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不看水浒,活该他挨揍。——水浒杂谈。》
第10节

作者: 柳忘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想看懂水浒,必须用这种方法。
  日期:2017-07-14 08:11:32
  随后,史进为先锋与芒砀山发生了冲突,刚刚失利,花荣和徐宁就马上带领二千人来接应。第二天宋江亲自带三千大部队,赶赴战场。从军事部署这样高效、迅捷来看,宋江对于征剿芒砀山,是早做好准备的。也从侧面证明,是梁山主动要消灭或者吞并芒砀山。整个过程,作者描述的是非常真实的,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樊瑞出现以后,故事的发展就莫名其妙了。这也是樊瑞不够真实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作品。所以在今天才会引起我们广大的读者,兴致盎然的去推敲每个细节的发展逻辑。那么在这部作品中,出现过多次,鬼怪神话的描述。怎么看待书中出现神仙妖怪呢?怎么看待樊瑞与公孙胜斗法的情节呢?
  从我个人的读水浒的经验来看,每逢此处,大多是作者不想暴露某些真实的事件,或者,不想暴露作者真实的想法,而有意的编聊斋。就像马三立的一个相声——《逗你玩》。水浒中还有很多情节,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都是这样——逗你玩。
  日期:2017-07-14 08:52:36

  樊瑞这个人虽然不是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我们也不能忽略他。当我们对樊瑞的原型有所了解的时候,会对我们读水浒有很大的帮助。由于作者把他装扮成会魔法的道士,隐藏了他的真实面目。导致我们在读水浒的时候,往往误解了芒砀山这支部队。
  公孙胜用斗法的模式,打败了会魔法的樊瑞。这种故事明摆着就是编聊斋,在胡扯。所以,我感觉作者似乎有意的告诉读者,关于芒砀山投降梁山这一段情节,是作者摆明了“我在胡扯呢,这些都是假的。”
  首先被俘的项充、李衮,投降宋江,然后回去说服樊瑞,一同投靠梁山。这段战斗过程的情节,去仔细推敲的意义不大。但是这里面有些对话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些对话不是空穴来风。
  樊瑞的结局是以道士的身份,最后追随公孙胜出家隐居。让许多读者产生了误解。许多读者会以为,樊瑞作为一个道士,跟随公孙胜出家,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我最早读水浒的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我太天真了。

  尤其是宋江在樊瑞刚刚投降过来的时候,做了一件很让人赞许的事。让我们的误读更深了。
  【饮筵已罢,樊瑞就拜公孙胜为师。宋江立主教公孙胜传授五雷天心正法与樊瑞。樊瑞大喜。】宋江让公孙胜教樊瑞法术!看起来宋江是多么喜欢樊瑞啊!不管公孙胜有什么想法,不管公孙胜想不想传授,这事宋江做主了,你公孙胜就好好收个徒弟吧。关于这段文字,也有评论者,用各种思维评论宋江的心态。我们先不说宋江的心态,先说内容。
  但是这个内容......我再次想小声的问一句:我们这个世界上真有魔法吗?道士真有神奇的法术吗?从我的人生认识来说,没有!各种神奇的魔法都存在于小说、电影里面。如果我的认识没有错误,请问,樊瑞学个狗屁啊?
  我刚才说过,关于公孙胜与樊瑞斗法,这种情节,本身就是作者乱编的。不可信的。当然学习法术这种事也是不能信的。但是作者为啥要写这段故事呢?宋江让樊瑞拜师到底有什么意义?咱们读水浒的人恐怕都知道,宋江这人虽然话多,但是绝不会乱说话。他说话的时候,咱们一定要认真听,就像咱们在现实生活中,哪个领导要说话了,你一定注意听,别不当回事。
  我猜测,现实当中的宋江,一定对现实中的樊瑞,说过类似语言,让樊瑞拜师学习。所以作者才会把它写出来,因为这些话不是没意义的废话。那么樊瑞如果没有狗屁魔法可学,他学习什么呢?
  日期:2017-07-14 10:08:10
  公孙胜是道士,中国的道教最讲究的是什么?也就是说道教的理念是什么?
  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道,清静淳朴,无为无私,崇尚自然、清静无为、寡欲不争、慈俭济人,这些东西是道家追求的东西。放在政治上说,就是无为无争。明白了吗?宋江其实是让樊瑞学习道教的理念。宋江要樊瑞学会放手,学会不争。学会清静无为。宋江实际是暗示樊瑞,要学会放弃权利的争夺,要学会放弃兵权。
  可惜,樊瑞的表现是【大喜】,光是哈哈大笑,根本没明白宋江的真实含义。所以他后来才会藐视宋江的大红人李逵,藐视李逵不就等于是藐视宋江吗?结局呢,兵权最后被宋江剥夺了。樊瑞被临阵换将。
  但是作者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没有明说,或许是不敢明说,并没有把宋江当时的原话写出来,只好写什么学习五雷天心正法。弄得咱们读者一愣一愣的!
  这段文字其实是为后来,剥夺樊瑞兵权,为李逵掌握这支军队所做的伏笔!
  日期:2017-07-14 12:16:49
  樊瑞通过兵权被夺,才让他明白了梁山上政治的阴险复杂。这件事,对樊瑞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通过这件事,能让樊瑞冷静下来,明白自己在梁山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同时也能够沉静下来,好好思考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打这以后,樊瑞才开始学会了低调。偶尔虽然也会跟随军队去战斗。但是明哲保身成为了樊瑞的指导思想。这才是他能够在征方腊之后活下来,然后跟随公孙胜出家隐居的主要原因。这个原因,与樊瑞本人是不是道士,没有一点关系。

  当然,现实中的公孙胜到底是不是道士,也值得怀疑。不过,公孙胜很早就学会了,清静无为,早早的就躲开梁山的权利斗争。这一点是符合道家的理念的。宋江让樊瑞学习公孙胜这一点,也是没错的。
  顺便说一句,有人知道樊瑞外号的来历吗?他为什么叫混世魔王?如果有人说,因为他会魔法啊,所以叫魔王。那么我告诉你,大错特错。我刚才已经说了,小说里的魔法都是作者故意逗读者玩的。这个世界怎么会有魔法?
  这些问题,也只能先放一放,因为水浒整部书中都找不到答案。如果想知道樊瑞为什叫混世魔王,再往下看。

  关于樊瑞的问题讲了很多,他在梁山上的故事,是完整而真实的。但是施耐庵写到樊瑞的时候用了很多,魔法之类的荒诞手法,毫无疑问,就是为了掩盖樊瑞原型的真面目,这都是作者的障眼法。也就是说,在施耐庵动笔写水浒的时候,樊瑞的原型一定还活着,甚至说,在水浒流传于世上的时候,他可能也仍然在世。说不定,樊瑞的原型和施耐庵关系还很熟。
  日期:2017-07-14 15:41:51
  在芒砀山被打败之后,
  项充、李衮对宋江不杀之恩,表示拜服说:【...我等两个,不识好人,要与天地相拗。...】与梁山为敌,比做违背天地之意,似乎有些夸大其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