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驿道和两个省的诞生》
第28节作者:
ahada 日期:2017-06-18 09:51:54
20世纪初, 贵州传统邮驿, 与中国其他地区邮驿一样, 在西方近代通讯、通信制度的影响和冲击下, 放弃了它固有的传统模式而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大约1902年至1903年间,日本著名学者鸟居龙藏只身来到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了一次影响深远的田野调查之旅。他回国后,于1906年出版了《苗族调查报告》,1926年,又出版了《从人类学上看西南中国》一书。在后一本书中,鸟居龙藏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他从湖南经过贵州至云南,再辗转到四川进行调查的一路所见所闻。在这本著作中,鸟居龙藏对一路所见的“苗族”,如“黑苗”、“花苗”、“罗罗”(彝族)等的体质特征和风俗等都仔细进行观察并作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他还对途中所经之处看到的各地城镇的状况以及在骚道上邂逅的商队、下宿的官方旅馆“行台”等情形均有叙述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照片。
日期:2017-06-18 12:26:17
鸟居龙藏进入西南展开的人类学调查之旅,其所行路线都是过去连接内地与西南边陲云南的驿道,这其中尤其是从湖南经贵州进入云南的“一线道”。
当初开辟的这条维系内地与西南边陲之间命脉的“官道”,随着其后“明代屯兵”、“改土归流”、“开辟苗疆”等一系列“内地化”政策的实施,其敏感性逐渐退隐而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晚清的湘黔滇“一线道”
鸟居龙藏摄
日期:2017-06-18 17:04:46
卫所撤并了,屯堡渐渐也被人遗忘了,但是两百年后人们又发现了屯堡人的存在。
鸟居龙藏到沿着这条驿道做实地调查时发现有一群人的打扮很奇怪,他询问向导,当地人说那些人叫“凤头鸡(籍)”。鸟居龙藏还以为自己发现了新种族,很兴奋,于是研究一番,结论是这些人是汉苗人群的混血,应该归属于汉族。
日期:2017-06-18 18:21:24
过了几个月,另一位日本学者伊东忠太也到了贵州。伊东忠太这个人是研究亚洲古建筑的,可他看见那群打扮古怪的人,也觉得稀奇。他不想在人类学上费太多的精力,就直接去问清政府的镇宁州知州,地方官告诉他,那些人是“凤头苗”,还写了个纸条,解释苗族分为黑苗、花苗、凤头苗、仲家苗,穿着特点分别是什么…于是伊东忠太就以为这些人是苗族。
鸟居龙藏回国以后就宣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伊东忠太看见以后不同意,俩人就吵了起来。这事让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知道了,觉得有趣,于是也来探个究竟。这样,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如费孝通等人)陆续发表文章,最终认定这群打扮古怪的人是“汉裔”,并且因为他们多住在屯堡周围,命名为“屯堡人”。
日期:2017-06-18 21:02:47
鸟居龙藏回国以后就宣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伊东忠太看见以后不同意,俩人就吵了起来。这事让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知道了,觉得有趣,于是也来探个究竟。这样,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如费孝通等人)陆续发表文章,最终认定这群打扮古怪的人是“汉裔”,并且因为他们多住在屯堡周围,命名为“屯堡人”。
查明“屯堡人”的来源并不困难。 1647年,“乱匪”孙可望占据贵州,发现军户已经跑光了,军屯不存在了。既然军户跑了,土地还在,是谁填补了屯田的空白呢?
日期:2017-06-19 08:44:14
首先是移民。有明以来,大量的破产农民从湖南、江西向西南地区迁徙,他们到达贵州以后,无论去云南或者去四川,都要经过西南驿道地区。屯堡一带既有良好的农耕条件,也有汉族习俗的文化环境,很容易吸引他们停留下来。其次是商民。屯堡地处交通要道,是流商往来的通道。古时候商人的理想是发财之后就当地主,而贵州平坝的田地不错、价格还便宜,自然成为他们置业的好地方。上世纪三十年代,研究人员在屯堡一带发现了大量土地契约,可以作为商屯的证据。再就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参与。屯堡周围的土地,不仅屯堡人耕种,仡佬族(当地原住民)、布依族(仲家苗)和苗族也在种,大家一起种地一起生活,互相产生影响。
实际上屯堡也不完全是明代军屯留下的古村,明代军屯遗址1902年鸟居龙藏看到的就已经很多都是不能住人遗址了,就连研究古建筑的伊东忠太见过的都不多。现在很多能够住人的的屯堡都是清道光以后的建筑,许多“明朝屯军的军事要塞”,其实都是道光、咸丰年间,“穿青人”为保护自身安全而修建的防御性建筑,这在民族混杂地区毫不稀奇。
日期:2017-06-19 10:46:31
到二十世纪初,屯堡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饰特征和族群的自我意识。他们对汉民族已失去了认同感,称周围的汉族居民为“客民”,称自己为“穿青人”(穿青色衣服的人)。这使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了五十六个民族以外的一个特殊族群—“青族”(穿青族)。
当时他们还叫“里民子”,今天叫穿青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识别待定民族,主要居住在毕节织金、纳雍、大方、黔西以及六盘水的水城、六枝等地,人口已经超过一百多万,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宗教信仰—庆五显。
日期:2017-06-19 13:51:08
但是青族最终没有成为一个独立民族—中国的第五十七个民族。这个具有一百多万人口的青族最终并入汉族的原因是,他们的基本传统是汉族文化,并且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已经没有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可能。于是,随着“屯堡人”这个专业词语的确定,“穿青人”消失了,这个在家园外游离了数百年的群体,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母体。
现代的穿青衣人
日期:2017-06-19 16:13:18
在其后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条驿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曾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长、交通部长的张公权先生认为“到1940年,沿海各省逃往大后方的人民,从一亿八千万增加到二亿三千万,以致全国人口总数之一半定居于中国后方”。这一数字大约为5000万人。考虑到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是接纳移民的主要地区和湘川、湘黔公路成为重要输入线的事实,当时的所谓人口西进,指的就是东部沿海沿江人口向地处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大迁移。历史上,湘西的湘川、湘黔驿道就是中国东部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
日期:2017-06-19 19:43:26
如著名的“湘黔滇旅行团”就曾借道这条西南驿道从长沙走到昆明。
1937年“七�6�1七”事变后不久,北平及其门户天津相继失陷。国民政府决定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中国一流大学合并成临时大学。同年11月1日,在长沙建立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因战事紧逼,危及衡山湘水。1938年2月迁往云南昆明,4月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迁滇的学生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乘车经广西出境至越南再进入昆明;一部分乘船经广州、香港转道昆明;另一部分是由参加步行的200多名师生组成一个湘黔滇旅行团,由长沙步行至昆明。湘黔滇旅行团的学生全部身穿土黄色军服绑裹腿,由闻一多、曾昭抡、黄钰生等11名教师组成的辅导团带队。由于临时大学鼓励学生在迁校途中进行民间调查,所以这次长征又有着社会考察的性质。旅行团1938年2月20日出发,4月28日到达昆明集合点,历时68天,实际步行超过40天,总计步行1300多公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