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34节作者:
ufo_2003 按,杜小姐为我女生前所不相识,今以信佛有同心,故生死虽殊,而我女则时时道及,亦可知杜女土之学佛真诚之至者也。
我又问:方才请耿伯老在此作诗,你见尙有他人来乎?
答:有三四人,其二人衰老,一未老,然未知何人也。
十八日即二月十七日 晴
夜,顾芷庵昆仲来,言日间在法寺作佛事,想
日期:2017-05-08 17:03:36
第67页上
扶乩一请其母,当由内人与芷庵扶之,其母即到,所言甚多,无语不明了。
芷庵昆仲逐深信以为得未曾有。经我将乩语写出之纸藏芷庵处。
及芷庵昆仲去后,我与内人又扶召我女。
少顷而女始到,时夜已深矣。
问:今夜你来何迟?
答:儿在法寺见顾小哥等,言佛事完思到中社请伯舅母谈话。儿故来迟。
按我女所称顾小哥即芷庵,伯舅母者即芷庵之母夫人也。
明日内人拟趁米船回家一次,我觉不放心,因问女:你母想明日一回家你以为可去否?
答:去无碍,惟出来恐有阻梗。母如必想去,儿亦伴行。
我:你伴行,即能无梗耶?
答:非必有梗,防而已。
我说:若有阻梗,你焉能防?
答:儿随行,果有阻梗,儿可来告。
我念如何可告,大概亦从乩言告也。
女又云:母思带物,望万分留意。
其母曰:然。
女又云:家清幽儿亦本想去住。
余曰:我岂不思,惟路上如此难行,故竟不敢去。
女云:父如不放心,母即勿行如何?其实令前同陈二君去亦可,望四哥极力一请。
按上年十一月内余等出时系由四儿垿派丁陈二君进来。妥为同出,逐能一路安好抵申。
吾女殆亦知丁陈二君之能,故女意欲进去带物不妨仍请二君一行。
余曰:此意于事情未合,尔母欲取之物,非他人取得着也。余意颇欲待轮船能通或由余一去。
女则云:若途梗轮安可通?不梗轮船亦无用去。
余觉此言之极有理也。
其母云:我去但思一看耳,未必果能带物。
女则又云:吾母之欲去思带物,物不敢带,去亦无益。惟母勿行,心终难放下。
余曰:是也,但不知究竟有无危险。
女云:大祸勿有,惊恐难说。
言到此即停。
而其母回去之意逐决。
廿一日即二月二十日 晴
晚上芷庵来与我扶乩,所请都不到。后请其伯父敬贤、松石。皆我内兄也。殁已二十余年,二君与我都甚契。
按乩良久,指辉字耀字。知二君果到矣。
盖增辉为敬贤名,增耀为松石名也。
问二君是否同来?
答:是。
惟以后寻字至艰,几逾一小时。而所指者仅有“赠诗赞誉,既感且惭”八个字。我觉万分吃力,请其不必再寻而止。
惟此八字确非无因,盖敬贤没后我曾作诗吊之,今犹齿及,亦可以知其诚恳矣。
廿二日即二月廿日 晴
晚上又扶乩召女,因想问其随母回舟途中有无阻梗。盖女曾言果有阻儿可来告。
日期:2017-05-08 19:24:30
第67页下
乃盘旋许久而乩始指父字。
知当无误,岂知言多不能明了。
问其你母回时你果同去否?
答:去。
问途中如何?
答:到周浦旅一住。
此二答较朋白,以下不可晓矣。
廿九日即二月廿八日 晴
是日内人自乡返申,询悉尙无危险。去时至周浦确曾一宿。出来时船上殊多艰阻。是我女前时乩语所说去无碍出来恐有阻梗。
以及到周浦旅一住云云,不误也。
夜间与内人扶乩女到。
我问:其前你母返家你果同去否?
答:去。
问:我前曾扶召你果回乎?
答:召一回。
问:其时何以觉得忽速至?
答:母尙在船宿,故即行。
问:今天是否与你母同出?
答:同出,即到法寺做功课,在家亦仍念佛,见母念佛悦。
我因问内人此次回家时是否念佛?说:然。
然则信矣。
女又回答说:儿思欲母带经释义,母不闻。
按,查上年十二月十四我女乩言曾有姊念金刚经,父有金刚释义送阅
而此书在家未携出。此次其母回家,故而女想请其将此书带出。我意女必曾作声响以告母,而其不听到,迄未带。倘闻而即取乩圜扶之,女必能明白以告也。
女又说:儿题幽明集五古未成,想已印来不及。
我说:尙未印好,迟做亦来得及。
女回答说:总须多迟数日。
我说:可以。
正好有客在旁,问以数语:凡人有疾病,不不知佛亦有疾病否?鬼亦有疾病否?
答:佛无疾病,鬼只魂损难聚,亦非疾病。
又问:凡人之病,是否有鬼祟之?
答:有时是,无鬼凭祟亦有病。
又问:凡人临殁,有念佛以送西方者,果有盆乎?
答:送西方,不过要亡者诸累皆空,但知西方极乐,心无恐饰而已。
又称今夜须早去,逐止。
三十日即三月一日 睛
晚上与内人扶乩,乩盘旋行,忽写诗说:
谷阳门外水凄凄,
劫火烧残无处依,
棣萼纷飞儿女散,
却从何处得相棲。
我大异之,知其必为松人而此次遭乱以死者。
我说:君作诗至速,我凝儒君易去二字。易棣萼为雁序可乎?
则说:佳。
又云:随口乱道。
问其姓名,则说:无依亡者,不留名。
问其家在何处?
则说:华阳东。
按,华阳,当为松江之华阳桥。
又说:死者已矣,生者难抛,十月逃难,摇船路亡于申界。
嘻此何人哉,亦可怜矣。
自此人去后当一召女,女到。
问方才有路亡之魂在此凭乩作诗,你见之乎?
答:儿方到,没见。儿今夜本思不来,想将未完诗作成。
其母说:何不即在此作。
女回答说:此间做喜事,太闹。法寺三
日期:2017-05-08 19:49:44
第68页上
楼清净。
盖中社近日,正无日无喜事也。
又回答说:尚有话问否?
我说:无话,你诗未完,尽即去可耳。
逐去。
小标题:扶乩不宜作为消遣
稍后,甥扶其父母,乃良久而乩忽指甥名。
讶之,因问何人?
说:李伯雄,即称令尊令祖寄言,乩不要多召。闲散无主之魂,请正主末到,乘空即人。不宜做消遣。毕竟有事方扶。
按,伯雄先生与甥为数世至交,故乃祖乃父有言,即托其转告,宜也。
甥知伯雄先生本为我老友,让我与之谈话。
我问:早年先生曾有诗一册留弟处。弟以荒落,未足以传君。故至今未敢作序。今老矣,恐无所进。倘乱能稍定必为君序而印之。
乩即答:时先生,拙文无是处,不足存,先生承惠大作或可仗此而传。乞细看,多多删除,略印数篇足矣。我不觉叹绝,其怀虚而语简,真伯雄先生当时手牍之言也。
复与甥言说:令祖言能谨遵,弟事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