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第31节作者:
QQq小鲤鱼 三部九侯并非毫无意义的分类,不知此者根本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八正神明论篇》曰:“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这一段非常非常重要,它告诉人们如何治未病,上工即是良医,正是运用三部九侯之理,观人冥冥而见常人之不见。《三部九侯论篇》又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以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邪胜,死也。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这是通过三部九侯诊病的具体描述,能预判疾病缓急与生死。按此标准,所有的现代医师以及几乎全部的中医医师都不能称之为工。另外,《六节藏象论篇》还提到一个标准: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里面运用到了《易经》和阴阳五行的一些知识,这里暂不详述。
我们从阴阳、四时五行、三部九侯等多方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对应与联系,但总的观点只有一个,整个人体都是与天地自然相互对应联系的。那么当人逆天地而行,又会怎样呢?
日期:2017-11-13 09:10:30
第二十章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是非常古老的一句名言了,虽然常常成为统治阶级蛊惑人民的工具,然而它的本意却是再正确不过。
《四气调神大论篇》: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阴阳应象大论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反作,逆天而行。以下截取段落是具体方面的论述。
《生气通天伦篇》: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这是人违逆四时的表现。
《四气调神大论篇》: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这是五藏逆四时之气的具体情况。
《玉机真藏论篇》: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这是经脉逆四时的情况。
《三部九侯论篇》: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三部九侯相失者死。
这是人违逆三部九侯的情况。
阴阳细分无穷尽,人违逆阴阳的情况也不可胜数,虽然寻常人多数不会故意逆反自然,然而由于愚昧无知,也会有意无意间违背,所以我们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且看《内经》为我们树立的榜样,选取部分如下:
《生气通天论篇》: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聪目明,气立如故。
《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阴阳应象大论篇》: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上古天真论篇》: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现代人很奇怪,明明贪生怕死,却又常常糟蹋自己身体以至于早夭,明明看重养生,却又违逆自然规律。一说到养生,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人老了,或者人到中年力不从心,或者生了重病虚弱至极时才需要养生,从未听过孩童或者年轻人需要养生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养生适合所有的人。养生最关键在于顺应自然的规律进而调和自身阴阳,逆其根则伐其本,全部都是白费。
那么人通过养生究竟能到达什么境界呢。《宝命全形论篇》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这是寻常人脑海里神话故事中神仙才能拥有的能力,但养生的最高境界,能让你成为自己的神明。
日期:2017-11-14 09:07:29
第二十一章 再谈五藏
人体与自然存在着对应关系,故而《内经》在论述五藏相互制约与互助的关系时运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取象手法,就是五行。《宝命全形论篇》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此虽是对于五藏关系的论述,但“万物尽然”四字更加重要。
那五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且看《阴阳应象大论篇》:“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 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