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37节

作者: ufo_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今天偶阅平等阁笔记,则常州天宁寺退院僧冶开大师之名乃屡见之。夫以数十年前之名僧,而我女乃得亲受其指示大法,又宜其之超妙而几於入化也哉。
  廿三日即三月廿四日 晴阴
  灯下补写日记数天,记中言及我女正修不入轮回。
  然我觉所谓轮回者,有愿入亦有不愿入。但无罪业,则投生后总有福德,似未必有若何分别等语。
  少顷,乃与内人扶乩,而女即到回答说:儿今夜早到,看父日记父所言修不入轮回之说不是,修大乘即不入轮回,小乘是求投生富贵。要知富贵易造业,即聪悲而不明佛理,其痴爱更足迷心,醒悟难遇,作恶易深,结果亦入地狱。岂聪明人之福?故修大小乘即此处分别。
  按我女此言大概因闻我所言轮回意解有误,故亟明白言之。
  谓修大乘即是不入轮回,修小乘即是求投生富贵。大小乘之分别,正悬殊耳。
  (后续作诗省略)
  日期:2017-05-09 18:27:35
  第76页上
  至此又问以鬼神之事数则
  问:前日听到丁仲诂先生说,人有幼时死者,他时仍可长大成人,其讹确否?你曾言丰哥至今仍如小儿,是死后不复长也?

  答:丁先生何以以能知魂可长大?儿见者是不大。
  又问:亦有婴儿死时,尚未能话,即死后能话否?
  答:小儿魂寺内少见,路上却常见,不知能话否。若丰哥言语知识甚有意思,惟闻哥生时本聪慧,现年已三十而胆小无能,非成人知识,不过是比众儿懂得(多)而已。
  又问:魂亦有伤损否?
  答:阴魂遇醉人阳盛者或炮火都能冲损,冲损后聚成极痛苦。魂微弱者亦有聚不成,魂散是休息,损即是病。

  我见我女平时不大肯言阴事今夜言之颇详。
  因又举一疑以问之说:我偶阅去年二月十三日记是日祭先,我曾问你今天祭先想我家祖宗皆到否你答,有到有不到。问有已生人世否,你答,往生性在。我疑既往生人世矣何以犹说性在,是则生而性则永在耶?
  答:初投生,本性尚未忘,不久即忘。去年父问时,适祖有方投生者,故仍来。
  又问:凡人初死,俗有接煞之事,不知煞果何物?
  答:不知。想即看管之使者。
  问:则人不论有罪无罪,死时皆看管耶?
  答:初亡必有伴使,惟若下人然,听我命令。
  此说也,我疑我女生时无罪,故可将伴使而仆役之,必非尽人皆然也。
  又问:凡召请阴魂,其来甚速,岂魂能飞行耶?
  答:魂行近路不飞。
  到此逐去。
  此答至简而极明也,行近路不飞,可知行远路必能飞矣。
  (后续作诗省略)

  日期:2017-05-09 21:06:05
  第76页下
  每次扶乩,凡与内人同扶者其乩之行动常觉灵便,他人每与我扶数次或
  请之未到或到而行动迟滞或语句不贯,一与内人同扶便不如此,他人每

  以为疑,恐中间必有若何道理。我即举以问之。
  问:与他人扶乩总不如与你母同扶为灵便,不知何故,若说诚有至不至则我与他人之诚未必有逊於你母,且所召若非你者,你母简直未有诚意,而乩之行动亦以与你母同扶者为佳,果何理耶?
  答:母比父心聪而灵,附其手易写出。故像母之人扶乩最好。
  问:然则心聪灵之人宜於扶乩耶?

  答:非是聪慧人可话得连续,阴爱凭此等性。
  问:然则同扶者如何?
  答:有母一人,其余可随便。
  问:照灵乩图说明,本须三人,今我等都只二人亦有难易乎?
  答:因走不动借助而已,三人与二人一样。
  晚上别无他问,到此随去。

  然问得此事於鬼神之学又进一解矣。
  廿八日即三月廿九日晴
  晚上又扶乩,来者公续先生因又问数事。
  多有与前请平江语相证明,极是难得。
  按前廿三夜间,我曾请平江先生降临谈话,书一纸焚之。未几果到,所言都足惊悚,我初以为未便记出,今思此种言语实可以警动人也,补记於此。以时览观。

  平江先生之初到也回答说:何事见召?
  又呼我与内人说:时先生,妹。
  内人随即以某某人之死问之。
  即答:大世界之役,共有百磅弹,死百十人。内某姓七八人,有二者骨已成灰。
  因又问:某名有此二人否?
  日期:2017-05-09 22:26:30

  第77页上
  答:某名确有此二人。
  问:二人今何如矣?
  答:一犯不敬父亲,兼犯昧性侮辱神象。
  并尚有问诸我女,我女为此二人皆有罪极重。其一听说已入地狱云云,但我女只言听到今则确能证实矣。去岁我女之言今未载於日记,以其有未便耳。今乃确实问得其详细罪名。
  杨先生即为本县城隍,乃原经办者。宜其言之确凿有据也。至二人生前所犯,某君无不知之。不觉为之咋舌。
  又问:大世界之役,死者百余人,岂皆有因果耶?
  答:皆有种种因果在内,阴世处理官事至公。一分不能徇情。
  又问:前日听到丁仲诂先生言,冥间亦如阳世,亦有可行贿赂之说,信乎?

  答:阴差本亦有受贿,一经发觉与受同科。故犯者绝少。
  甥又问:自往时丁卯以至去岁之冬,先母曾患病三次,第一次似在壬申当病亟时,我皆祈求,愿减己算以益母寿。而母病果皆得愈,岂我母之寿自丁岁以来果都求而得耶?先生当能
  知之,愿以告。
  答:丁卯年我未任事,不知。六年前曾有土地报告,我即转呈,得院许可,增寿半纪。我知是足下。若院不许亦无能为力。
  甥又问:去冬母病我亦照求如往时,何以竟未之应?
  答:天下有求之不尽之事否?能求许已不易,况合堂生前好善,现一无看管,任意游行,亦甚安乐。人之怕死不过防受苦。若生时公正好善,死后安乐无苦。何必怕。足下能为亲求寿,自是孝心难得。更望诸事向善。惟善为宝,四字力行后福无穷。
  是则前日女所回答说:人子求父母之寿,能诚心者可增一纪或半纪者,亦信而有微矣。
  到此我又问先外舅顾复齐先生。本与君家世谊极厚,今没几三十年。不知现在何处,君必当知之?
  答:复齐先生前常常遇见,近已多年不见。曾闻上院想聘请为总文记。

  问:何为上院?
  答:上院为第一院。
  问:先生顷言得土地报告,由先生转呈得院许者,为第几院?
  答:第五院。
  问:院与城隍,如何等级?
  答:城隍小多,院即阎君。
  按,阎君者,想即阎王也,异哉。杨先生之言无忌无隐,无一不截而道。我亦一一照录。唯所谓某人某人都隐其姓名,不敢著也。

  晚上适公续先生亦临乩,当即以我所记出之杨先生语,示问见否。
  答:见。
  问:阴事多不能详告,而杨先生何以能明白言之?
  答:阴律至严,非在公门不能明白。此间三人皆深信阴阳,故遇平江先生。此即是数,要之能得闻阴事,亦可作有幸运。不妨随时劝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