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第32节

作者: QQq小鲤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 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燥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这同时也是整体偏于北方的中国地理风俗在饮食上呈现东酸西辣南咸北甜的原因。另外,经络遍布人体,五藏即与人体各部分密切联系,也有各自所主,当五藏发病时,人体相应的部位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现象。例如《举痛论》曰:“五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所以观察面部异色,你可以大体做出判断,黄赤为热,此征兆大体是脾或心引发的热症;白为寒,此征兆大体是肺引发的寒证;青黑为痛,此征兆大体是肝或肾引发的痛症。《内经》告诉人们,五藏与六腑互为表里,表里大概是皮影戏中影子与皮子的关系,互为表里的意思是“互相做为对方的外表或者内里”。

  日期:2017-11-14 15:03:23
  此外,《宣明五气篇》中讲到五脏的许多特点:“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这是讲五味与五脏的对应。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非常易懂的文字,无需解释。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这是讲述五脏与人情志的关系。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这是五藏的禁忌。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这是人体液的来历。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这是五味的禁忌。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这是阐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疾病原由,人体分为阴阳,病邪侵扰阳气,清阳为天,三部者头为天,故为狂症;同理,侵扰阴气,浊阴为地,足为地,故为麻痹;病邪与阳气相搏则发为巅疾,与阴气相搏则发为喑哑;病邪由阳入阴则病体安静,病邪由阴人阳则病体易怒。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这是反顺为逆的五种死症,以后详述。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神明何从来?神明自五藏而来。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脏所主。”易于理解,可与《六节藏象论篇》论述藏象的段落相呼应。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生病起于过用,所以量力而行绝对是良言美句。大凡职业运动员在生涯后期或退役后无不伤痕累累,甚至会造成终生不可逆转的毁损。其实不仅是运动员,所有职业的人员,如果太过于专注和勉强,都会得职业病。所以,人们千万要回过头反思一下,人类以损毁健康为代价来追求自身的极限是否值得。而且非常抱歉的是,因为境界太低的缘故,人类的极限只能在非常微小的地方进步,而人类真正的极限远远千万倍于此。而且你可知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乃万物之理,强大到极致也便离毁灭近在咫尺。真正的强大,看起来总是最弱小,却能长存与天地间……

  (咳咳,对不起,一时兴奋刹不住车了……)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这是五种正常的脉象。
  值得一提的是,心肝肾肺各有四时所主,而脾不主时,《太阴阳明论篇》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其意思与“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大差不离,只是更丰富一些。所以,脾病患者经常四肢难用的原因也便知晓:“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ye,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意思是说,四肢都要秉承胃中水谷精气以得濡养,但胃中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经脉,必须依赖脾的传输,才能营养四肢。如今脾有病不能为胃输送水谷精气,四肢失去营养,则经气日渐衰减,经脉不能畅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养,因此四肢便丧失正常的功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