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06 21:31:28
脑洞大开是很有意思……但未免小看了先人的智慧,哎呀,那山像个骆驼,那山像个井,那是只老虎……记在书里让后人去猜吧。先人有这么无聊吗?
日期:2017-07-07 08:51:59
我的天,百度卫星地图这么清楚了,你比对就好,还要我给经纬线……你可以切换到谷歌卫星地图或腾讯地图模式,那能自动给坐标,我拷图的网站都已经告诉你了。
日期:2017-07-07 09:10:04
酒鬼小伙伴的发现倒是提醒了一下我,弄得我整晚没睡好……柴达木盆地曾经是超级宇宙舰的停泊港,里面有两座巨大的雕像,贰负之尸和据比之尸,众神撤离地球时,该带走的都带走了,该抹掉的都抹掉了,但雕像的处理是个问题,带走吧,既没必要也负荷不起,已经有许多神民带不走了,哪里还能腾出空间放雕像,破坏掉吧,更不合适,那有悖神人道德,则很有可能移至山上险峻无人区,让岁月慢慢侵蚀……
日期:2017-07-07 09:26:41
嗯,贰负之尸是人首蛇身,可能是酒鬼图上的1234,据比之尸是仰头望天的人形,可能是图上的5,我只是猜想,图又看不清楚……有谁能实地去勘测下就好了
日期:2017-07-07 10:48:36
先暂停吧,怕后面要说的太多,分着讲。诸君也已经看到了,卫星图是多么难辨认地形,得对照参考图来敲定山界。忘了介绍,我寻得了一个好网站,http://www.onegreen.net地图窝,里面的参考图我还比较满意。东北平原土层很厚,大兴安岭有着舒缓的坡度,山与地连成一体,我要如何定界?不用愁,先人都帮我想好了,在等高度上,沿山边而行,参考图上等高线标的清楚,我不费什么脑筋,拿测距匹配数据,轻松敲定山界,当然要付诸页面对于我一个重残的人还是挺费力气的。先人靠目测能保持测量在一个高度上,也是挺牛的。 走啊走啊,先人到了空桑之山,前方地形明显抬升,一旁是从四方高处泻下的河流汇聚而成的宽阔水域,先人叫它虖沱(虖沱在今天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以北,而非山西的滹沱河,同样的,虖沱之源泰戏之山在大兴安岭,山西的滹沱河之源泰戏山亦是张冠李戴,但我们就不必追究了)。先人勇气满满,毫不犹豫的上到高地进行勘测,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我以为他们会跨过今天的国境线到达外兴安岭,但我想错了,他们很守规矩的盯着自己左侧的山,没去渡黑龙江踏上俄罗斯,也没顺水道去外蒙古。我刚有些小小失望,就不由自主的瞠大了双眼,张口结舌。“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没有河岸,只能山行,那还怎么能测出直线距?而水行又是如何测距?河流还在山间拐了好几个弯,而的确是给出了界点间的直线距,还相当的准确。我想过种种方法,后来一想那都纯属折腾,那可是208公里的直线距啊,中间全是山地,实在是匪夷所思。我百思不得其解,猜想也许是神发挥作用了,该是在高空中测的,可高空中又如何测?能测得准吗?还有,你不觉得周里更适合测量吗?大自然山川河流的分界用周里测出的距离实在是完美,整十整百的,我换算成公里是为了电脑测距,我声明绝无作弊,不信你可一一的验。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先人如何测出的“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而我知道,周里是更合理的计量单位,如同农历是更合理的历法,但是我们不得不习惯公里和公历,就像我们必须适应张冠李戴的地名。长叹一声,我们继续前行吧。
等等,我不由得回头审视。之前我低估了先人测距的能力,也许是不想考虑神的因素吧,西次四经做了一次方向修改,将“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改成了“西南三百里,曰中曲之山”,现在看来,毫无必要,改回来吧。我说过,他们有可能捉了个会飞的神。
一样很契合地形吧。所以我说,周里很神奇,谁创造的?无疑,在夏之前它就存在了,神也在用它,或许它是个很奇妙的常数,好比圆周率。
不好意思,插了这么一段,再把思想拽回来。
日期:2017-07-07 11:01:32
看不清河流的请看参考图对位。另要说的是,先人实际已经向南走,又转向西,但依然记的是北行,河流流向也记是往东,原因我已说过了。再说他们亦有自己的记录风格。
到此北次三经山系推完了。我们看到,先人在今天的呼伦湖畔一座独山旁停住了脚步,他们叫它錞于毋逢之山,怎么理解呢?錞是一种古代军乐器,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常和鼓配合使用。先人到了这里,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大拨人见此地美丽宜居,选择留下生活,小拨人还是想念家乡亲人,一定要回去,我想神能帮助他们一步到家,走到最后也没剩多少人嘛,两拨人面临着分别。山高路远,此一别,我们就再也不能相见,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亲爱的朋友,我们曾一起挽手走过高山大河,共同经历过千难万险(此刻我心意相通,涕泪满面,真是写不下去)什么也不说了,让我们奏响錞乐,来一场美好雄壮的告别仪式吧!錞于毋逢之山、雁门之山、帝都之山今天都是没有名字的,也许有,但我查不到。我该庆幸先人没怎么出国界,我才能省心的推理,你们也能方便的去先人去过的地方看看。先人把呼伦湖与连接它的河流称做泰泽,也包括了呼伦湖的姊妹湖贝尔湖,因为先人只提了雁门之山,没说山脚下的大湖。先人起名还是很形象的,雁门之山当中一条河流泻下,将山变作大雁展翅状,但整体看最像展翅形却是在我们面前的卫星图上,换句话,是在高空中俯瞰。我们已经不吃惊了,对吧,但更可能是先人看到许多大雁在山头上飞来飞去,湖边草甸是很好的栖息地嘛。方圆百里的帝都之山不知因何得名,但西向有个幽都之山,虽不在山系中,但两山座落位置耐人寻味,那会是帝的又一都所在吗?我还不知道。我想说个前面忘了说的,“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说精卫是女娃所化,应该是先人美好的幻想。女娃并不具备成神的条件,而且精卫也不是神,只是一只不停到西山找木石再衔回东海岛上筑巢的海鸟。这说明灵魂不灭的观念在当时深入人心,也再次证明这一队人有多么热爱生活。他们会随性去旅游,也敢于记录突发的奇想,留在美丽的呼伦湖畔和回家与亲人团聚都是合理的,錞于毋逢,就让我们相忘于江湖吧。
(美丽的呼伦湖畔)
总体的西次三经山系走向分布图。
日期:2017-07-07 11:03:16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我们看到有三拨神使,此征程之漫长,堪称卓绝。细数一下,主线上刚好是四十四山,分驻四十四神,景山是阳山和天池之山的另侧,不需再计入,支线上便只算两山,合计四十六山,算加长为一万二千三百四十里,还差了记录十里,我想你们也想到了,錞于毋逢之山北向长十里。还有个疑点,支线上山段间的折线距尚可解释为不大用心,为什么主线上归山、龙侯之山、咸山、泰头之山、发鸠之山、少山段亦是折线距,我们知道,他们完全有能力测直线距,尤其是后两山,有什么理由不测直线距呢?但他们偏偏用的折线距。我想了想,又测了测直线距,再审视地形,明白了。先人不想自找麻烦去算直线距(折线已经是优化的了),也不想过多的借助神力。他们留下的是一份真实的记录。还能说什么呢?《山海经》饱含先人心血。最后要说的是,北次三经中的矿产描述无外乎金玉铜铁,倒以玉居多,还表现出对美丽石头的兴趣。北次三经中对神奇生物的描述,我将放在下面的北次二经的解读里提,自然也是有我道理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