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45节作者:
ufo_2003 虽多孩子气,亦甚有味,我亦节记一二。
其言说:弟现亦信佛,念心经,金刚经。请韵芬讲。兴曾极佳,
甥问:见叶先生乎?
答:见,叶先生要请芬做老师,弟觉可笑。老生小师从未见过。
第93页上
再按之呼父母,知为我女矣。
问:你见叶先生已去否?
答:去。
问:叶先生近日是否在寺念佛?
答:有时来看夜课,有时看早课。
问:是否住寺内?
答:不住寺。
然则住何处?
答:在其子处。
问:其子何在?
答:不知。
问:叶先生去时见其持何物?
答:持书,急去。
盖我顷间所焚之幽明唱和集一册。叶君真携之去矣。
我又问女:叶先生有志念佛不知你看学得成否?
答:经文意义深奥,初学如何能明?守伯一听经句即可念出,而急想明了经义,儿请守伯先念阿弥陀佛。伯即要儿讲此四字之义。儿告以我佛寻声普度,一心谨信,念念我佛在前,自有不可思议之效力。若照字面实解不来。伯信心极深,惟太欲速,想怕入轮迥。急欲求免。其实太过不及,同一致病。明夜起思请伯念金刚经。伯欲儿讲,尙可有精义能说
得明白。一经入门伯本通才,觉悟自易。
我观我女数言,竟以学生视叶君矣。
然言语之间自见菩心慈念,字字真切,乃度人无上法门也。
甥又问我女:念六字大明王咒与念阿弥陀佛,哪个好?
答:自然阿弥陀佛好多。
又问:阿弥陀佛要否上加南无二字?
答:南无要此二字即恭敬尊称。本应合掌,妹等念时必合掌。
到此回答说:婶亦来此。
我女逐去。
于是婶专与甥言。
甥问:君标姑丈每日用观相法所焚之锭是否变大?
答:我方见有小锭数十在焚,无观相化大之锭。
又问:君标姑丈每日焚白纸锭亦有用否?
答:白纸锭即是阳世铜洋,极微。
问:比真锭如何?
答:一可作百。
问:阴世所见,各物颜色如何?
答:不能如阳世明白。红黑蓝三者包诸色在内,黄无,白有。杂色都看不清。
其余所言多我不记。
仍记其言及叶先生者。
说:叶先生我好笑之极,钉住小妹叫师父,妹局促难言又要问阿弥陀佛解说,叫其随众念佛。则说心不懂经义念恐无效,未必能免轮回。此等见解太不慧,我不懂小妹性情真好,任其多缠,并不
日期:2017-05-14 14:06:25
第93页下
烦恼。反钦其信心坚,用功猛。细细想法指授。
按我女之其有佛心即在于此,婶母等恐未能及。
又按X益智旭解阿弥陀三字说,梵语阿弥陀此为无量寿。亦说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其解固有,而我女说若照字面实解不来云云,盖闻示初学,先在摄心使之纯一不二。自当如是说法,则功力尤大。但未识我女之意是否如此耳。
初七日即六月四日 晴
晚上又扶召女,我问叶先生如何?近日亦念佛否?
答:念金刚经,看不懂处,儿讲,守伯随同念,只一次。
问:前你说叶先生住其子处,我后访问叶先生诸子都不在申,岂即夜仍回吕巷家中乎?
答:伯言到其儿子处,子住何处未言。
问:叶先生今夜亦来寺中乎?
答:今夜课不来。
问:你看其信心如何?
答:信心极坚,必能悟。惟恐前生辟佛太过佛缘浅。现若能一心敬信,似亦无碍。初学佛必诸妄难除,伯竟能一切抛弃,足见虔诚。
就到此回答说:叶伯来,儿去。
逐止。
少顷复按,乃言弟到法不见令爱,知必在此,即来。
我知叶君顷由法寺来也。
问:近诵何种经?
答:心经能诵,金刚经请韵师讲解后持诵。弟愚鲁,讲的极清楚能懂。若自看竟不懂。不知令爱何以能如此贯通。可知佛缘深。亦是福德。寺内清修之魂,令爱为第一。
我问:前听到我女讲先生念佛毕后回住令郎处,令郎亦有在申乎否?
答:都不在申。
然则诸郎仍在吕巷乎?先生每夜回吕乎?
答:在吕干四乡。
按,吕巷遭乱故避居于吕巷与干巷之四乡未可知也。
问:由申回乡约需几时?
答:二三分钟。
(注,从地图上看,法藏寺到吕巷镇有50公里左右,吕巷与干巷隔壁。)
又回答说:令爱诗细读,无一不佳,古风却是真至。五七律清绝,非凡人所做到。即公所作,亦似有逊无胜。弟极愿虔心信道不杂闲妄之念。不知久能觉悟,亦可作得一二否。公是何因果,而能得此永远不离之才女。人世妖魅纷争,幽居最乐。且有令爱以及其他道友,谈经论佛,万念消除。能不入轮回,即不升西方亦于愿已足。
到此逐忽然而止。
按,前面我赠叶先生明唱和集,焚化后我女见其持书亟去。故今夜有令爱诗细读等回答云云也。人世妖魅纷争等句,都是先生自谓,似近已深得乐处。与前言看念佛三夜,格不能入者异矣。
我女所以称其初学佛即能一切抛弃,为不易也。
日期:2017-05-14 14:47:38
第94页上
小标题:存亡未卜,扶请不至
初八日即六月五日 晴阴
晚上扶乩请松江柏君瑞麟,柏君为松典行职员,当去年十月初四日日军到朱迳时柏君在典行朱迳办事处,仓皇逃出竟被日兵拉作夫役,再释而再拉。
凡被拉之夫或十余日而返或月余而返或数月而亦返。乃柏君至今已八阅月不返,恐无生望。然亦未得确实死耗。
但果死也则其魂或当归松,故姑书一纸召请之。
未几碟移动回答说:松无,四乡无,要请城隍下判官找寻。
我知此口气非柏君或即是碟仙之言。
因说:此言是否碟仙见告?
答:是。
又问:所言要请城隍云云,是否即由碟仙去请,抑须由柏君家属或行中自行具请?
答:自作呈文请查。
我因知柏君或竟未死或死而魂未返松。又不知其死在何处。碟仙亦无从请矣。
又所请者不到而碟仙代言实为扶乩年余以来第一次,故记之。
我又问:前日曾请过松江朱孽儿,此人于几日前送杨了公投生者,是否去请,何以请不到?
答:去,知不喜临乩。
又问:后又请过吴江陈佩忍,何以亦不来?
答:不肯到,乃止。
我于是又知扶乩之事不但人有信不信,即鬼亦有喜不喜也。
小标题:一念好名,罚生盗子
初九日即六月六日晴是日芒种
是夜书一纸请杨平江先生,因杨君任本地城隍文记久,一切可多问耳。一小时余而乩始动,呼时若先生,想久等了。
我念我女每夜必来省,虽或言或不言,此时夜课毕定当在此。
因问杨君此间见有他人乎?
答:有一少女在中间内看书,想必是令爱,似曾见过。
我说:是也,此女即去岁九月间携银五十万由舍间到沪施赈战死孤魂。本年正月间弟曾问及先生,先生谓此事即系尊手办理并人亦见过,惟当时不知即弟之女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