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身边发生的灵异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第8节

作者: 隐暗世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9-28 23:03:15
  9、镇魂柩(上)

  在我认识的人里边,大背头可以说是一个另类。
  他既称得上是我的朋友,但是又不太招我的待见。
  认识他是前几年刚进冬的事儿了,有一次我去贵州的仙人洞拜访那里的主持,道观位置不算太偏,又与主持相谈甚欢,所以就盘桓了几日。
  下山的时候,我被秀色山川吸引,在半山的凉亭饱览银山林海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人搓着手,嘎吱窝里夹着一个小皮包,冻的呲着牙搓着手,对我讪讪的笑。
  这人是个中年人,掉了色的金黄大H腰带勒在腰上,肚子坠下来,梳着一个大背头,有点80年代末乡村企业家的形象。
  当时半山腰的凉亭就我们两个人,大背头笑的我奇怪,但又不认识他,过了半会儿,他还是咬着牙凑过来,先是道了声:“兄弟辛苦。”然后又说:“自己是个收货的,这荒山野岭的,见到有一个人就想聊一聊。”
  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

  我就跟大背头闲聊了几句,这一聊我发现,他在道学上的知识非常丰富,堪比专门研究道学的大学教授。
  这么聊也不是个办法,不一会儿我准备下山了,但他不依不饶死皮赖脸的跟在我后边,我又不能赶他,也是有些无语。
  到了山脚下,肚子咕咕一响,他就非要拉着请我吃饭,这种无事献殷勤,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我当然一口回绝,自己钻进小饭馆。
  一碗牛肉粉吃得浑身冒热气,结帐的时候服务员说有人给我买过单了,我这才看到大背头也坐在角落里一边吸溜着牛肉粉,一边对着我嘿嘿的笑。
  我实在是好奇,就坐过去问他到底有什么事儿?
  他就说:“老实讲,我在山脚等你几天了。”
  我一下子就警觉起来,让他长话短说。
  大背头又说:“其实我是个收古董的,听山上的小道士说,你和住持崇安道长很熟,自己知道崇安道长上有个货,缠着道长问过几次,人家都不卖,也不知道崇安道长是真的不想出手,还是嫌弃价钱不合适,听人说我跟他很熟,就想让我做个中介人,给他牵个线,搭个桥,探探口风。”
  我一听就笑了,说人家既然不想卖,你强求什么?
  大背头抹了抹头上的汗说:“我也是没办法,受人所托,买家出了大价钱。”
  我就奚落他道:“你也算是高人,一把铜臭就迷了眼?”
  他马上就笑出声来:“兄弟,您还真是看错了,我还真就是个收古董的。”

  这么一说我就奇怪了,于是问他一个收古董的怎么道学知识这么渊博。
  他就嘿嘿的笑着说:“他家的古董品类,收的特殊,只收法器。”
  我还第一次听说有人干这个行当,于是就细问起来。
  大背头一口把牛肉粉底汤喝了个干净,点了根烟吸起来才道:“大千的画贵吧,但不是孤品,总有个价格。法器就不同了,有些法器灵性特殊,稀缺性太强了,独一无二。所以他这行是一个真正‘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行当。”
  虽然我对他的行当很感兴趣,但确实不想掺和这个事儿,于是就一口回绝了,但是这大背头是属二皮脸的,死命拉着加了我的微信。
  后来回到深圳,我一般也不主动联系他,但是他时不常的会在微信上给我发几张法器的图片,发过来既有让我帮忙鉴赏的意思,又有炫耀的意思。”
  我对大背头一直没什么好脸,时不常的挤兑几句,就这么一来二去,时间久了也算得上是一个朋友。
  今年年初,我在深圳的一个朋友家看到了一个道家法器拷鬼棒,材质是雷击枣木,有些年头了,左侧刻着‘打邪灭巫’,右侧刻着‘行刑拷鬼’,是前几辈传下来的,一看就是个真家伙。
  我这个朋友不知道这种法器的价值,我就估了一个价格,他一听就惊到了,说如果能帮他出手的话给我个抽头。
  我就说水费就免了,我帮你问问,于是就想起了大背头。
  大背头这家伙,平时我给他发微信他都秒回,但这一次我等了他几天,他都没有给我回复,我就有些奇怪了,但是又没有他的手机号码。
  又过了几天,他给我回了信息,内容很简单,“金盆洗手,洗脚上岸。”再问他,就说见面聊。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跟我说他到深圳了,于是我们两个在一个叫月瀛的小馆子碰了头。
  一坐下我就问大背头这段时间去哪儿了?大背头就一直摇着他的脑袋,晃的腮帮子上的肉乱颤。
  直到两杯古岭神下肚,长出了一口气才说,前段时间他一直在贵州,有马探给他消息,说古蔺县有个叫沙溪的古村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村子再往山里走,曾经有一座很大的道观,让他过去碰碰运气。
  刚好那段时间他闲着,于是就带了两个帮手黑子和尾巴,到了古蔺县城,三个人穿上登山靴,套上北脸防风衣,又拿着登山杖,背上小包扮成驴友,打算先进村,探探虚实。
  结果还真就在一个老乡家里,发现了一个很有灵性的法器,是一把帝钟,这器物也叫三清铃,虽然常见,但有灵性的不多,况且这枚三清铃铜料极好,一看就知道没入过土,经常被人把玩的,铜器上泛着一层乌亮泛黄的包浆,看纹饰应该是明朝的。

  这样的法器实属难得,那老乡也不懂,随便一个价格就出了手,这一趟大背头真所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就决定在村里多留几天。
  他借口说是来登山游水,饱览山川的驴友,但是被沙溪万中无一的景观所吸引,所以不想走了,要在村里租个房子,多住几个日,村里人经不起忽悠,大背头又出手阔绰,给的起钱,老乡就热情好客的留他们下来。
  那老乡张罗了一户屋子,屋子狭长,土坯垒的大通铺,稍稍翻修收拾了一下,大背头他们一行三人就住了进去。
  这屋子一看就是个老屋,虽然后来又用水泥加固,但从裸露出来的墙体看,里面的砖都不是现代的红砖,是以前的青砖。
  安顿好住处,大背头带着黑子和尾巴按照原定计划进山里游山玩水,想让村民放松警惕。
  夜晚擦黑的时候,大背头带着两个帮手回到村里,吃过晚饭,他就想把三清铃拿出来把玩一下。
  一拿出来,大背头心里就一惊,三清铃还是三清铃,但是一点灵性都感觉不到,原来乌亮乌亮的包浆也变得淡然无光,完全就是一个入过土的憨货。
  日期:2018-09-28 23:05:49

  9、镇魂柩(下)
  大背头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劫的遇到程咬金”,小贼偷到贼祖宗头上了。
  于是他使了个眼色,就向门口走去,黑子和尾巴是老手,非常机灵,一个马上站到窗边,另一个手就挡在电灯开关上。
  这意思是一有异样,先关灯拔蜡,再从窗户出去。
  但是大背头从门口走了一圈就“嗤”了一声,表示安全,黑子和尾巴也回到桌子边坐下。
  原来大背头这个行当经常走夜路,怕遇到鬼。彼此之间就发明了一套眼神和手势,用来传递信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