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6-11 20:13:21
校长听了沉默不语,刚好这时村长过来叫我们说饭好了要我们入席吃饭 。大乡里没什么讲究招呼客人是有什么吃什么,靠山吃山,村长招呼我们的是野山猪肉,一锅松茸菌汤,一大盘苦麦菜,旁边放了几坛酒。席间倒是人多,猜拳斗酒。气氛相当热烈,象办喜事多点。
长眉老头酒足饭饱,带着几个弟子和帮忙的村人浩浩荡荡走向祠堂。
村子的祠堂建得挺气派,青砖大瓦,有两进大殿,檐墙上画着喜鹊梅花枝上俏。这个有讲究是五子登科图寓意村子曾出过文才。
祠堂的大梁是樘木,鲁班观木枫樘樟,用作做栋梁的木材都需是整棵大树砍下,一路不能沾地,直接上梁。这樘木粗大毕直均称,看来当初建这祠堂花费不少人力物力。
老人的棺材摆在前堂,下面架着两条木凳,已扎好好八杠抬,就等着出灵下葬。棺木已在祠堂摆了三天,因为盛夏放久了怕尸体发臭,所以今天必须得出殡。
出殡仪式由白眉老头主持,围绕着棺材左走三圈,右走三圈,喝了声:起灵。
八个精壮的汉子上前抬起棺材便走,老人侄子拿着招魂幡急步走在前面。棺材一出祠堂,白眉老头便叫人把老人生前用的碗砵摔烂,燃放一串鞭炮,扔一把纸钱。一众人便急冲冲往山上赶。
我和校长是来念经文超渡。不用跟着去。在祠堂里放张八仙桌,摆好供品。校长叫村民用铜盘烧盘木炭用来化冥钱。校长念经文,我拿个铜锣在一旁候着。校长拿惊堂木一敲桌子,我便敲一下铜锣。传说是人刚死时如同坠入一片黑暗,四周混沌一片,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的亡灵初来乍到会感到惊恐害怕。敲一下铜锣,便会有一丝光亮指引着亡灵前行到阎王殿登记注册。
日期:2017-06-11 23:14:27
祠堂里校长在呢呢喃喃念着经文,比老师讲课还能催眠,搞得我昏昏欲睡。校长时不时敲一下惊堂木,我时不时响一下铜锣。除了这些,祠堂显得很清静。
没多久,外面的天色忽然暗了下来。一道闪电突然像鞭子一样从天空甩下,闪电近得几乎要掠入祠堂里。跟着一声惊雷轰隆响起。天边一际乌云正滚滚压着过来。
看来要下大雨了。不知出殡的那些些人到山上没有。六月大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出门看天气预报没用。东边日出西边雨,隔座山的天气都不一样。
乌云很快盖满天,祠堂里除了炭火闪烁着火光,四周黑如夜晚。
校长停下不再念经文,叫村民拿来油纸和雨衣要我带上跟他出去。
出了祠堂,开始起风,校长走得很快,风吹得急,衣襟烈烈作响。我抱大推东西要追上校长的相当不容易。
走出村口,雨就开始倾盘而下,而且是急雨,大风大雨,雨打得人都快睁不开眼。
我眯着眼,模模糊糊间只看到有校长背影。
日期:2017-06-13 20:15:40
山路经雨水一浸泡显得十分泥泞,我脚深脚浅地随着路边的撒下的纸钱追着上去,遇到黄泥路段脚下还打滑,跌个四仰八叉。当我如同泥人一样追上送葬队伍时,发现他们也好不到那里去,风急雨急全都被淋得落汤鸡似的。
这倒没什么,重要的是让老人入土为安。只是上山要经过一条山溪,平时山溪水小,卷起裤衩趟着就可以过,现在山洪暴发,水流湍急,那里过得去。
长眉老头正和校长蹲一旁商量。
长眉老头说:要不就地埋了吧,看情况是他老人家自己选的地方。
校长:此地湿气大阴气重 ,会害老人受重蚁之苦,我觉得还是先回去再作商量。
长眉老头:那有出灵又折回去的道理,请鬼入屋吗?
校长: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先行绕一段路,另选墓地。
长眉老头斜眼说:你是说我选的墓地不好?
校长:这事本来透着邪,我看是双魂。
长眉老头扬扬眉,伸出食指挠挠胡须:好,先绕一绕 ,不过这次墓地得你来选。
长眉老头站起来吆喝众人赶路,不是原路折返,这样不吉利。而是另寻路子走,抬棺材的几人虽是青壮汉子,也累得够呛。这种场合还不能说笑打荤解闷。一行人默默前行。刚走没多久,后面的洪水就把我们刚才站的地方淹没。
长眉老头挠了挠头,向校长深望了一眼。校长和老人侄子走在前面带着队伍前行,并吩咐女眷送葬到这里已尽孝道可以先行回家。老人侄媳妇如释重负,对着老人的棺材磕几个头就回去了。因为送葬队伍里就她一个女的。这样的天气送到这里确实也难为她。
校长带着我们走的其实根本不算路,杂草丛生,十分绊脚,众人走得很艰辛。
走到一带平坦的空地,校长停下来说:中央戊己土,南方丙丁火。就在这里了吧。
说着拿出银针,划了个大大的十字,叫人按十字的大小来挖墓坑。众人便在校长划十字的地方开始挖坑。
由于大雨,鞭炮纸钱的都被打湿了,不过校长早有准备,不然你以为我抱着的大堆东西是什么?
就这点山路还不至于让我走得如此狼狈,抱着的东西重着呢。
平时校长带我登山爬高,也是为了要练我身手,我下盘功夫稳,只是今天我穿了鞋来摆了。平时和校长走山我都是光脚,脚板生着层厚厚的老茧,踩着荆棘刺过去都没事。脚趾的抓力也很强,生着苔藓的石头,光溜滑的,我窜溜就能走过去,过河能用脚趾夹到鱼。
春夏秋冬都不带穿鞋,不过出门应酬总得穿双鞋子,早知是这样的情况就不装面子,光脚来好了。
校长要人用油纸搭个棚来遮雨,燃了盘炭火,叫人把棺材抬进去。
棺材坑很快就挖好,都是山里人,干这类粗活行家来的。而且折腾这么久,都想着快快完事。老人侄子进坑里,铺摆好冥币,在边屉点上长明灯,放点五谷。然后准备放棺材进去。
抬棺时,却出事了,绑扎着棺材的竹篾绳断了。这是几条篱竹的青篾皮编扭而成的竹绳,韧性和拉力都很强,能吊得起一部拖拉机。
棺材盖开始慢慢移开一条缝,一只长着尸斑的手从棺材伸出来耸搭地吊在一边!
幸亏老人侄媳妇已经回去,不然见这情形估计得吓晕过去。就算我们这些裤裆带把儿的大汉也好不到那去,哄一下,四散逃开。见过吓人的,没见过这么爱折腾吓人的。
好一会儿老人侄子哆嗦着走上前颤抖地喊:叔,叔,你老,你老这是……
老人耸搭着的手忽然一翻,抓住了他侄子的手腕。
日期:2017-06-13 21:06:31
棺材盖一下撑开了一边,老人在棺材里坐起来,脸上盖的黄裱纸已经变得漆黑如墨。校长见状拿出教鞭,快步走上,用教鞭甩了一下老人的手。老人缩手放开他侄子,在棺材里站起来头四下转了转,尽管看不到他的眼睛,但仍能感觉到一种睥视四方的势。
他侄子又喊了声:叔叔。
校长说:他已不是你叔。小见拿铃取魂,道长麻烦你帮忙压一压阵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