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极河山集:千秋万代功与名之浴血陇右》
第10节作者:
秦阳草堂 震惊我的是一根笛子,在内地笛子都是竹子做的,看习惯了,那根笛子颜色不一样,也比较细比较短,所以问讲解员,她职业性的说这是不满16岁少女的腿骨做的,听到在这个我心里震颤了好几下。
这些东西存在的另一面是佛教几乎渗透到了青藏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真有佛祖,我不知道释迦牟尼是否看到过那个碗、那根笛,所谓的六道轮回到底谁下地狱?
西藏在和平解放前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实事求是的说看完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的介绍,除了震惊、恐惧以外还有恶心和呕吐的感觉,因为农奴的主人可以随意找个借口剜了你的眼睛或膝盖,可以随意刴去你的双手或者双脚,可以用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让你生不如死。
比封建农奴制更加黑暗的是奴隶制,吐蕃政权崩盘以前实行的是奴隶制,之所以崩盘,本质上讲就是奴隶制太落后太黑暗,相对进步一点的封建农奴制的萌芽和发展最终导致了实行奴隶制的吐蕃政权的全面崩溃,这是后来的事,776年,吐蕃王朝还是奴隶制。
阎朝没有经历过奴隶制,但他一定听说过,而且他知道吐蕃人对本族的奴隶尚且如此残酷,更别提落在他们手里的其他民族的人了,基于这点常识性判断,他提出了三个投降的条件。
作为胜利者焦急等待受降的吐蕃人答应了阎朝的要求,作为胜利者已经占领了敦煌的吐蕃人欺骗了阎朝,敦煌的苦难由此开始。
直至23年后公元799年3月11日一个孩子的诞生,一切才有了希望,这是不是宿命,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叫张议潮。
日期:2017-11-07 08:10:22
和其他很多历史问题一样,有关敦煌沦陷的具体时间有很多说法,有787年说,有786年说,有781年说,有776年说,我们从776年陷落之说,原因需要解释和说明一下。
敦煌军民对吐蕃军队的抵抗大约持续了十年或十一年之久,这个历史事实学界是公认的,也有很多史料支撑,基本没有异议。
如果按此推算,假设吐蕃于787年占领敦煌,那么应是在777年前后才开始进攻敦煌,而最晚至766年河西地区的凉州、甘州、肃州、瓜州都已沦陷,吐蕃军队于十年后的777年开始攻击敦煌,这于当时的河西军事形势不符,一块即将到嘴的肥肉,没人愿意等十年再吃。
根据当时战争态势和进程分析,最大的可能是吐蕃军队以风卷残云之势相继占领除敦煌以外河西各州后,于766年立即包围并组织进攻敦煌,使其不得有喘息之机会,这是符合情理的,如果十年之内不对敦煌发起进攻,对于吐蕃军队来说没有充分的理由,难道是为了让敦煌做好可以抵抗十年左右的战备后再进攻吗?显然与常理不符。
因为以上缘故,我们认为776年敦煌陷落相对接近历史的真实,但仅仅是可能,不能保证绝对正确。
上节讲到吐蕃王国在当时仍然是奴隶制社会,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就是可以说话的牲口,但你没有随意说话的权力和自由,你没有可以根据饭量吃饱肚子的权力和自由,你没有拒绝长时间艰苦劳作以获得休息的权力和自由,你没有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权力和自由,你甚至也没有给自己定价的权力和自由......
奴隶的生活没有诗与远方,只有遥无尽头的苦难,某种意义上讲,为奴之身,不及牲畜,在776年时,中原政权管理和控制下的地区废除奴隶制已逾千年,因此,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陇右地区的陷落从本质上说是历史的倒退,煌煌文明在野蛮的战刀下低下了高贵的头。
根据史料记载,河西沦陷后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人民惨遭吐蕃的蹂躏与摧残,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羸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
断手凿目,弃之而去,按现在的语言表达就是剁了你的双手再剜出你的眼睛,扔到田野里随你死活。
我常常想,这得需要多大的兽性才能让所谓的人对自己的同类施行这样的暴行?胜利者要想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有很多方式方法,至于如此蹂躏和折磨对你构不成任何威胁的老人与妇孺?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个道理古今通用。
敦煌未来的救星张议潮出生在官宦家庭,其父张谦逸官至大唐工部尚书,张氏一门本为沙州豪强首富,按照常理,胜利者占领一个地区以后为了维护其统治,拉拢一批当地豪绅为其服务,也就是培养一批汉奸为其代劳,这种方法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统治模式,然而张氏一门并未进入吐蕃人的名单。
吐蕃人很固执不需要名单,他们认为仅仅依靠战刀就足够了,很多年后的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子孙孙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841年,吐蕃国内发生大规模饥荒,“人饥疫,死者相枕藉”。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郎达磨遇刺身亡,为争夺赞普之位,其国内大规模内乱爆发,吐蕃本部称作“邦金洛”的奴隶平民也乘机起义。
公元847年五月,大唐趁吐蕃内乱一举收复原州(宁夏固原)、石门等六关和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 。
公元848年,已经49岁半生承受吐蕃各种蹂躏各种折磨的张议潮建军起义,号称归义军。
日期:2017-11-08 09:32:48
张议潮在848年领导的归义军起义要比预想的顺利,一方面吐蕃内乱敦煌守备空虚,起义时机掌握的极好,归义军说干就干,没拖泥带水,没走漏风声,另一方面依赖于张议潮家族的人望和几十年来卓有成效的地下工作。
人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确客观存在,关键时刻就发挥作用,比如秦朝末年的项氏家族,依赖很多代人积攒的人望,一呼百应,终究还是实现了“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神秘预言。
张议潮数十年来一心不忘故国大唐,为了实现收复旧土、归于故国的夙愿,他散尽家财,秘密联络各界义士为起义做好了极其充分的准备,因此,举事之时,万众响应,很快击败吐蕃敦煌守军,控制了局面。
控制了局面也仅仅是个开始,因为你仍然是一座孤城,前后左右全是吐蕃的势力范围,疯狂的反扑迟早要来,但无论如何获得光复的敦煌在西北大地上又一次闪耀出希望的光芒。
为了将敦煌光复的消息传递到数千里之外的长安并取得朝廷的支持、配合与援助,张议潮派出了信使,不是一路,是十路,没有人知道哪一路可以顺利到达长安。
和绝大多数人预料的一样,九死一生,十路信使中九路被吐蕃人截杀,只有高僧悟真率领的一支信使队伍在向东北方向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到达天德军驻地天德城(位于包头以西的乌拉特前旗)之后,方才摆脱危险,在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协助下,高僧悟真于公元850年抵达了长安。
这个行程将近2500公里,高僧悟真走了两年,这两年对他和张议潮来说都是九死一生的两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