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
第36节

作者: 皇侠圣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道光三年,广东省吴家庄,有一名叫秋霖,妻胡氏,膝下唯独二女,但无半子,长女名慧禅,次女名悟禅,姊妹二人清新脱俗,惹人喜爱,且自小聪明过人,又慧根深种,颇受邻里的赞赏,吴家生活全靠经营杂货维生,家庭尚属小康,无忧无虑,和乐度日,羡煞多少街坊邻居。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秋霖在冬至过后第二天身染风寒,一病不起,辗转床第,痛苦莫名,虽在外表看起来是小病,按常理,些许风寒,几副药帖当可痊愈,那知考倒了整个县城里的大夫,甚至于邻县有名的医生也为之束手无策,就是找不出病因,药石全然罔效,将整个杂货店的资金全部变卖,投入医疗费上,也不能挽回秋霖之病,拖延了三个月,家产没了,人也跟着去了。使之原本和乐幸福的家庭,不到半载变成家贫如洗,哀伤可怜的家,真使人闻之鼻酸,母女剎那间无依无靠,令人同情。

  自从吴秋霖别世后,二姊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此时吴家可说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陷于极端困境,三餐难以继日,唯靠邻里多多少少的济助,母胡氏只能唉声叹气,呼唤苍天为何留我不中用的老人?如何过得下去?不如与夫君同赴黄泉,一了百了,此刻想寻短见,为长女慧禅所见,跪地求母,即使是生活再困苦,也不可造次,免得姊妹二人遗憾终身。俗云:「蝼蚁尚知偷生,况乎人也?」女儿恳求娘说,坚强的活下去,如果不能答应,女儿不孝,将长跪不起,是时见女儿一片孝心,扶起她,母女抱头痛哭,真是一场悲惨的画面,更不由得洒上同情的泪水。

  慧禅与悟禅二人商议,虽然父亲离我们而去,姊妹二人应该负起责任,担当家计,使母亲无后顾之忧,因而二人与母商讨,是否能到邻家庄去帮佣?悟禅年纪较小,由她来料理家务及侍候妳老人家,我年纪稍长,世面也较灵光,由我到外赚些纹银贴补家用,如有机会,悟禅也可帮助邻居打零工,赚些零用,那么家计生活一定可渐渐改善。胡氏闻后,尚表同意,只不过有些不忍心,由女儿俩人挑此重担,只是唯唯诺诺答应,其实满腔泪水暗流肚里,呜咽不语。此刻二姊妹见母亲点头后,欣喜若狂,奔野出去,各自做事去了。

  自从慧禅、悟禅二姊妹工作有了着落,都尽心尽力的来维持这破碎的家,不到半载,在刻苦克难的情形下,生活已有显著的改善,这时邻里也因母女这种坚度难关的精神,至感敬佩!姊妹二人也不因为家境改善而疏松下来,更藉此机会磨练自己,学女红,攻书诗,研道义,不眠不休,津津乐道。
  慧禅、悟禅二姊妹从此竞竞业业,攻读诗书,并习织绣,不敢懈怠。几年后,姊妹两人之书画及绣工闻名省城内外,引来不少嗜好此道之文人秀士到书斋,观赏者均叹为观止,真正是神来之笔,甚至绣工,因此「铭心斋」之书舫名传一时,也因而给二姊妹带来了不少之财富,收入颇丰,也因此一家人之生活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胡氏心慰不已,以两位姊妹为荣,二姊妹由此也暂时放下心中一担重责,也不因为有些许之成就而自负,更加努力迈往前程。

  在书斋成立第三年春天,来了一位名叫蓝河道之秀士,对于慧禅、悟禅二姊妹之书画特别喜好,特地由邻县远道迁居而来,每日必至书舫观赏字画,流连终日,不舍离去。俗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也因而与慧、悟二禅姊妹相当熟识,如同兄妹一般相处,然而日久生情,河道对大姊早已有情在心,只不过深埋心底,不敢表明。慧根甚深之大姊早已感触到这种情愫,但慧禅己身之宏愿不在于此,故尽管落花有意,但流水却无情,不把他放在心上,将他淡处于九宵云外。痴心男儿世世有,河道总是不死心,日夜缠恋眷情,但是二姊妹还是攻于已奠的基业,不理不睬,后来二姊妹不愿使河道有不良的影响,明白的告知,免得耽误蓝生前程,一味的死缠,忘了自己的功名,但是蓝河道真是一位痴心汉,虽知无望,还是眷恋不已。

  经过多年惨淡经营,二姊妹之财富已接近城内富豪,二人也不因赀财过人而贪图享受,商议将此赚来之财富,建造寺庙供人膜拜,以挽世人迷昧之心,藉以代天宣化,挽救颓迷世道。商决已定,禀知老母,胡氏也颇赞同,鼓励二姊妹即刻行善,莫再迟疑,速速就绪,觅寻良地,即刻动工兴建,二姊妹遵照母训,即刻办理筹划真正的大基业。在此兴工之前,地方上甚多之人风风雨雨谈及二姊妹之痴呆,不用此富有之钱财享受,把它投入这么大的虚耗上,但慧禅、悟禅二人也不因此动摇己身心志,更加坚定信心,不完成绝不罢休。

  慧禅、悟禅二姊妹一心一意将多年来所积蓄的钱财,欲建座较象样寺庙,即刻到处延请县内县外有名地理师,堪舆建庙良地,不出个把月已成定案,即刻破土动工,聘请有名师傅开始兴建,在此期间慧、悟二禅姊妹也不敢怠懈,终日奔波于工地上监督,工人不敢马虎,话说,此座庙之建地有三十亩大,座落形式庄严肃穆,在筹建的模型上可见其一般,在二姊妹苦心努力之下及本身财源上,只能盖建前堂,但二人协商后,要嘛!一气呵成,不要拖延,坚定心志,边盖边筹,姊妹二人分头进行,大姊支撑画坊生意,小妹每日一大早出门筹募,挨家挨户,备极辛劳。这座庙堂就在二姊妹筹筹建建下,费了二年又二个月,终于落成了。

  在庙宇完工后,二姊妹请当地名师定名为「普门寺」,并以慧、悟二字为首,定寺门之对联,以示世人能知筹建之源来。二姊妹将年岁已大之老母接往寺中厢房住下,二人也当该寺住持,在佛门下剃度为尼,并择是年丙辛日启建四十九天安座法会,在此法会期间,邻近省城前来参赞者不绝,主要目的还是要瞻睹二姊妹之风采,以区区二女子为何有这么大的能耐,盖出这么大的「普门寺」,同时在法会期间,上天诸圣佛亦为二姊妹所感,降临法坛普施慧光,使之安座大典,光芒照射斗牛。

  自此之后,慧禅、悟禅及母亲三人在「普门寺」清修,不在话下。说也奇怪,母女三人在同一日晚上梦见观音大士向她们招手,在第二天早上,母女三人均在寺蒲毡上禅定后圆寂,是时,母胡氏年一零一岁,慧禅八十六,悟禅八十四。分别由天兵引至玉阶前受封炼度:母胡氏受封为观音菩萨,炼度三年上任,慧禅受封为注生娘娘,炼度四年上任;悟禅受封为天上圣母,炼度四年上任,自上任后普渡苍生。

  圣示:
  一、为人处世当效法慧禅、悟禅二姊妹之精神,虽父亲早逝,孤苦无依,不怨天,不尤人,不叹亲之不在,坚定己心,奋发向上,且不忝父母之所生,造就莫大之功德,永垂不朽。
  二、希世人能仿效二姊妹之毅力,惟善是从,不管多大的困难,决定完成的事项,绝不轻易放弃,不完成决不罢休。
  三、盼世人能学习慧、悟二姊妹之美德,父虽不在,孝心常留母亲怀里,使在生之母亲能安渡晚年。又现今之女子能如此二姊妹者有几人呢?非但怪起双亲,甚至于不能自爱而堕落,更有不顾老母而去者,是故,此则事例值得现今之妇女多加揣研,又值得现今之男儿敬佩!现今之男儿又有几个能有如此之成就呢?也将使现今之男儿愧。

  四、由此则事例可引伸意会,善行之所为,无男女老少之分,惟心念至善,意向坚定必可成之、完之。
  五、欲造就功德,亦非需有形之大造就方始为数,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累之积之亦是为数,故希世人能确知,虽不须如慧、悟二姊妹之偌大功德,只要世人能从己身周围生活中时时惕励自己,刻刻勉励自己,不违心,不昧理,功绩将与之同焉。
  《处世真诠》第八回 处世箴要
  第一节:「明心」
  心乃是世人处世之根,往往因为不能常照此心,故而黯昧,而不得其中之奥也。世人处世并无所谓之真正诀窍,只不过不知把持此项之要点而已。一人能明己心,其性必明,世上之人与物无不可洞悉者也,因而无不可处解者也。故盼世人闲来之时,多照明己心,即可处世从容矣!遇有难处之事,因能明心,可待以宽。又因难处之人,能明心而待之以厚,则必能迎刃而解,处世又有何难之有?又如能明心处世,必能常自行求得其错处,耐得其要处,就无难处矣。

  第二节:「诚挚」
  处世之错处,大多在于矫伪欺诈而来,大多数之人也因处处加以提防,多少也加上不实之成分,你虚我假,处世就觉得难矣,也就是因为不能诚己之心,开诚布公,诚挚相处,所以就有不能兼容之处,故盼世人能诚挚就必能明矣,人必能明于事,则就是最难缠之事物,也将必为诚挚所破矣。俗云:「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即是最好的说明,也望世人不管对小事也好,大事也好,诚必当其先,把每一小事,取诚当大事来办;每当一大事,取诚把它当作小事来处理,必定妥妥当当,不会有所差错,也因而不会后悔。

  第三节:「能耐」
  处世之叹,在于难平,难平出自不耐,不耐则烦心烦事,也因为不能耐,完成不了什么事业,故处世当须能耐得住,否则也将必因而有所差错,也必因而造业,也因为不能耐,导致自己处世迂滞、琐碎、反复,也因为不能耐,处世计较,处世相攻,产生处世之暗礁,自身不能破,产生了蹩脚不能前进,大叹处世不易。故此,希世人耐得住自己,以能容乃大之原则去处世待人,必将高人一等。

  《处世真诠》第九回 处世杂言
  一、强不知以为知,乃处世之大忌,不讨好,惹人嫌,大愚也。
  二、凡处世宜以精勤为先,极当理会,处世当必安妥,然后逍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