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之学 受益终身》
第36节

作者: 领路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们总是不愿相信其所见到的具体生动的天才(人们只崇拜已经成名的天才),而对其不可触及的伟人却顶礼膜拜。这是因为现实永远是残缺的,只有想象才是完美的,才能符合各人心中偶像的标准。同时,人类思维的经验性使人们往往以自身的平庸去推测他人的非凡,以自己的不可能去论断别人的可能,这是人类为什么厚古薄今、舍近求远的主要原因之一。

  尊重是对他人应有的权利和能力的承认与肯定。从引起被尊重的最终原因来看,可分为外在物质原因与内在精神原因。前者是指个人因拥有权力、财富和荣誉这些外在的条件因素而导致他人对其的尊重;后者是指个人因其天赋能力、品德修养等内在因素而得到他人的尊重,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思想境界较高的人因其对世界的认识而平等地尊重所有的人,不因对方的贫富贵贱而有所区别。

  不加分析而对持不同意见者的盲目排斥、压制,只能证明此人的狭隘自私、胆怯无能,真正的强者不仅能从对手身上看到自己的弱点,而且能从对手身上学到自己所缺乏的知识经验,在与对手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最终战胜对手。对手的强大与睿智程度正是证明自己价值的筹码,只有在与强大对手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能力与品格,只有战胜强大的对手才能展现出自己的崇高与非凡。

  人们不必渴求理解与尊重,唯有英雄才能识英雄。如果权力、荣誉、财富不是与其主人的能力、品德、付出相匹配,那它们还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炫耀?!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追捧他的人不过是一群平庸之辈,或只是看中他权力和财富的利用价值,他还会飘飘然吗?如果他不能够认识到这点或者认识到了却依然沉浸在那虚幻的虚荣心的满足之中,那只能说明他本来就不过是这些平庸之辈的一员。真正的天才从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因为他知道自身价值的意义与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而这些并非常人所能认识、理解……

  惧怕孤独是内心虚弱的反映,思想高贵的人从不畏惧孤独,他的孤独正是其超群智慧与独到境界的体现。深刻的洞察力使其能接近真理,他对自然赐于他的天赋而感激、庆幸,为能担当起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而自豪、欣慰。美妙的音乐、壮丽的景色不仅是他的亲密伙伴,也是其灵感的源泉、激情的动力!他可以在与古今中外同类的心灵交流中找到知音,可以在他们人生历程中发现自己的身影。对于那些以异样目光看待他的人们,他可以理解并同情他们,他不屑于生活对他的一切考验,他只忠实于自身的历史使命,快乐因真理的垂青而获得,痛苦因智慧的抚慰而消失……

  天才的理想与凡人的理想(如果他们的目标也被称为理想的话)的主要区别在于:天才能正确地评估自身的价值,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他们的理想是稳定与终极的;凡人总是被环境和欲望所左右,大海将他们推向哪里,他们就在那里漂泊,他们的理想是阶段性的、不稳定的和多样化的,只有在旧的理想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新的理想。凡人之所以纠缠于生活琐事并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还未发现比那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物。

  小人一旦得志便会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这是因为他们所获得的地位和财富主要是依赖机遇和奸诈,而不是依靠才能与品德。天赋才能的不足和学识修养的欠缺致使他们在突如其来的好运面前忘乎所以、自以为是,而不是进行客观冷静的反思与评价,从而形成了地位与才能、财富与品德的巨大反差。
  改变一个人远比利用这个人要困难得多,不必试图去改变一个人已形成的信仰,而应当利用他的信仰将他引导上正确的道路……
  人的意志是对其所追求信念的执著,以及将这种信念付诸实现的不懈努力。意志的产生是建立在对信仰的理解与追求的基础上,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难免要与自身具体现实利益产生矛盾、与自身情感发生冲突,这就需要一种能够抵制欲望的诱惑、能够忍受情感折磨的能力。而大多数人都普遍地受自身欲望、情感的支配、影响,因此,没有必要要求他们、而且他们也难以做出或坚持与自身欲望、情感相对立的行为。

  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类无法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测与完全的控制。许多事物的发展结果都与人们行动时的初衷本意相对立甚至相反,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不仅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更多地受到自身规律的支配与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
  例如: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初衷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但急功近利、盲目地开发利用结果却使人类为自身不负责的行为付出代价。又如:在专制制度下,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而实行愚民政策,其本意是更安稳、更长久地独享自身的既得利益,却不料这种思想禁锢的结果在扼杀人们认识能力的同时,也窒息了人们的创造力,阻碍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发展,最终结局不是被内部篡权者所利用而被取代,就是被外部强大势力所消灭。从形式上和短期效果而言,这些方法似乎有利于延长其统治利益,而实际上却加速了专制王朝的崩溃、灭亡。愿望代替不了现实,意志改变不了规律。因此,不尊重客观实际、无视客观真理,仅凭自己主观欲望和意志行事的结果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偏见就是以自我的信仰、价值观及经验去揣度他人,受个体自身利害关系的束缚来认识事物。理解就是消除这种偏见,超越自我思想观念的局限,摆脱自身利害关系的制约,从被认识对象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对象本身的规律来分析问题。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越高、抱负越大、学识越博,他所包容的东西就越多,所能理解的事物也就越广泛、越深远。

  偏见由于受到自身情感与利益的困扰,因而无法客观理智地认识事物,也就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与真理,最终不得不吞食自己所种的苦果。偏见容易导致对与其利益相背离事物的排斥,不利于从对立事物身上学习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经验知识,从而限制、影响了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这种自我封闭的结果必然致使其在激烈竞争中遭到淘汰。能让对手永远臣服的条件只有一条:始终具有比对手更高的智慧与更强大的实力。

  人际关系中,一个人如果总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必然要陷入误解、冲突和自寻烦恼的境地。因为,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并根据各自这种认识得出“理所当然”的结果,而不论这种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应当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客观理智地来分析问题,找出矛盾的焦点与差别,针对这些要点与本质进行处理。

  人总是计较着自己的付出,总是惦念着他人的回报,这种回报必须达到甚至超过他的期望值,人才会觉得平衡。心态失衡问题是因为人们认为其所得到的应当与其所付出的相当甚至比之更多,认为事情应当这样而结果却存在较大反差。导致这种心理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不能正确、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世界,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理解世界、衡量世界、要求世界,其结果自然要被不满、嫉妒和仇恨所充斥,最终不是被自身愤怒的烈火所焚毁,就是被自身的悲哀所窒息……理解与宽容是基于对事物发展有着较全面深刻的正确认识,是基于对客观实际的尊重和承认。

  后悔就是当初没有选择现在认为更好的选择。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在不断地后悔,它常常因利令智昏、感情冲动、品行不良所致,它需要智慧、经验与品德来消除。拥有坚定信仰的人是不会后悔的,在他作出重大决定之前已经深思熟虑,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结果已经了然于心,并坦然地去面对命运的安排。
  如果一个人行善的目的只是出于对自己做错事的弥补(害怕受到现世、来世的惩罚或想挣脱心灵煎熬的痛苦)而不是发自对人生的真正领悟,那么,他所做的这一切对其自身而言都是徒劳无益的(其灵魂照旧无法得到赎救)。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总是被欲望、名利、不满、仇恨和悲伤充斥着,怎能从中提炼出一个高尚的灵魂。
  人生就象一场赌博,用信念、才能与生命作赌注,只要在下注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结果留给机遇、命运去裁决,也就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了……既然踏出的足迹已无法收回,又何必为此劳心伤神,更重要的应当是在下次(如果有下次的话)迈步之前先想好后果。况且,人在冥冥之中都被神牵引着,无论人们如何改变路径,最终都要走向命中注定的结局。

  在人际关系中(或国际关系中),人们之所以上当受骗的原因是:要么缺乏足够的、必要的知识经验,使之无法对种种诱惑进行客观理性的剖析、判断;要么因利欲熏心、急功近利的欲望而使头脑失去了其在冷静时才具有的辨别、判断能力。这种激情、冒险随着利诱价码的逐步加大而不断上升。对于前一种原因,只要能提高文化修养、增加经验积累就可以避免;后一种原因则更需要人们具有一定水平的道德涵养和自知之明,以及豁达的人生观、平和的心态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