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的老故事》
第12节

作者: 榴槤n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母亲拗不过父亲,最终还是回山区老家了。
  父亲周末休息时,总是去小姨家要户口本,想把母亲的户口迁到自己老家,家里就可以多分点土地和果树,小姨夫小姨妈多次劝说无效,小姨妈生气了,不知好歹的东西,气死我了,你家的人你领上去,户口本摔在地上,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的户口迁往山区了,小时候我总觉得父亲笨,读书读不过母亲,就母亲回乡而言,也缺乏远见,走了一大圈弯路,后来才明白,父亲只是自私,牺牲了母亲,选择了自己觉得对自己有利的一条路,甚至也牺牲了子女的利益,后来也曾尽力补救,只是对母亲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母亲晚年甚至觉得我们对父亲太好了,按照父亲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应该和他断绝关系才对,谁和父亲来往,谁就是背叛了母亲。我们狠不下心来不理会父亲,我们就成为母亲眼里的叛徒。

  从我记事父亲就常不在家,母亲总是抱怨,我们做子女的年纪小也不明白,每次父亲回到家,母亲总是去做,好吃的,四个荷包蛋,面条或馒头,我们几个孩子大的就去倒热水,拿洗脸毛巾的,拿擦脚毛巾,拿香皂盒的,等父亲吃的时候,就眼巴巴的望着,平时家里养了几只鸡,我们去拣些野草回来剁碎了给鸡吃,下的蛋都给父亲留着,只有节日和生日才可以吃到鸡蛋,父亲每次回家都有四个荷包蛋,我们也懂事的不要着吃。记忆中洁白如玉的荷包蛋是童年最美好的食物,生病过生日时才可以吃到。吃完饭,父亲就会去休息,我们悄悄的看书写作业,不敢出声,怕惊扰了父亲。

  日期:2018-01-14 23:00:16
  父亲睡醒后就会陪我们聊天,会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说自己是他奶奶养大的,是大孙子,所以太太格外疼他,一直到十五岁离开家乡都和太太生活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也都给他,老人真的是疼下一代,隔辈亲嘛。有时自己调皮做错事,爷爷说他几句,太太就不高兴,再后来,因为在临近村里购买了一些土地,干脆就把爷爷和奶奶打发到邻村生活,虽说仅是十里远,见面的机会也少了蛮多。他无拘无束地成长,太太家里对面不远处就是父亲的姥爷家,可太太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堂弟,据说因为太太的堂弟喜欢吃吃喝喝的,又抽大烟又赌博,偌大一份家产很快就败光了。可在父亲眼里,他的外祖父是个爱享受的人,冬天一壶热酒 ,夏天拌点凉面,凉粉,比太太家里吃的好,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喊父亲去,父亲很喜欢自己的外祖父,他自己也喜欢享受,他告诉:“我们家财散尽也有好处,我外祖父家土改时还能划个贫农,你看你爷爷你大爷爷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置办了几十亩土地,幸亏没请人种地,要不就成富农了。现在虽说是中农,当时日子过得没我外祖父家滋润,人生在世,不过就是吃点喝点,短短几十年何必那么辛苦,不值得的。”

  父亲这样说,也这样做,据母亲说,年轻时八块钱一瓶的茅台没少喝,他酒量差,却喜欢和狐朋狗友们在一起对朋友们也很大方,唯独对母亲很小气。记忆中母亲总是抱怨父亲交友不慎,天天吃喝一起,遇事就不帮忙,说父亲单位的劳资科长万叔叔一喝醉就给我们许愿,你们快点长大,叔叔给你们安排个好工作。母亲听了多次后忍无可忍,“那先请万叔叔给我们落个户口。我们一家都是黑户,买高价粮吃。工作的事远着呢。”万叔叔打个哈哈,“这我一人说了不算,你们也是早干啥去了,现在落户口要医院证明的,要证明你确实不能在农村进行劳动,身体有病才可以。”母亲较真地说,“那我去开,开好证明你给帮忙落上。"万叔叔满口答应,母亲四处求人,真就开出来了,说母亲患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那人是父亲的朋友,可怜我家每次都不能排上队,就仗义地让他医院工作的父亲给母亲开了一份假证明。结果自然是希望又落空了,父亲的酒肉朋友又一次欺骗了我们。

  日期:2018-01-14 23:38:10
  每次母亲数落父亲,抱怨父亲毁了她的前途,父亲总是默默无语,一支接一支的抽烟。母亲总是回忆自己在父亲家乡度过的屈辱生活,像奴隶一样的劳作,吃不上穿不上,一条裤子脏了没有换洗的,夏天夜晚可以晾干,冬天就趴在厨房灶台边烤,就这样还被骂,买马去了,买了个驴回来,没揍手,有吃手,意思是不会干活就会吃饭。早上等米下到锅里,我奶奶就出门串门去了,我不解,“为啥要下锅后才出门?”母亲说怕家里的米送给别人,每天做饭的米都是现从柜子里拿到厨房的,看着米下锅才放心走,等吃饭时就要母亲四处寻找,母亲也反抗过。有一年,外祖父不放心母亲,母亲的报平安的信迟迟不见,祖父找来了,,第二天一早做饭,奶奶故作大方,拿出半升米来放到厨房,不等下锅就外出了,母亲故意全部都下进锅里,虽然锅大但米太多了,稀饭变成了干饭,奶奶回家一看,火冒三丈就开始臭骂母亲,母亲反驳,“你天天就给我下锅的米,我咋知道今天你给多了?”奶奶生气,“你就想着你有娘家人撑腰,故意的气我,想跟着你爹一起走,想回娘家就明说。”

  有人告诉外祖父,你家姑娘和婆婆吵起来了,外祖父就去村外转去了,很晚才回来。回来时风平浪静的,大家都默契地不提早上的事。我好奇追问母亲,“那锅里的米怎么办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也着急了。你奶奶挖出来一大盆,又加水才煮熟的。"
  日期:2018-01-14 23:58:21
  外祖父过了几天就走了,临走前劝母亲想办法和父亲商量好,还是从山沟里走出去,家里这个样子没法呆下去。大城市机会更多一些。建议去找小姨妈,不怕没地方吃住。为了不给娘家人添麻烦,母亲还是忍住了没和外族付一起离开。写给父亲的信总是没有回音,母亲也觉得奇怪,过年时父亲要回来了,母亲追问她写得那些信的下落,父亲说一封也没收到,母亲先是寄放在商店,邮递员十天半月的来一趟,送来信件,拿走要发出去的,后来母亲有把心送到十里外的乡政府所在地,亲手交给邮递员,可父亲却说没有见过,她在心理一直有个谜。后来很多年后,大姑父说她一天就知道问为什么,你干脆写个十万个为什么,母亲才明白大姑父和邮递员是同乡,她的信没寄出去过。父亲不愿意让母亲去城市生活,母亲无奈的继续苦难的生活。

  日期:2018-01-15 01:17:07
  母亲早饭是小米饭,家里人都吃得很少,就她吃两大碗。不吃干活就没力气,中午外出干活带点水和炒面,晚上面条清汤寡水的,黑面,她吃两碗也常常半夜饿醒来。奇怪的是家人还是吃得不多。后来她发现,奶奶的馒头饼子做得很勤,三两天就做一次,一次就要做很多。可她从来见不着,有时晚上去堂屋,姑姑叔叔他们就闭紧嘴巴不说话,母亲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吃得那么少。一次和大姑聊天,两人睡一个房间,大姑怪母亲没有生个孩子,耽误了自己哥哥,母亲生气,“你以后还不知道要耽误谁家呢,操心好自己就好,少管我的事!”因为长期劳累母亲营养不良,月经不调,时来时停的,卫生条件差,缝个布袋子里面装点河边的沙子,脏了再换沙子,生孩子也是从河边背点沙子,垫在炕上,污了再换沙子。所以生下来的孩子死亡率极高。母亲在外祖母家里最小,长大是家境好转,哥哥姐姐们都成家或外出工作,没有过这样贫穷的生活,为啥条件差,很快就得了妇科病,缺少换洗的衣裤,身上难免有些异味,自己也不敢去到人多的地方,被大姑嘲讽就激起了内心压抑的怒火,两人吵得越来越激烈,奶奶出面了,她顺着大姑的话又是一顿骂,“买个马可以犁地,买个猪可以吃肉,买个鸡可以下蛋,你呢,就是不下蛋的鸡 我们的香火就要断在你手里,你不如上次跟着你爹回娘家,可把我们小峰害苦了。当初我们定的是 街上高家的女子,聘礼都下了。你非要跟着来,你不是诚心害我们来了吗?我上辈子造了啥孽,咋摊上你这么个媳妇!”院子里外围满了人,爷爷也在一边帮腔,母亲一时激愤,“你儿子都不在,我生出来是你的啥?你是当儿子养,还是当孙子养?”爷爷语塞,觉得自己说话是过分了,脸上挂不住,就埋怨奶奶火上浇油,还嫌事不大不够丢人,半夜三更的鸡飞狗跳的。奶奶躺在撒泼打滚的叫着冤屈,做婆婆的脸都丢尽了,居然不舍得打骂儿媳妇,教训我老婆子。院子里的人都劝说着,好半天总算是安静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