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第16节

作者: 折冲万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05 21:00:19
  二、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闰八月十五日,渤海王大武艺去世,谥号武王,其子大钦茂继位,是为渤海文王。大钦茂在位达五十六年之久,统治期间,大兴文治,并彻底屏弃了其父对外扩张的政策。受大钦茂重视文治的影响,渤海国势蒸蒸日上,对内地先进文化的吸收,也达至高峰。大钦茂模仿唐朝典章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等建制,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至于文化思想,如:儒学、佛学、文学、艺术、建筑等,也全面效仿唐朝。其中,儒家思想更是在渤海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不但,渤海相府所属六部,皆按儒家思想,命名为忠、仁、义、礼、智、信。社会各阶层也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根本指导。其中,尤以渤海国的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的例子最为典型。渤海国特设胄子监,专以儒学教育贵族子弟,将他们培养成为封建士大夫。此外,渤海国多次遣派留学生至长安,习识唐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待这些留学生回国,又促进了渤海国的文风盛行。

  其实,早在隋唐交替之际,粟末靺鞨便因与边境汉人来往,而深深沾染了内地风俗。故而,《隋书》才会有迁居边地的粟末靺鞨,“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的记载。再至,渤海国积极奉行唐化政策,又导致了整个渤海民族的集体汉化。史载,许多渤海人都能用汉字吟诗作赋。如裴项、裴谬父子,王孝廉,杨泰师等人都以诗名著称于世。渤海人还到唐朝参加科举,乌照度、乌光瓒等名士,凭借深厚的儒学造诣,竟在唐朝科举中,一举高中进士。根据学者考证,渤海国内存在三种语言,汉语、渤海语(靺鞨语,即后世的女真语)、高句丽语,其中,汉语被渤海国定为官方语言。又经对渤海王大钦茂之女,渤海贞惠公主墓、贞孝公主墓的考古挖掘,以及学者对渤海文字瓦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达成共识,汉字也是渤海国的唯一官方文字。贞惠公主墓碑上的碑文,全部是“汉字阴刻,楷书真字”,与当时的唐朝金石文字,如出一辙。而贞孝公主墓壁画中的武士、侍卫、乐伎、侍从、内侍五类人物,形象、服饰也皆同唐人。渤海国汉化之深,由此可见一斑。随着,渤海国的全面汉化,渤海国同唐朝的民族差异,也逐渐消失。同时,唐人对渤海人的民族认同,则在大幅提高。唐穆宗就曾言,渤海国“与华夏同风”。而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在其律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中,也如此写道:“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温庭钧的廖廖数语点明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明,已经高度渗透、融入到渤海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渤海王大钦茂的鼎力文治下,渤海国政治稳定、经济富足、文化兴盛、军事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可就在渤海国进入到全盛期时,渤海国所效忠的唐朝,却突遭空前浩劫。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于范阳起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公然发动叛乱。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在与突厥、契丹、奚的长年作战中,安禄山麾下兵马,已是唐朝最为精悍的军队。反观驻防内地的唐军,不仅数量不足,兵源素质也差,平时养尊处优,毫无战备,等到打起仗来,当然是不堪一击。叛乱爆发后,很短时间内,叛军便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的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同年十二月,叛军攻陷洛阳,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叛军再破潼关,攻占长安。唐玄宗狼狈地逃往蜀中避难,唐朝已至濒临危亡的边缘。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调动举国力量,全力平叛。包括:远至驻守西域的唐军精锐,俱都为朝廷召回。不仅如此,各羁縻州府的地方部队,也被唐朝征发调用。史载,毗沙都督兼于阗国王尉迟胜,“身率兵五千赴难”。龟兹王族白孝德,亦随安西大都护府长史李栖筠的七千精锐,入关勤王。然而,当大唐天子号令天下勤王时,作为唐朝河北道忽汗州的渤海国,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渤海国不尊朝廷诏令,于朝廷和叛军之间保持中立。

  需要说明,安禄山兼任平卢军节度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他本人是有权征调渤海国及其它诸胡的军队。再者,唐代河北因诸胡迁入,民族构成已呈半胡化。又因“禄山专制河朔以来七年余,蕴蓄奸谋,潜行恩惠,东至靺鞨,北及匈奴,其中契丹,委任尤重”。这使得安禄山麾下兵马,有着众多胡人兵将。史载,安禄山所信任的将领,就多为胡人。如:史思明乃内迁营州的突厥人,孙孝哲是契丹人,王俊武出自契丹怒皆部,李宝臣系范阳内属奚,张孝忠本内附唐朝的奚族乙失活部人,李怀仙则为内迁营州的契丹人。安禄山军中的胡人兵士,则由两部分构成,内附河北的杂胡,和安禄山从突厥、两蕃(契丹、奚)中俘虏或招募而来的诸胡。至于,安禄山最为倚重的精锐亲兵八千“曳落河”,则由奚、契丹和同罗(突厥一支)族兵士构成。然而,安禄山的军队中,胡族兵将众多,却从未出现过渤海人的身影。这是因为,经过全面的汉化改革,渤海国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可以有效管控本国的百姓和军队。所以,才不至出现突厥、两蕃那样,大批部众投奔安禄山的情况。

  安禄山叛变后,平卢镇的数万官兵没有参加叛乱,而是,选择继续效忠大唐。所以,原本拥兵近二十万的安禄山,只起兵十五万造反。唐朝命刘正臣为新任平卢节度使,兼四府经略使。刘正臣派经略判官张元涧赴渤海国,命渤海王起兵四万助唐平叛,可渤海王大钦茂予以了拒绝。而后,唐朝又派将军王进义赴渤海国,以朝廷的名义敕令大钦茂起兵助唐,大钦茂“且留进义,遣使详问”,并再度拒绝。渤海国何敢公然拒绝唐朝的调遣,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唐朝对渤海国的羁縻统治太过宽松,只派长史驻于渤海国内,仅能起到监督作用。一旦出现尾大不掉,不听调令的情况,唐朝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其二、唐朝原本在河朔地区部署重兵,专以威慑、镇抚东北地区的诸羁縻州府。但在此刻,除了平卢镇,都成了叛军。缺少了有效的军事威慑,也让渤海国有了抗命不遵的底气。而且,朝廷同渤海国的直接联系,也被叛军阻断。渤海国更不能像于阗、龟兹那样乖乖奉命出兵了。其三、此前,渤海国同唐朝的交往中,双方政治及军事的隶属关系较为薄弱。不同于西域诸国和契丹、奚两番,要么被征服,要么被打服。渤海国是为了经济利益,才主动归附唐朝得。所以,即便中原易主,渤海国也不会在意,因为,跟谁混,都可以。但在朝廷与叛军分出胜负前,渤海国是不会贸然卷入得,只会保持中立。据《续日本纪》记载,渤海国使臣王新福访日时,曾言:“李家太上皇、少帝并崩,广平王摄政。年谷不登,人民相食。史家朝议,称圣武皇帝。性有仁恕,人物多附。兵锋甚强,无敢当者。邓州、襄阳已属史家,李家独有苏州。朝聘之路,固未易通”。渤海使臣公然直呼唐朝为李家,并将大唐天子与叛首史朝议并称。一番言语,尽显渤海国对唐朝的无情和冷漠,却也深刻地表明了立场,时局尚不明朗时,绝不选边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