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驿道和两个省的诞生》
第22节作者:
ahada 日期:2017-06-14 10:03:06
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清王朝对腊尓山苗疆采取了更大的军事行动,这也被认为是苗疆开辟的决定性战役和高丨潮丨。九月二十四日奉“上谕”:“湖南红苗,自明朝以来,负固不服,今仍生事多端”,“红苗人等不可令在三省接壤之地为害”,“著照招抚广东八排瑶人之例,遣在京大臣前往,带荆州驻防满洲兵一千,并酌带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兵,乘此冬月,直逼苗穴,勒令归诚,设立州县。”
于是礼部尚书席尔达等督军至天星寨、迤东、报木营立营,令提督俞益谟攻打天星、龙蛟洞、排六梁等寨;贵州提督李芳述攻糯塘山、上下葫芦、都河等寨;广西提督张旺攻马鞍山、打郎、老旧山等寨;镇竿总兵雷如攻毛都塘、老家寨、两头羊、湄亮、七都树等寨。十二月十日,席尔达自报木营同总督喻成龙、巡抚赵申乔赶苗穴督师应援,
日期:2017-06-14 11:07:40
十三日,令长沙协副将高一靖等分为四路进剿,当天俞益谟逼近天星寨,苗人恃险不降,小天星寨后山岩高峻,怕有苗人伏兵,于是令大同参将许士龙等攀岩而上,遇苗兵约700人此时高一靖自龙蛟洞过来与许士龙夹攻,杀死苗兵493人,生擒8人,苗人见小天星寨被攻破,于是投降;十六日,把总蔡宝芳领20人入寨侦察苗寨虚实,二十一日,席尔达会诸军亲到寨前,苗民投降;同日,高一靖由箐西进入天柱,参将吴郡由箐北入,许士龙由柱南入,永定游击包成在箐旁诸山设伏以防余苗逃窜,永杰军搜箐南至大山下有苗1000余拒守,包成率兵攻打斩苗800余人;劳述至糯塘山、葫芦等寨,进攻到飞岩屯,斩苗700余人,生擒37人,又进至蜂箐岩,苗人聚1000余拒守,包成部抄其后路击败苗众,再杀苗兵500余,生擒29人;张旺在马鞍山、打郎寨令桂林副将王国用进山二里左右,有苗1000余防守,王国用令游击刘伏振越过山后合攻苗兵,杀苗人300余,苗人遂逃,柳庆营守备王朝佐设伏堵苗去路,杀苗150余人,至打郎山,苗人死守不出,右营千总洪珍杀苗兵50余,又于老旺山捕至冲下,把总雷启明杀24人,千总郭环杀80余人,王国用等合攻杀苗一百余人,刘伏振杀苗90余人,缴获鸟枪、药弩、刀枪甚多;雷如与保靖土司彭泽虹率土兵进抵毛都塘、大砦围剿杀苗兵520余,十五日官军分两路加梁而下,令保靖土兵搜箐而入,雷如复督兵山头,苗众砍木塞去道路,官军血战直逼高界,逆苗战死者600余人,擒苗人男妇50余人,雷如移兵转攻两头羊,杀苗兵115人,获苗男妇6人,探听到残苗躲藏在解放岩后箐洞,雷如与游击史赞、胡连等并保靖土兵分四路攻杀苗兵235人,获苗男妇9人。计苗人投诚的有301寨,席尔达于是班师还京。
这次“开辟”相当血腥,就是一场屠杀,史料记载的是一串串数字,而对腊尓山苗民来说,就是一条条生命,是一个个村寨的举寨覆灭,是一个个家庭的灭门之灾。这次屠杀深深地留在了腊尓山苗民的记忆里,以至于约一百年后的的乾嘉之交的那次苗民起义,不能不说也与朝廷这一次给苗民留下的“九世仇“有关系。
日期:2017-06-14 13:25:01
清乾隆初 阿琳《红苗归流图》 王师捣穴图描绘了这次征战
腊尔山苗疆开辟这一关键战役,共杀苗民4700余人。
压了这次镇筸红苗反叛后,康熙四十三年正月,清朝廷设立凤凰厅、乾州厅。
日期:2017-06-14 20:03:17
从偏沅巡抚到湖南巡抚
历代朝廷原来对腊尔山苗疆的控制一开始主要是通过几百里远的辰州进行的。宋代开始,离苗疆更近的沅州通过驻扎总兵,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明代来说通过设立偏沅巡抚,修建“二十四堡”、“十三哨”和“苗疆边墙”,腊尔山苗疆的疆域被一步步被压缩,辰州、沅州离苗疆边界变远,镇筸城作为军事重镇和苗疆咽喉的作用凸显了出来。
日期:2017-06-14 21:38:24
镇筸城虽有武水支流沱江绕城而过,但因下游狗爬岩阻隔,无水运舟揖之利,城址平地狭小,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平坝型山城。但该城雄踞楚边,位处苗疆“营制星罗,扼各路之咽喉”,有扼守镇服的作用。经过历代土司的经营有立城建置的基础。城西北腊尔山台地,是待开辟的“生苗区’。明、清两代为防苗患,修筑了苗疆长城—边墙,并沿边设置许多营哨、碉、卡,驻有重兵。由于凤凰城位居边墙内侧的中段,东北可通乾州,西南可入川黔,东南可经石羊哨达于辰州、沅州,既可策应西南和东北沿边军事,又有东南辰州和沅州作为稳定的后方。由辰州至石羊哨有水路可通,输兵运粮,使给养有保障,加之,南依南华山,北濒沱江水,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军事行动和立城征苗的最佳选址。
日期:2017-06-14 22:37:58
我们可以看到镇筸作为苗疆的军事重镇在一步步形成。
第一步由于沅州总兵离苗疆前沿太远不便调度,为了军事开边和加强苗防。于康熙三十九年,将总兵移驻凤凰,设镇筸镇。
总兵始设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明朝末年,总兵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于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
随着清初朝廷在苗疆的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康熙三十九年(1700),时任湖广总督郭琇上疏,请求加强对弹压辰州西南一带苗疆的镇溪协的军事力量,将沅州镇与镇筸协军事布防进行对调。
这一请求得到康熙帝的准允,是年,郭琇奉旨改镇筸协为镇,以沅州镇总兵移驻。镇筸总兵官统辖内外玖营。除镇筸总兵营外,下辖八营(中左右前后、晃州、绥安、长安)、三协(沅州、靖州、绥宁)。苗疆军事重镇完成了从沅州到镇筸的转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