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36节

作者: ufo_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卒於清季,以为请之理当到。
  岂知乩盘旋数周后而来者非镜贤先生,乩指杨才福三字。
  我说:此杨平江先生也。
  盖平江先生名传福,传指才字则以音同耳。平江先生亦为我友,内人
  少时亦与相识。其来也固宜,既又呼时若,妹。

  妹者即内人也。
  问:今夜是否镜贤先生请你来乎?
  说:非,游踪偶过,见有乩。
  问:先生游踪在外,而扶乩在三楼之室中,如何能见?

  说:心至诚,乩有光。
  问:光能及远乎?
  说:不能及远。
  我问:此次浩劫君亦避难来乎?松江尊府上亦毁及房屋乎?
  答:房本无,钱宅未毁完。
  按,杨君无房屋我本未知,其连类又言及钱宅未毁完者,盖平江之女嫁我邑钱氏,购宅在松。君或亦依之,故言及此,未可知耳。

  问:君现在此,任何事?
  说:任申城隍案下文记。
  问:君亦知此乱何时可已?
  说:世乱方长,且城隍只管点阅幽魂发放投生人畜,战事以来共有平民兵士十一万之多,北地西方不在其内。
  问:此数是否皆上海本县人?
  答:一本县二他乡死本县者。
  又问:上海县界自近愈制愈小,不知申城隍界用今制乎,抑用清制或明制乎?
  答:前清承明旧制。
  我问:前闻公续先生死后曾为城隍神,不知果为何处之城隍,君必能知?

  答:湖南湘阴,公续因事繁一载即辞。
  我因思及去年我女曾以己之所有,并亲自劝募集银五十万来申赈战死孤魂,据云先须由本县城隍咨申城隍等,编造册籍然后散放,此事杨君必能知之。即举以为问。我一述告,言犹未毕,
  乩即亟指回答说:知。是弟经手命吏造册,亦不知是令爱,且曾见过。
  我大喜,以爲阴事果有若是之明白耶。

  因又问说:君任此职亦曾办过此等事乎?
  说:佛常施食施银,阴魂施散,有亦有,少数难得。令爱轻年,有此善念可敬。
  又问:先生亦信佛乎?
  说:佛生时本不信,现自应信。
  问:阴世之最高级即是佛乎?
  说:鬼非佛,官由森罗天子委放。
  问:然则十殿王在森罗天子下乎?
  说:十王殿即院,尙有都城隍省城隍,由省而都,再上为天子。下有文记书判,再下即土地灶公。阴事能告诉,只此而已。
  又问:森罗天子果居何处?
  说:此问勿必,即告亦阳世无此地。
  问:鬼能与问话乎?
  答:鬼魂有凭,灵机未散者皆可问话。
  问:灵易散乎?
  说:灵散甚多。

  问:散后仍能投生乎?
  说:能。
  问:先生生时深研科学,方今世界,利用电力,可谓极点。然至今未知
  电为何物,是否电即灵魂,用电是役鬼耶?
  答:电与灵机二路不同。
  问:地球之外鬼可去否?
  答:此问不知。
  问:外国之鬼亦同一天子乎?
  答:答不出。

  时夜太深扶者太劳,我说:不必再问。
  乩亦戛然止矣。
  按,平江先生姓杨氏,讳传福,江苏华亭人,赋性刚直,以诸生游学
  日本,建筑科毕业,归国后曾任江苏教育厅科长。又随黄涵之先生任

  瓯海道时为第一科科长。卒时年未满五十。
  日期:2017-05-09 15:41:57
  第73页下
  十四日即三月十五日 睛
  晚上又与内人扶乩,女到呼父母后回答说:儿日记方看,连夜因冶开法师在寺讲话,问功课并指示大法,及华严法华精义有不可思议之妙,非言语所能达出。久研多习,有极深道理在内。
  我问:冶开法师与今兴慈法师所讲如何?
  答:一能面问,一听讲说。此殆由於幽明之不同非所讲之有高下也。
  问:前知兴慈法师将往云南不知已去否?
  答:要去未行。
  逐止。
  继又请杨平江先生。因其最肯详细谈话也。
  按乩乩动,指杨字。
  问是平江先生否?
  答:是。
  又言要去关照荒坟管辖土地,将异国魂驱拿,迫其回国。做文札遣归。无闲谈功夫。
  到此即去。我为奇者再。
  (后续做诗省略)
  日期:2017-05-09 15:55:33
  第74页上

  (一些琐事省略)
  少顷,偶按之乩又动,余知决非吾女,即书云:
  异地长流落,
  当年亦自雄,
  冤仇东海敌,
  授命 机中,
  废垒成空蹟,
  鸟鸢食血红,

  不堪回首处,
  少丨妇丨泣秋风。
  我大惊,此飞机师之死难者也。
  何以能诗,乩诗亦甚好,惟似律而中间两联未对耳。
  问说:先生尊姓大名?
  回答:战败孤魂何必留名。

  固问之,未答。
  然则先生何处人?
  说:广西人。
  别无他语而去。
  十七日即三月十八 晴
  观我女昨诗
  (后续做诗省略)
  日期:2017-05-09 16:39:40

  第74页下
  (作诗省略)
  十八日即三月十九日 阴微雨 转晴
  我患伤风末愈,晚上思扶乩而体倦,想不扶。
  既而仍与内人一扶乩,随扶而随动回答说:儿来已多时,听到父言今夜不扶思去,因召又回。
  我问:我即不召你,亦每夜来乎?

  答:儿每夜迟早总来望一次,见父写日记,有和许诗……
  (谈论诗歌,省略)
  说自可不改逐去。
  去后手偶按而来一野鬼,以诗乞钱。
  诗曰:
  宵分长无事,
  栖依在野田,
  偶然遇请召,
  乞赐数文钱。
  当即以冥镪一串焚诸门外而罢。
  日期:2017-05-09 16:51:13
  第75页上
  廿二日即三月廿三日 睛阴
  晚上又扶乩,女到呼父母。问其来此几时矣?
  答:不多时。
  问:昨夜你言想作七律,已就否?
  答:因二句屡改都不妥,故未做。
  其母问:昨夜你与婶母同来,匆匆即去,不知婶母亦来乎?
  答:婶母近不乐,儿劝其虔心念佛,不念世事,我等能至诚修净土,斩除痴惑,无相无生,已受佛恩无量,不可再入迷途。婶深以为然。故今夜不来。
  问者又以古有借寿之说询诸吾女。
  女回答说:借寿人子为父母虔心求告,愿减已年以添亲算。若亲无大罪业,数虽尽佛天爱重孝诚,亦可勉延一纪或半纪(一纪为12年)。若非真诚苦志,亦不能动天,平人一无诚心,聊应古语如何有用。
  於是问者告以曾求借母寿而得延,后则虽求而不应云云。
  女说:如此婶一纪之寿竟是因求而添。若多求多添亦做不到。天鉴至诚能赐一纪足见孝心诚感。实属可敬,若芬受父母天高地厚之恩,无所报反遗亲以无穷之痛,真是罪业无边,自今以后总须虔诚修持,度二亲百年之后不入轮回。若有罪业芬愿代受,以报亲恩。
  我女言至此,我与内人不觉涕下。女即回答说:父母勿伤感,儿能做得到,乐极。
  日期:2017-05-09 18:00:23
  第75页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