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极河山集:千秋万代功与名之浴血陇右》
第5节作者:
秦阳草堂 自今日青海乐都出发前往兰州,一路均为山峦河谷地形,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虽然是由青藏高原东进中原最为便捷的孔道,也是唐蕃古道的西段北线,但不利于大军团前进,吐蕃人极有可能是绕行唐蕃古道西段南线进军,也就是由青海绕行甘肃临夏和临洮再东进,无论走南线还是北线,都是大唐陇右节度使重要防御地区,都不会太好走。
相对而言,自今日甘肃临潭、卓尼、岷县等洮河流域的上游东进可能容易的多,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洮河上游谷地非常平坦,且有洮河水运之便,易于后勤供给和大军团前进,第二个原因是这个区域极有可能唐军的防守相对于重兵镇守的鄯州、兰州方向要弱一些。
三.吐蕃占领黄河九曲之地后,如果再打通洮河流域这条通道,客观上讲东进的威胁力度更大,突进至洮河流域在进攻方向的选择上更有余地,吐蕃军队可以顺洮河而下绕开鄯州、直取兰州、灵州重镇,亦可沿渭水穿越陇山直插关中,或向东南进入四川,在此意义上讲唐代石堡城在洮河上游区域的可能性偏大。
四.从地理位置上看,石堡城如果在卓尼羊巴城那么就比湟源向东突进二三百公里,更加靠近长安,若以此为据点和跳板,吐蕃军队对长安的威胁更大,唐军必须全力反复争夺,这也就能够解释唐玄宗不惜将自己养子王忠嗣撤职查办、不惜牺牲数万将士性命而夺取石堡城的原因。反之石堡城若在湟源,即使失守,其后尚有鄯州其它防御阵地,战略意义显然逊色于洮河地区,唐军似乎犯不着以数万将士性命为代价而志在必得。
五.在所谓的湟源疑似石堡城(仅有数百吐蕃军队守卫)唐军要努力死几万人是极其困难的,根据度娘提供的以下图片看,即使吐蕃军队的战力再强大,唐军用不了付出一万将士性命的代价就能顺利拿下,因为兵力可以展开,可以多点突破,几百人无论如何也守不住这个阵地的。
青海湟源疑似石堡城
六.公元749年哥舒翰在第二次石堡城之战中一战功成万骨枯,死伤将士六万余人,是唐与吐蕃之间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此战之后唐王朝逐步收复黄河九曲之地等原有领土,扩地千里,有效遏制了吐蕃东进步伐,唐王朝为表彰哥舒翰卓越功勋,为其立碑纪功也是必然,如果石堡城在湟源,立碑在陇右节度使驻地鄯州(今青海乐都)似乎更为合适,但唐玄宗御笔的《哥舒翰纪功碑》却立在了与卓尼同在洮河流域的今甘肃临洮县,因此,重大战役发生地石堡城位于距离临洮不远的卓尼似乎更说的过去。
七.甘肃卓尼出土有《唐李大将军碑》,此碑碑主极有可能是李晟父亲李钦,李氏祖地在距离卓尼数十公里的临潭,李钦作为武人保家卫国、守土有责,也极有可能在第一次石堡城之战中参战并殉国,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将是石堡城就在卓尼境内的最有力的佐证。
八.第二次石堡城之战极为惨烈,影响十分巨大,如果石堡城在青海湟源,那么唐代李白、杜甫、高适等超一流的诗人笔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次的临洮?并将其升华为类似于“阳关”这种概念的意想性极强的地理名称?从唐代大量边塞诗作描述的战争场景来看,包括今日甘肃临潭、卓尼在内的洮河流域无疑是唐与吐蕃战争最为激烈的地区。
九.今甘肃临潭、卓尼在隋代为临洮郡辖地,唐代属陇右道,归洮州临洮郡管辖,749年第二次石堡城之战后,唐王朝重建洮州,可见749年前临潭地区已陷于吐蕃,而卓尼及岷县尚在唐王朝控制之下,那么卓尼就一定处于双方激烈交锋的第一线,石堡城位于两军反复争夺的卓尼地区可以满足时空逻辑关系。
鉴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石堡城应处于今甘肃卓尼地区更加符合历史逻辑,不管你信与不信,反正我们说服了自己。
日期:2017-10-31 00:15:34
有人给我们指出唐代诗人笔下的临洮确有实指的时候,并不完全就是虚指,而我们在前文中说唐代没有以临洮命名的行政区域,这是个问题,有问题问老师,身边没老师就翻书问度娘,还真的是我们错了,错在这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洮州、旭州为临洮郡,唐初恢复州制,改临洮郡为洮州,天宝元年(742年)再改洮州为临洮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州制,改临洮郡为洮州,治所在今临潭县。
是不是看的你眼花缭乱,变、变、变,即使七十二变也就一句话,742年—758年,唐代确实存在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潭,而前文我们说唐代没有以临洮命名的行政区域,这是我们的错误。
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临洮一定是指洮河中上游地区,大致范围应包括今甘肃临潭、卓尼、岷县及今日临洮,这个不会有错。
这个区域至今仍然生活着为数不少的藏族人民,从血缘上讲他们是吐蕃人的后代,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洮河河谷是当年吐蕃人向东拓展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石堡城之战在这里发生极有可能。
大唐天宝六年(747年),王忠嗣挨整遭贬,哥舒翰继任陇右节使,但并没有立即向石堡城发起进攻,因为哥舒翰也是在战场上的死人堆里滚出来的,他知道什么叫战争,战争一定不是皇家苑林里的狩猎游戏,也绝不是头脑发热抄起板砖就狂拍的街头群架,战争需要谨慎细致的谋划,更需要视死如归的执行。
哥舒翰知道,吐蕃人不是吃素的,百年来的唐蕃战争早就告诉每一位大唐的军事统帅,必须要尊重你的对手,必须要谨慎对待你的对手,即使你是战神也必须如此,否则,等待你的一定是身败名裂的失败乃至殉国身亡。
一代战神薛仁贵就是这样失败的,670年大非川之败让“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唐初名将薛仁贵几乎断送一世英名,由此看出,吐蕃人在军事上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的粗鲁与简单,更不会不堪一击。
基于以上原因,哥舒翰在耐心等待战机,并不十分懂得军事的唐玄宗心里那个着急啊,夜夜挠墙,就是不见哥舒翰实质性的进攻,这三年很难熬,不容易,日思夜想,心心念念。
三年间哥舒翰在干嘛,第一必然是熟悉岗位,突然成了陇右地区一把手,熟悉岗位熟悉工作是当然的,第二那一定是练兵,整饬军务,没有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收复石堡城那不是在做梦嘛!第三肯定是和吐蕃人不停的战斗不停的干,因为不由你,你不干他还干呢,你想消停休息娱乐几天,吐蕃人就来抢劫,抢你牛羊,抢你人口,烧你房屋,毁你军寨。
还有一样更令人气愤,吐蕃人把抢不走的庄稼全部给你糟蹋了,饿死你大唐,具体怎么糟蹋的你好好想象,反正这个特别令人气愤,因为谁种庄稼都不容易,种过地的都知道。必须要教训,一定要教训,还不能失手,务必要成功,如果教训人家没有成功让人家一顿猛揍,没地搁脸。
经过精心设计与布置,口袋已经张好,再来点诱饵,就等你来。吐蕃人来了,还以为和以前一样来的快活、走的潇洒,挥一挥衣袖作别大唐的云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