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鸭绿江(连载,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
第19节

作者: 燕大五
收藏本书TXT下载
  面对这样的判断,结合之前十几天西线不断败退、东线进军缓慢的战局,麦克阿瑟在11月7日这一天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去了电报,首次承认“强大的中共军队已经进入朝鲜,完全改变了总体局势”,并说“中共军队有足够的兵力在西线采取攻势,在东线迟滞联合国军……中国人的增援如果今后仍继续进行的话,不仅会轻易阻止我的攻势,还可能迫使我后退……”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对中国军队的出现还是颇为忧虑的。毕竟,自从仁川登陆开始后,联合国军的一切作战都太顺利了。10月25日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一下子挡住了联合国军长驱直入的步伐,并差点冲过美第8集团军的清川江防线,然后又在11月6日神秘消失。中国军队短短时间内给联合国军的迎头一击来无影去无踪,猛烈而突然,的确让人非常不安。然而,如果仅仅留足于不安,那这个人就不是麦克阿瑟了。在电文下面的内容中,麦克阿瑟又显露出了他的一贯风格:“消灭在朝鲜的一切武装力量,使之成为一个统一自由的国家,是联合国重要的基本政策,而削弱这一政策是致命性的错误……如果能够阻止敌人的增援(炸桥),就能在10天内于西线重新恢复攻势,夺回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证实敌人的兵力……除此之外的任何计划都只能挫伤我军的斗志……而且毫无疑问还会引起南朝鲜人的反感,让他们的军队土崩瓦解,甚至反过来对付我们。”
  由此可见,麦克阿瑟的思想是这样的:尽管中国军队刚刚过去的一波攻势令人生畏,但联合国军只有重新恢复向中朝边境推进的大规模攻势,拿回主动权才有出路——麦克阿瑟是一个老军人,在他的战争观里,战争只有胜利或者失败两条路,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奋勇直前,最大限度地伤害敌人,让敌人无条件投降才是唯一的胜利办法。显然,这是一种老式的战争观念:朝鲜战争不同于一战、二战。两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各国对整个世界利益的彻底重新洗牌,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大决战,自然要大打出手,在打出一个结果之前谁也不会善罢甘休。而朝鲜战争这种局部战争则不同。它是各国在一定范围内为各自的政治目的使用的一种非常规的外交手段,本质上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不是为了彻底击垮敌对国。这种局部战争是二战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它深刻体现了“战争是一种非正常的外交手段”这一政治原则。麦克阿瑟虽然是个优秀的军人,却缺乏基本政治常识。尽管他打了一辈子仗,却始终无法理解这一原则。在他眼里,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丑恶的政治不是他这个粗人应该考虑的事。
  11月9日,面对麦克阿瑟发来的电报,华盛顿方面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主持下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美国应该如何面对中国军队的介入。会上,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第一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来得猛,去得快,其原因是中国只想警告一下联合国军不要离中朝边境太近,应当在清川江以北留一片缓冲区,而无他意。所以,联合国军应当确保目前的战线,不再北进,并努力尝试用外交手段和中国联系,解决问题。但是,又有人提出,联合国军如果不再继续前进,将会使南朝鲜人彻底失望、离心,并使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跌到谷底。所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仅仅确保当前战线,而应该主动进攻。经过激烈争论,参加会议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军队就在联合国军北面不远的地方。如果不将潜伏在那里的中国军队打败,联合国军将一直处在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境地。,必须先打败当面具有威胁的中国军队,站稳脚跟,保证生存,联合国军才能去想办法彻底解决问题。生存毕竟是首要任务。而目前看来,除了让麦克阿瑟恢复攻势外,也没有什么打败当面中国军队的好办法了。因此,会议最终决定“除了进攻满洲外,麦克阿瑟可以在朝鲜使用任何手段”,将朝鲜战事的全权交给了麦帅。至此,麦克阿瑟终于可以不受华盛顿方面制约,部署自己的新攻势了。

  同日,联合国军司令部又一次对中国军队的兵力进行了估算。这次估算所得出的数字比两天前要大很多,但仍远远没有达到真实情况。据其判断,中国军队目前在朝鲜共投入了12个师,每个师人数为6300人。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在朝兵力为75600人。其中,8个师已经投入前线,还有4个师尚未与联合国军接触。这个新数字对麦克阿瑟来说虽然算不上小,但也说不上有多大。事实上,75600这个数字是麦克阿瑟重新发动攻势之前联合国军所估计过的最大数字。
  在麦克阿瑟下定决心在西线重新恢复进攻的同时,联合国军在东线的进攻却没有停歇。 1950年11月7日以后,尽管中国军队在东西两线都突然消失了,但联合国军东西两线部队的反应却截然不同: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由于之前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全线打击,险些被彻底击败,因此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仍然小心翼翼地确保清川江一线,在得到麦克阿瑟重新发动攻势的命令前不敢轻易造次;在东线,战局却是另外一番情况——美10军和韩1军的部队除了在水洞、黄草岭一带曾被中国军队阻击过外,在其它战线上所面对的都是不断败退的北朝鲜军。在整个第一次战役期间,东线的联合国部队损失不算太大,始终保持着不断北进的态势,而没有像美第8集团军那样后退。因此,中国军队从东线消失后,美10军和韩1军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在11月间继续向中朝边境北进。此外,美10军的第三个师——美3师于11月5日在元山登陆,负责确保元山、兴南的任务。这样,联合国军在东线的兵力更加雄厚,达到了五个师(美陆战1师、美7师、美3师、韩首都师、韩3师)。联合国军在东线前进的底气更足了。
  如前所述,在东海岸,南朝鲜首都师于11月5日攻占了由北朝鲜第507警备旅把守的吉州。在吉州之战中,北朝鲜军表现得毫无斗志,几乎一触即溃,使得这场战斗不像一场战斗,倒更像一场屠杀:吉州城里,南朝鲜军成批成批地射杀溃败的北朝鲜兵,北朝鲜军人的尸体铺满了大街小巷。至少有530名北朝鲜军被打死,两辆T34坦克被摧毁,而南朝鲜方面的损失仅为21人阵亡,91人负伤。吉州的战斗使南朝鲜首都师认为北朝鲜军气数已尽,因而加快了北进的步伐。11月12日,天降大雪,该师以刚刚到达东海岸的南朝鲜第18团强渡渔郎川(韩18团的原本任务是向赴战湖进击,但美7师31团已于11月3日接替了这项任务,韩18团因此回到了在东海岸的师主力中)。渔郎川是东海岸重镇清津南面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突破它,清津就是南朝鲜军的囊中之物了。韩18团在恶劣的天气下开始渡河。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对岸的北朝鲜军在数辆T34坦克的支持下抵抗得非常顽强,韩18团的行动一下子陷入僵局中。在之后的三天里,双方在渔郎川两岸展开了反反复复的拉锯战。这种情况持续到11月15日,仍然没有什么变化。南朝鲜首都师一直被挡在河边,不能前进一步。

  面对东海岸突然出现的僵局,联合国军在11月16日空袭了会宁。会宁是一座位于中朝边境图们江南岸的小城,是朝鲜东北部的边境重镇,也是一个交通枢纽,对正在朝鲜东北部进行冬季作战的北朝鲜军的补给有着重要意义。随着30架B29轰炸机飞临这座城市上空,会宁的末日到来了——B29机群无情地投下了4万颗燃烧弹,把会宁变成了一堆燃烧的废墟。会宁的毁灭使渔郎川北岸的北朝鲜军一下子陷入补给危机中,斗志锐减。11月17日,南朝鲜第3师也被调到东海岸,南朝鲜第1军的两个师终于合兵一处了。该军军长金白一立刻命令第3师向西北方向进攻,目标是中朝边境图们江南岸的茂山、会宁;首都师则继续进攻渔郎川,以突破这道天险,夺取清津。于是,又经过三天在严寒中的苦战,南朝鲜首都师终于在11月20日突破了渔郎川,清津就在眼前。按照这样的速度,再有一周多的时间,南朝鲜第1军就能全线抵达中朝边境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