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9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故,自己也就大胆推测,曾子很有可能秉承了老师的这样一种思想:如果所有人,尤其是统治阶层能够谨慎结果、追求长远,社会风气便会归于淳朴厚道。至于1·9章的传统解读,则不禁让在下想起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先生。我曾在开篇便提到过他,现在再正式地提一提。
  日期:2018-02-12 20:12:36

  ● 黑格尔先生
  他认为孔子是“一位实际的世间智者”,其学说是一种“道德哲学”“没有一点思辨的东西,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哲学史讲演录》)。尽管黑格尔所说是孔子而非曾子;不过平心而论,1·9章如照此解读,的确是既无逻辑,亦无深度,且容易歧义。因为如果社会风气醇厚的充分条件便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那么是否意味着父母生前,即使薄养,亦无关系。

  贫寒人家,为了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其儿女可硬着头皮对父母说,并非是我们做子女的,有意亏待二老的衣食住行,而是想为二老积攒些棺材本,以免将来社会舆论到处戳着我们脊梁骨,骂自己是不孝子孙。有钱人家,亦可通过“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一事,赚足孝心:不论父母生前是否尽孝,只需将后事办得隆重、悲戚,照样可以为自己博得一个孝顺美名。
  敢情“薄养厚葬”的陋习便是由此而来。倘若再结合“丧,与其易也宁戚”(3·4)来“慎终”、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则更简单:只需在父母死后哭得死去活来,然后时不时地“追远”、追思下祖先,便可“民德归厚”。我想,“孝”若真是如此,只是用来做给别人看的,又何必呢。

  故,在下从何新和南怀瑾先生的解读:谨慎结果、追求长远,社会风气便会归于淳朴厚道。因为该解读,既可使本章富有逻辑,又可使本章饱含深度:世间几乎所有的纷争,均来自非理性因素,或感情、意气用事,或目光短视、追求眼前的利益。如果大家都能“谨慎结果、追求久远”,理性行事,那么世间的纷争将会大大减少,社会风气自然可以归厚。
  日期:2018-02-12 20:15:17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杨伯峻先生所译】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昆X所译】
  曾子说:“谨慎结果、追求长远,社会风气便会归于淳朴厚道。”
  两者区别,楼上已说得比较详尽,便不再赘言。

  日期:2018-02-12 20:19:12
  0110  跟孔子学习情报工作 
  情报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地上情报和地下情报。地下情报的获取自不消说,只需看看《潜伏》《风筝》《父亲的身份》《永不消逝的电波》这类谍战片,便可一目了然;它具有隐蔽性,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能获得。相对于地下情报,地上情报则相对公开得多;不过,它亦非随随便便就能获取的,同样需要一些正确的方法才行。这里便借子禽与子贡的对话,来看看孔子是如何正确收集地上情报的。首先,我们来介绍下子禽与子贡。

  子禽与子贡

  子禽,姓陈名亢,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他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却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明代学者顾龙裳《公堂清燕》诗中,有“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便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若此诗属实,子禽应为卫臣,这倒符合子禽问伯鱼的身份。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弟子。子贡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门中最富有的弟子之一。
  日期:2018-02-12 20:20:38
  ●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夫子:古代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本章指孔子。
  是: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中的“是”,代词,此、这。
  邦:邦国,诸侯的封地。
  闻其政:知晓该国的政事。
  求之与?抑与之与:是打听而得,还是人家主动告之。

  ●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温:温和。
  良:良善。
  恭:恭敬。
  俭:节俭。
  让:谦让。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之求之: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代方式方法。
  其诸:副词,大概、可能。
  由上,大家既可知晓孔子的五种美德;亦可向孔子学习应该如何向他人咨询、请教,以便在自然而然之中,获取情报;可谓“闻一而知二”吧。

  日期:2018-02-12 20:25:37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杨伯峻先生所译所译】
  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昆X所译】
  子禽问子贡道:“夫子每到一国,必知晓该国的政事,这是自己打听而得还是人家主动告之的呢?”子贡说:“我们夫子是依靠温和、良善、恭敬、节俭、谦让这五种美德自然得来的。夫子闻政的方式方法,大概与他人地刻意谋求,有所不同吧!”
  这两者差别不大,表述上略有不同,再则便是句末的符号,伯峻先生用的是“?”而我用的是“!”。
  日期:2018-02-12 20:28:00

  0111 “不改父道”不是退婴的病根
  一个人尽不尽孝,关乎孝道;一个人如何尽孝,关乎孝德。《论语》1·11章讲的是孝德。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志:志向。行:行为。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数字“三”,在数学家的眼中,不会有争议,三就是三;然而在古人的眼里,“三”往往还与“多”有着不解之缘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写道:“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用于数的单独名称只有一和二,间或还有三,三的意思实际上是多一个。”“三”
  代表“多”的原始意义和观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这点从汉字的造字法,便可见一斑。如:三“人”为“众”、三“水”为“淼”、三“木”成“森”、三“石”成“磊”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亦有不少诗句中的“三”代表多的含义。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杜甫《示宗武诗》)、“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杜牧《寄唐州李尚书诗》))等。故,本句的“三年”,不一定特指三年,而是有可能泛指长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