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理论都是对历史及现状的经验总结与认识,都要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它只能说明和反映过去,并不意味着同样适用于现在与将来,它对未来有多少借鉴价值与指导意义取决于将来的状况与历史事实的关联程度。因而,当我们从过去的理论中无法得到答案或指导来解决现在问题时,就应当果断地冲出这种束缚去探求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现时问题。因为,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而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意识不能反映和说明这种变化,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着理论。理论的科学性与深刻性有赖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们的认识能力,理论的高度与其指导实践的范围成正比。应当让实践对理论进行不断地检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理论,而不能本末倒置地要求实践去符合、去适应理论,理论对现在和将来的实践只有借鉴价值与指导意义,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
衡量一种理论正确与否应当以它是否能合理地解释它所研究的对象,能否在其理论覆盖范围内有效地指导实践,而不在于它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权威形式,或者是否有充足的论据。理论(论点)当然需要论据的支持,它是验证论点能否成立的科学形式和必要手段,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少)。但是,论据本身也需要别的论据来证明(论据也是一种论点,是一种已被大众认可、接受的论点),如果流于形式,难免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嫌。特别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观性太强),其论据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有待商榷。
其实,论据已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因各人的天赋、学识、经验、境界而异。论据常常容易引起误解:要么以为它只适用于某一领域、某些具体事物;要么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忽略了通过这些形式所要表达的真理。真理是统一的,不过在具体事物上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不是靠教条的灌输,只能凭个人的领悟,要领悟就必须不断地观察、思索,思索过程所成长的果实植根于各人的天赋、学识、经验与思想境界。
对于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而言,总纲的正确并不能说明其每个细节都是无误的;同理,总纲的错误也并不等于其每个细节都是不正确的,理论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对实践的指导性。真理都是在探索“为什么”中诞生,总是越辩越明,理论的价值不取决于作者的意愿,更不取决于少数所谓权威的论断,它只能由社会与历史来证明。
最优秀的理论(反映人类思维最高水平的巅峰之作)宛如浩瀚的大海,人们每次置身其中都会有新的启迪、新的发现……一般著作与之相比,犹若群星黯然失色地隐没于太阳的光芒中……
世界万物按照人类的认识结果可分为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对于已知事物的认识程度随着认识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逐步趋于客观理性;未知事物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地进入人类的认识视野。
人类思维的三大特性
人类在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三个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即思维的经验性、思维的惯性和思维的单向性。这些思维特性从主观上不自觉地影响、制约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这种影响因个人的天赋、经历和修养的差别而不同。
思维的经验性: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种不断以旧经验理解新经验、根据已有经验作出新推断的思维过程(在无任何经验之前依据本能)。这种过程决定了人类的思维、认识离不开经验,人类的思维内容必然要以自身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依据,而不可能产生与其经验无关的新内容。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受已有经验多少、深浅的影响和制约。
经验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见、所闻及所感积累而成的主观概念体系。经验有三种类型: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衍生经验。直接经验指人们能够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体验(实践经验),它主要受个人经历的影响。间接经验指从书本、传媒及与他人交流所获得的概念(理论经验),它主要受个人文化修养的影响。衍生经验指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交汇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推理而获得的结论。它受制于天赋以及对问题的探讨程度、努力程度,是经验发展的最高阶段,一切真理皆属于这种衍生经验。
思维的惯性: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产生一种将其主要特性泛化的倾向。即将事物在主要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推广到事物的其它方面,认为该事物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具有与主要特性相一致、相符合、相统一的特点;将事物的外在表象特征延伸至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把内在本质推广到外在表象,认为本质与表象具有相同的特性;将事物在特定时期所具有的暂时性特点扩展成整个时期都具备的永久性特点。思维的惯性主要受个人经验与文化涵养的影响,经验越少、涵养越低,惯性的影响也就越大。
思维的惯性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种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表现,是人类产生英雄崇拜和宗教迷信的主观内在认识根源。例如:出于善良、美好的愿望,人们常常将怜悯、关爱更多地给予弱小、无助的对象,而忽略了他们身上可能同样潜藏着邪恶;同理,基于厌恶、愤怒的情感,人们往往在谴责邪恶时,而无视其心里同样可能存在着善良的一面……
思维的单向性:人类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从自身所处的利害关系出发,受自身欲望、情感和意志的影响,以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伦理观来衡量事物,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去处理问题,思维内容总是紧紧地围绕着其所关注的事物,倾向于将所发生的现象同目前所关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与该问题对主体利害关系的关联性和重要性成正比。
思维的单向性是造成人们之间误解与冲突的思想根源。这是因为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以不同标准来观察、衡量,其结果必然各不相同,而每一种结果相对应于每个人各自所处的角度、立场及所引用的标准而言,可能又是相对正确的。
思维的单向性是由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决定的,受人们所处的具体利害关系因素的制约,它表明了人类难以完全地从理性上、从客观上全面、公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人类思维发展水平取决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当时社会文化理论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广度与深度,文化理论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前者側重于具体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后者倾向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前者是认识世界的物质工具,强调实践性,后者是认识世界的思想工具,是在前者认识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判断结果,注重指导性。
社会生产力与文化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人类的思维水平也必然随着认识工具的进步而逐步地由浅入深、由单纯到复杂、由片面至全面发展。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思维是自觉的意识活动过程。时代不同,社会现实也就相异,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思想内容也随之变化。随着时代发展,人类所接触、所认识的新事物不断涌现,不断地产生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社会现象与新的社会问题,这些新的社会现实不断地纳入人们的视野,不断更替地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内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旧内容随着它所反映对象的消亡而消失,新内容随着认识对象的发现而产生。
同一时代,由于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思想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了思维发展水平在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同时,各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包括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制度及宗教习俗等),决定了各民族思维内容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封闭式的社会中表现尤其明显,在开放式的社会中,随着经济合作日益紧密、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口流动和迁徙的自由不断扩大,民族间的差异性也在逐渐缩小。
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人由于所处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相同,所面临的社会现实相同,容易形成共同或相近标准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这是因为他们从小生长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通过耳闻目染、文化教育的不断熏陶、积累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思维习惯。即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人民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植根于他们思想中的共同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出发,来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因此,思维定势相同的人对同样问题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点基本相同或接近。
思维定势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影响,它主要取决于所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在所实行的社会制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应性的思想文化。一个国家不同制度下的人民、以及同一民族而不同国家的人民的思维定势的差异说明了这一点:“社会现实决定思维内容,思维内容决定思维定势。
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人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教育程度及个人经历各自不同,造就了个人思维水平与思维内容的不同,思维水平与思维内容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思想和行为的差异。思维的个性特征是指个人从各自固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出发来观察世界、评断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