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鸭绿江(连载,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
第44节

作者: 燕大五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伴随着猛烈的迫击炮掩护,中国177团的官兵从西面、西北面和北面向F连在死鹰岭上的环形阵地发起猛攻。F连3排再次首当其冲。在前一晚上的战斗中,3排已经损失惨重。因此,该排阵地很快就被突破。约有50名中国军人涌进了F连阵地的核心,并逐渐聚集在一起,大喊着向连部开枪、扔手榴掸。巴伯连长的左膝被子丨弹丨打穿,他只得坐下来继续指挥战斗。见中国军队突了进来,坐在地上带伤指挥的巴伯连长立即下令步兵排调转重机枪枪口,一起向阵地核心扫射。在巴伯连长的命令下,陆战队员们纷纷将机枪指向阵地核心聚集在一起的中国军人,然后从各个方向一起开火。猛烈的交叉火力下,冲进来的约50名中国军人在片刻间就全部中弹倒地身亡。他们的尸体重叠着堆在一起,鲜血染红了覆盖着死鹰岭山顶的白雪。
  之后,中国军队加强了从北面进攻的力度,全力猛冲已经残破不堪的F连3排。3排的陆战队员们疯狂地向冲上来的中国军人射击,和迫击炮一起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他们还是被打得步步后退。到天亮时,排的阵地向后退却了20米左右。不过,随着天慢慢放亮,中国军队的进攻力度慢慢减轻了。F连3排在猛烈的迫击炮炮火和下碣隅里的美11炮兵团3营H连的重炮支援下立即发起反击,很快就夺回了夜里丢失的阵地。随后,中国军队停止进攻,再一次撤了下去。这样,经过11月28日夜——11月29日黎明的战斗,F连撑过了第二个晚上。由于在11月27日夜的战斗中,F连给中国177团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这一夜中国军队的进攻力度与上一夜比较明显弱了一些。在这一夜的战斗中,陆战7团F连战死5人,负伤29人。中国177团依然在美军猛烈的火力下蒙受了惨重的损失,阵亡200人左右。
  因此,到11月29日早上,美陆战1师各部在长津湖畔的情况是:师主力仍被困在柳潭里;陆战7团F连已经通过自己的奋战顶住了中国军队连续两夜的进攻,给中国177团造成了可怕的损失;在下碣隅里,经过一夜战斗,中国军队占领了制高点东丘山顶。现在,美军只有一些战斗力极低的勤杂部队守在东丘附近,而里奇营长已经没有兵力可以用来反攻东丘了。中国军队随时都可能突破那些勤杂部队的防线,直接杀向下碣隅里环形阵地的核心。下碣隅里环形阵地处在极大的危险中。如果陆战师再不以精锐部队增援下碣隅里,下碣隅里随时都有可能被中国军队攻破。而一旦陆战1师丢了下碣隅里,位于柳潭里的师主力和位于新兴里的美7师麦克莱恩特遣队就全完了.
  预告:
  一支联合国军的特遣队从古土里出发,他们的任务是增援下碣隅里,挽救那个岌岌可危的环形阵地。

  在前往下碣隅里的路上,有什么在等他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十八 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增援下碣隅里——激战“地狱火之谷”

  11月29日早上,面对下碣隅里环形阵地危如累卵的局势,在下碣隅里的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严令陆战1团团长刘易斯•普勒从古土里速派援军增援下碣隅里。如前所述,从昨日(11月28日)开始,美军就在古土里集中兵力,准备编成增援下碣隅里的部队。到28日夜,一批批从兴南北上的联合国军部队已经集中在古土里,只待一声令下,就北上打通公路,前往下碣隅里。
  此时,联合国军在古土里的部队有:在11月24日就已到达此地,构筑了古土里环形阵地的美陆战1团2营、陆战1团团部、炮兵11团2营以及一些配属部队。从11月27日开始,又有美陆战1团3营G连、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突击队(235人)、美7师31团1营B连、美第185工兵营、美陆战1师的一些勤杂部队以及一批美陆战1师师部未到达下碣隅里的人员陆续从兴南北上,于11月28日进入古土里。到29日,陆战师侦察连也进入了古土里。
  28日夜,大批联合国军拥挤在古土里镇内,听着北面下碣隅里方向响起的激烈枪炮声,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一夜,中国军队没有大规模进攻古土里,只以60师一部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攻击,夺取了古土里东北面的一个小山头。如前所述,当29日拂晓到来后,在古土里的陆战1团普勒团长收到了师部命令他派兵增援下碣隅里的严令。古土里的联合国军立即以美陆战1团3营G连、英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突击队、美7师31团1营B连、一部分美陆战1师师部、勤杂人员为基干,配属陆战1师师属坦克营的29辆M26坦克编成增援下碣隅里的特遣队。特遣队的总兵力为922人(包括一个名叫弗兰克•诺埃尔的美联社记者)。英国海军陆战队中校、英第41突击队队长道格拉斯•德赖斯代尔被任命为特遣队指挥官。因此,该特遣队被命名为德赖斯代尔特遣队。这是一支美军和英军混编,由英国军官指挥的部队。在朝鲜战争中,这种由其它国家的军官指挥大批美军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11月29日上午,配属给特遣队的29辆坦克尚呆在真兴里以南的麻田洞附近,还没有北上到古土里。然而,时间紧迫,部队必需分秒必争地赶到下碣隅里。因此,上午9点45分,特遣队的美英步兵在没有坦克伴随的情况下冒着风雪从古土里出发了。德赖斯代尔中校命令自己的英第41突击队在前开路,美陆战1团3营G连、美31团1营B连和美陆战1师师部、勤杂人员依次跟在后面。特遣队的车队长龙沿长隘路蜿蜒北上,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北开去。与此同时,配属给特遣队的坦克队也从麻田洞出发,准备从后面赶上特遣队主力。
  特遣队刚一开出古土里,就遭遇了在公路两侧高地上严阵以待的中国60师180团的猛烈射击。特遣队以英41突击队和陆战1团G连的步兵下车,交替掩护,前去攻占公路两侧的山头。就这样,英国和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员们互相配合,在海盗式飞机和炮兵火力的支援下一个山头接一个山头地肃清中国180团的抵抗(包括28日夜里被中国军队攻占的古土里东北面的小山头)。公路上,特遣队的车队则随着美英陆战队员们不断击破中国军队在公路两侧的阵地而慢慢向前挪动。这种前进方式虽然使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伤亡很小,但他们的前进速度却像蜗牛一样慢。到下午1点半左右,从麻田洞开来的陆战1师坦克1营D连和陆战5团反坦克连坦克排的17辆坦克已在古土里以北4公里的地方赶上了德赖斯代尔特遣队主力(另外,坦克1营B连的12辆坦克则在向古土里接近中)。如果特遣队以这个速度走下去,他们最少也得走14个小时才能到达下碣隅里。那时候,天都黑了,谁也不能保证到时下碣隅里还能不能守住。
  因此,在得到坦克的支援后,德赖斯代尔中校决定改变前进方式:步兵全部上车,配属了坦克的车队一边向公路两边开火,压制中国军队的火力,一边沿公路向北强突。在车队队形的设置上,德赖斯代尔中校听取美坦克1营D连连长布鲁思•克拉克上尉的建议,将17辆坦克集中放置在车队前面开路。坦克之后,依此是陆战1团G连、英41突击队、美31团B连和美陆战1师师部、勤杂人员。
  在海盗式飞机的密切支援下,车队继续前进。然而,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官兵们很快就发现,现在他们前进的困难更大了:车队越往北走,遇到的射击就越猛烈——中国第60师以180团在南,178团和179团在北,已经占据公路两侧高地,彻底封锁了古土里——下碣隅里公路的南半部分。公路上,每隔不远就出现一堆中国军队用杂物设置的路障。每当遇到这样的阻挡时,特遣队就得停在原地,等待坦克排除前面的障碍物。这时候,公路两侧高地上就射来猛烈的迫击炮炮火和机枪火力。遇到这种情况时,坦克要一边撞开路障,一边用坦克炮和机枪消灭公路两侧高地上中国军队的火力点。卡车上的美英步兵们也纷纷跳下卡车,在车下和路边高地上的中国军队对射。空中的海盗式飞机则不断投弹扫射,全力压制中国军队的火力。特遣队就这样一边战斗一边排除路障一边前进,速度极其缓慢。在此期间,有一发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弹正中美陆战1团G连的一辆卡车,把一车陆战队员全部炸伤。不过,在密切的空中支援下,车队压制着中国60师的火力前进,大体上保持着秩序,没有发生类似西线“死亡公路”上的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