妙也。
一年后补记***********
按去年此日,刚为上海与日本开战之第一日,即八一三国难纪念日也。
其时固任何人不能料到此战事竟不可收拾,延长至于今日,僬土几遍全国,而迄无终了之期也。耗矣哀哉。
而吾女有天下大劫,何处是乐士之言,亦可异矣。
吾女又云微闻大却将至,似不在今年,则以意度之,或者大乱居乡,目前当不逐遭难,岂知未及两月,而吾邑各处均相继沦陷,仓皇避乱,非有宁居。则又以为不在今年之说未验。
然自去年始乱,以至岁杪,以吾家论,各项商业虽虽已荡然,而门内之物无恙也,乃自今年五月后,而吾宅公然逐为盗据,时去时来,百物顿尽,最可痛者,我藏书三十余万卷,一生心血所在,亦悉被捆载以去。而全家所有,真孑然
日期:2017-04-30 16:15:00
第三十页下
无复存矣。然则吾女所云,微闻大劫将至似不在今年之说,亦验矣。
至此后大乱,果将何所底止,即吾家所存之空屋,日后能保全与否,
尚不可知。吾女之所谓微闻者,其果闻自何处耶?
若在劫数,其能幸免耶,亦修省以邀天眷耳。
今距去年此日,已逾一载。回首前尘,如在梦寐。
又不禁悚然危惧也。
戊寅 八月初十日又记
补记结束***********
小标题:中元家祭时所见
初九日即八月十四日 阴寒而风
今日中元家祭,四官屡欲扶乩,许其夜九时余来。
即与大女扶之,女至。
谓:四要与我白话。
四官答:有
女问:你不入学?
四官答:在家读。
女答:伴祖父母我最喜悦。先生能即定为妙,你要吃果子请租母给你。
盖四官间在小疏香室中与其祖母言欲扶乩。但要白话,不要言诗,因不懂也。
大约其言为吾女所闻,故言四要与我白话亦有耳。
至谓你不入学云云盖
以近日其父方拟延师于家。令其下半年勿进学校而家居。此事大约
亦为吾女所闻也,故以其在家能伴祖父母而喜悦也。
又谓姊读小说,母可使作白话信。
盖其姊本读书少,不能写信。故望其看看小说。母可使其学作白话信也。
又云姊又送锭小洋好玩悦,后勿送。妹银多。
盖今日因中元过节,其姊亦有一银锭麦库焚化。库
中其母又置冥角两匣,故云姊又送锭,小洋好玩悦也。
至云妹银已多后勿送,则前与其姊及嫂亦曾言之矣。
其母问:今日吾家祭祀,尔见共来几人?
答:九人。
问:尔祖母来否?
答:来。
问:顾氏母来否:
答:勿来。
问:尙有何人:
答:小哥。
殆谓丰见也,其余何人,则称叫不全。
至此,余自书房出。
女即云:昨七夕诗,一天改极天好否?
余谓:改极天未尝不好,惟一天风露方残暑,句亦自然。
(后续谈论诗词省略)
小标题:言佛每因人而施
至此余复至书房,片时而出。
则内人大女又正在扶乩,已写数语。
云:母念
日期:2017-04-30 16:45:00
第三十一页上
佛太不诚心。近又不念,即不懂。常念亦好。
按吾女前力劝其母念佛,却曾念过一时。后仍怠而辍念。
吾女前已言过,谓母日念佛不懂佛旨,久念或可明。无佛缘如是之难。云云。
故今女又谓其太不诚心也。
大女因问:妹力劝母念佛,在老年人固宜,然则年轻人亦念佛好否?
答:年轻能信念佛,固是佳。惟象姊子女多,苟有信心,即不念佛,时存忠厚之想,亦无不可。
其言可广大圆满矣,又谓父近来却有悟澈之意,再能多参经羲,即是儒佛融贯。惟望坚持,不可玩放。
按吾女之言佛,每因人而施,其说都是妙义。其于母,竟欲强其不懂亦念。其于姊则谓但须有信心,而不必念。其于我,则愿融贯儒佛,。悟澈性真,是果何等学问耶。
其母问:前尔言,中元节照例须往卫城隍庙,今外间乱事纷然,届时尔亦仍去否?
答:去。
问:何以必须去?
答:此是省城隍,即都城隍。
其母又问:何谓都城隍?
答:类似阳世省主席。
问:尔何以知此例?
答:是有冥使告,去亦来同。
吾女之言,亦可谓明白之至矣。
女又言:现战事方始,做水陆迟数月,又可多施新亡功德,儿现不作诗,多念佛二时,以度战死孤魂。儿等道浅,不能求免灾难,只能稍度孤魂,望父母同具善念,多吃素体恤天心亦是功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