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
第12节作者:
史书一册 但拉美西斯所建筑的神庙实在太伟大了,没有人愿意就此失去这人类文明史上凤毛麟角的建筑精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抢救活动。多国专家实地考察之后,瑞典人提出了一种切割重组的方案。于是,人们在神庙四周修起临时水坝拦住河水,将神庙切成一千多块,编上序号,逐一搬到新址,拼装起来。为了恢复神庙原貌,运来200多万立方米的岩石在神庙顶上垒起了人工山丘。整个过程历时5年,50多个国家共同努力,花费四千多万多美元(感谢美国人,主要是他们花的)。为了搬迁,发明了几项新的工程技术。这所有工作中最为困难的,还是再现那神妙的日出奇景。人们几乎做到了,可还是比原先的日期晚了一天。如果你想去参观,请记住,现在的日期已经是2月22日和10月22日了。
就在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旁边,有一座以同样方式被抢救出来的神庙,被称作哈索尓神庙,或小阿布·辛拜勒神庙。它有一个动人的别称——人类历史上最盛大的情人礼物。
正如前文所说,拉美西斯二世皇后众多、姬妾成群,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却是一个无比专情的人。他的心只属于一个人,妮菲尓塔莉。妮菲尓塔莉13岁就嫁给了拉美西斯,成为他的第一任皇后,其时,拉美西斯尚未登位。拉美西斯对她如此宠爱,以至于一接过法老的权杖,就迫不及待地给妮菲尓塔莉戴上皇冠,让自己的爱人与自己共同执掌庞大的埃及帝国。
共同执政是古埃及一个很有趣的传统,经常出现父子共同执政的情况,在哈特谢普苏特之后,还出现了几个夫妻共同执政的例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一千多年后先后与丈夫和儿子共同执政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了。这种共同执政的情况说明在古埃及,法老并没有过于强烈的权力欲,才不会因为争权导致一家人反目成仇。尽管埃及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它绝不是一个集权国家,没有太过残酷的政治斗争。埃及古王朝那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方式,还在影响着后面的人们。
众多文献都记述了妮菲尓塔莉的绝世美貌,她不仅征服了拉美西斯,还几乎征服了皇宫的所有人。“跟她有关的任何事都令人愉悦;无论她想要什么美好的事物,都会有人马上替她做到;她说的每一个字,听起来都那么悦耳。” 这是人们对她的描述。
宗教仪式上,政事活动中,时常可见她依偎在拉美西斯的怀中。是她,使拉美西斯成了一位诗人。“每天的太阳因你而升起”,便是这位传奇法老为她所作的传奇诗句。她拥有独立的权力,与拉美西斯共同执政了20多年,直至死去。
她死了,拉美西斯又独活了42年。拉美西斯是痛苦的,为了纪念这位令他刻骨铭心的王后,他在自己的得意之作阿布·辛拜勒神庙旁边,修建起了哈索尓神庙。墙壁上面,刻着那段著名的千古情话:
我的爱是唯一的
没有人能和她相提并论
她是最美丽的女子
仅仅从我身边经过
她就偷走了我的心
有人说:想去埃及,只为这一句。深以为然。
在古埃及无限沧桑的历史上,他们的爱情故事,恰是那最温柔婉转、浪漫动人的一刻。
公元前1213年,拉美西斯去世。尽管他频繁征战,大兴土木,但对国家的治理仍然井井有条。他死后,他的遗体从比·拉美西斯沿尼罗河逆流而上,被送往底比斯皇帝谷安葬。一路上万人空巷,洒泪送别。埃及的人们此刻大概不会意识到,这位伟大的法老带给他们的已经是古埃及最后一段繁荣强盛的时光了。
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几乎是古埃及历史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具,静静地躺在埃及国家博物馆里,早已不见了古埃及第一美男子的风采。
如果拿一个中国皇帝与他相比,乾隆也许再合适不过了。执政60余年,努力经营祖辈打下的基业,虽好大喜功,自我吹嘘,但毕竟带领一个几千年文明的古国走向繁荣的顶点。只是他们的子孙们将无可奈何地迎接历史的宿命。埃及,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王朝,最早的帝国,即将日暮西山,风华不再。
给予古埃及沉重一击的,将是于本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又一拨民族大迁徙,文明大交流。请看下集——迁徙浪潮。
【15】迁徙浪潮
我们曾经在第9节一口气跨越了7个世纪,便是因为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回变换,一个接一个的游牧民族兴起、衰落,几百年来始终重复着同样的主题:文明在饱受摧残之中顽强地生存着。进入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类似的情况又要出现了。待我们慢慢梳理。
故事可以从银板和约讲起。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之所以会天才地提出缔结和约的建议,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东边已经兴起了一个新的强国——亚述。
这是一个我们以前说过的名字,当然以后会更多地讲起,虽然我并不愿意提及。
他们应该是起源于印欧部落的一支,大约于公元前25世纪来到这里。主神和都城均被称作亚瑟,“亚述”因此得名。而后又经过了些民族融合。同样的,他们采用了楔形文字与阿卡德语。
在上个世纪,亚述国王乌巴利特一世率领已经被米坦尼欺压上百年的亚述人民成功起义,重新建立亚述帝国,史称中亚述时期。但毫无疑问,公元前14世纪称霸西亚的是强大的赫梯王国,亚述人不敢与其争锋,只好乖乖地呆在他们的东面,时不时地侵扰一下东边的近邻巴比伦。
进入本世纪,赫梯与埃及拉锯卡叠什,亚述人趁机开始蚕食原属米坦尼的领土。亚述的崛起,渐渐让赫梯震惧,便有了后来的银板和约。这份和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但对于赫梯人来说,还是太晚了。
赫梯的确是一个工业强国,军事大国,但比拼综合实力,与埃及还相去甚远。常年的战争,对埃及只是很大的消耗,对赫梯来说却是元气大伤。而这短暂的兴盛还不足以使赫梯人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政治体制。因此,大战之后,赫梯国内也开始动荡。终于给了一旁虎视眈眈的亚述以可乘之机。
公元前12世纪
亚述对巴比伦的攻打越来越猛烈,终于在本世纪初,撕碎了喀西特人建立了五百年的巴比伦第三帝国。真正成为与埃及和赫梯比肩而立的又一个军事帝国。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赫梯了。
但赫梯帝国毕竟余威尚在,不像巴比伦那么脆弱可欺,以亚述的实力,还不足以一口吞掉赫梯。但就在此时,赫梯的西面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民族。直到今天,史学家们对于这个民族的起源和组成仍然争论不休。他们便被赋予了一个历史上极为少见的笼统名字——海上民族。
这大有可能是一个逃荒者的人群,他们的入侵绝非劫掠,而是强制移民。他们其实是在地中海沿岸四处寻找新的家园,这一点,从入侵者们全部携带者他们的妻儿及所有家产即可看出。
尽管如此,他们对世界秩序产生的震荡是极其巨大的。
早在上个世纪末,他们就联合埃及西面利比亚人向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北地区连续发动猛攻,但均被拉美西斯二世的继任者迈尓奈普塔击退。这些海上民族又沿地中海向东游荡,再度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方独立向埃及发动进攻,再度失败。
他们终于意识到,埃及帝国虽然物产丰富、土地肥美,富饶得令人艳羡,但实在是块难啃的骨头。他们掉过头来,向北奔去。赫梯帝国的末日就此来临。
在亚述和海上民族的两面夹击之下,赫梯帝国轰然崩溃。在古文明史上写下过重重一笔的赫梯人逃离了他们新建的家园,回复到游牧时代,就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但大家也许没有料到,赫梯帝国的崩溃,居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标志着,西方世界的青铜时代走到了尽头。
我们之前说过,赫梯帝国最早出现了铁制品。但为了严防这一独门秘笈的外泄,赫梯历任君主都将冶铁的秘诀牢牢攥在手中。他们不敢进行大规模的铁制品生产,铁匠们的工作就像是在从事地下活动。铁在赫梯唯一的意义,就是制成首饰,作为赫梯贵族向全世界炫耀的资本。如今看来甚是好笑,但炫耀,似乎永远是人类的天性。
赫梯帝国的毁灭解放了铁匠们。从此,铁器四散开来,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青铜之优于石块,是很好理解的,我们可以想象,用石头打造点锋利坚硬的东西出来,是何等的艰难。但铁因何优于青铜?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因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呢?
冶炼铁,无疑是难于青铜的。在古代熔炉所能达到的温度范围内,铁不能完全液化,而是形成灰色的多孔铁块。必须反复锤打炽热的铁块,形成熟铁,方能使用。而铁器不但难于铸造,而且需要更多的燃料,还更容易生锈,锋刃也更容易失去,可谓一无是处。
但只需要有一样好处就够了——便宜。相比制造青铜器所需的铜矿和锡矿,铁矿随处可见。这使得铁的造价极其低廉,可以大规模地用于生产和战争。
那么由青铜时代跨入铁器时代,究竟是对文明社会更有利,还是对游牧入侵者更有利呢?我们来看一看。
从前,文明城市的保卫者们可以用昂贵的青铜武器武装自己,贫穷的游牧民族只能用强烈得多的求生意志与之抗衡。先如今,随便哪个地方都能锻造出铁制兵器来,文明地区的优势荡然无存。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两相较量,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铁的出现,也引发了游牧民族兵种的革命性变化。公元前2千纪初,游牧民族发明了战车,后成为千年来战争的主要兵种。这一次,他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法,又会在两千多年里令世界胆寒。那就是骑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