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二年,姜子牙在盟津(今河南孟津)主持了一次西方诸侯的集体军事演习,周的威望与实力已臻鼎盛。诸侯皆言“纣可伐矣”。但姜子牙与伊尹一样,是选择战机的高手。他说:“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也就是一定要等商朝喘不过气的时候再将它掐死,方不费吹灰之力。因此有人怀疑东夷的叛乱本就出自姜子牙的挑拨,也不无道理。
这样,武王与姜子牙又等了两年。东夷族阴魂不散,纣王的性格弱点使其不顾周之心腹大患,誓灭东夷而后快。纣王的一意孤行引起许多大臣向周叛逃,两大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比干、箕子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商的统治阶层已经分崩离析,正所谓“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姜子牙认为时机已到,决定发起总攻。可能是文王的《周易》筮法只传给了武王的弟弟姬旦,武王未得其精髓。出征之前,仍然用了龟甲来占卜。结果是“龟兆不吉”。但姜子牙强劝之下,武王终于决定不顾占卜结果,毅然发兵。
公元前1046年(此年代争议颇多,这里从主流意见),周武王聚集各路诸侯,共战车三百,车兵三千,步卒四万五千,仍于盟津会合,向朝歌挺进。在朝歌七十里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与纣王大军相遇。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战役——牧野之战爆发。
这是一场中国的战车大战。与卡叠什的突袭与反突袭不同,牧野之战纯属两边车步集团的正面交锋。商代的战斗传统是各战斗单位的步兵在前列为方阵,军官身份的贵族甲士乘坐战车,于步兵身后一字排开。步兵先上,而后战车才投入战斗。
姜子牙改善了这一战斗方式,将三百辆四马所拉的大型战车编为前锋方阵,由他亲自率领,向商军步兵方阵发起猛烈冲锋。
这一场面极其壮观,《诗经·大明》有云:
牧野洋洋,
檀车煌煌,
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
从这一点看,姜子牙更像是一个勇冠三军的壮年猛将,我们很难相信他竟是一个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头了。
这一摧枯拉朽的声势彻底击垮了商朝军队,武王随即率大军掩杀过来。这场决定两个王朝命运的大战,仅用了一个上午,就以周军压倒性胜利而告终。正是:
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
会朝清明!
纣王逃回朝歌的王宫之中,自焚而死。
文王、武王的胜利,主要在于他们拥有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姜子牙,而纣王的失败固然在于他本身才智的局限,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具有小聪明的人难以逃脱的性格弱点。所谓纣王的荒淫残暴,鉴于姜子牙惯于收揽人心,为了宣扬战争的正义性,周王朝史官的记载有多少水分,我们也无从考证了。但孔子的知名弟子子贡之言,或可参考:“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也就是说亡国之君,岂有不被新朝史官肆意贬低之理。纣的罪恶,怕没有人们说的那么严重吧。
但总的说来,这是一场纯男人之间的对决,胜负以智分,以勇见。至于美女妲己如何迷惑纣王,祸国殃民,致使天下大乱云云,多半是后世书生往纣王或美女身上故意抹黑之作,颇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倘若信以为真,未免有些无聊了。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决定性胜利之后,迅速占领朝歌,继续分兵四处,以风卷残云之势拿下了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史书载:“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也就是说,周人曾经连饭都吃不饱,打下殷商之后才得以丰衣足食。这么看来,无论周王朝的史官们如何强调他们是仁义之师,我却怎么看怎么像一场强盗的抢劫,只不过是一股高级些的强盗罢了。
事实可能正是如此,周灭商之后,商的许多诸侯根本不承认周的宗主权,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便是一个缩影。如何稳住局面成为周朝统治者的大难题。
武王灭商之后,仍将统治集团迁回西边,只不过从丰邑挪到不远处的镐京而已。却将纣王的儿子武庚留在朝歌,只是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监视他。其原因正在于如果不把商王的儿子抬出来,商地居民根本无法治理。这再次说明,周侵商的战争性质,怕并不像中国传统史书所描述得那样高尚和简单。
偏巧武王灭商之后不久便即病故,少年成王继位。刚刚建立的周朝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时势造英雄,姬姓家族中又一个天才人物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他设计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方案。这套方案,终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源头,儒家哲学的先驱。请看下集——周公制礼。
来张地图
牧野之战
【23】 周公制礼
武王死后,继位的成王年岁实在太小,故成王的叔叔,文王《周易》的嫡系传人周公姬旦代行天子之职,史称周公辅政。而事实上,周公在文王的儿子中排行第四,留守商都的管叔才是排行第三。管叔自然不满,他四处散播流言,声称周公将对孺子不利,煽动武庚与蔡叔发动叛乱。
这场叛乱决不是小规模的起义,实际上还包括了东边的徐、奄、薄姑等几十个小国,几乎遍及整个华夏东部。周公亲率大军,起兵平叛,历时三年,方才取胜。这是一场悲壮的战争,《诗经·东山》据传为周公所作,将这种悲壮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周公取胜后,管叔、武庚被杀,蔡叔被囚,最为悲惨的是东夷族的奄国。大概是由于反抗过于激烈的原因,他们遭到了周公的严厉报复。几乎所有的奄国俘虏都遭受了一种至为残酷的刑罚,至于是什么刑罚,我们只要知道“阉人”的意思便明白了。
一场大战终于平定,周的版图也伴随着战争的胜利向东铺到了东海之滨。商的势力已被消灭殆尽,对付残余的东夷人却大伤脑筋。周公下了血本,他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分封到反抗最烈、仇恨最深、大多男人已经被废的奄国地区。伯禽也真不简单,在这满目疮痍之地建起了一个东方大国——鲁国。为了对付仍然活跃的东夷薄姑国,周公将开国第一功臣姜子牙分封到鲁国北部的薄姑地区。以姜子牙大才,自然顺利击退了东夷人的进攻,建设起了另一个强大的东方诸侯——齐国。鲁国和齐国,就成为周王朝稳定东方局势最重要的两个基地。
周公的无奈之举,引出了日后东周列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两个诸侯。独特的齐鲁文化自此萌芽,几千年来英才辈出,精彩不断,将成为本书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时至今日,仍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文化板块,发挥着重大影响。
不仅齐鲁,周公还不断地将自己的兄弟、子侄、姻亲、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分封制自武王始创,到周公奠定,成为中国社会维持了六百多年的重要政治制度。
除了分封之外,周公设计的很多政治制度,对日后的中国影响极其深远。这里只举三例:
比如继承制度。周不但用父死子继的制度彻底取代了商朝的兄终弟及制度(兄终弟及传到最后一个弟弟时,究竟是谁的儿子继位经常会引起大混乱),而且更加明确地提出,继任者应是嫡亲长子,也就是正妻的第一个儿子。无论是王室还是诸侯,都要沿用嫡长子继承制。后来,废长立幼就成为大逆不道、万万不可之事了。
比如宗法制度。每个诸侯领地必有宗庙,祖先祭祀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一个诸侯的祖先被整个领地的人共同供奉,因此中国今日的许多姓氏,都是源自曾经的诸侯国名了。
再比如井田制度。将一“井”那么大的方地分为九块,八家农户各自耕耘外围八块方地,共同耕种当中一块公地。土地均为国有,但私田所种粮食归农民所有。公田,则相当于征收了1/9的赋税。以劳力的形式收税,颇有些理想主义的味道。但井田思想却深入人心,对中国后世的土地政策影响不小。
好,这些制度都制定好了,可怎么维护这些制度呢?
于是,周公着手进行了他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他设计一个大笼子,把所有的中国人装进笼子;再在笼子中给每种人量身定做一个小笼子,使每个人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小笼子,乖乖地钻进去。这个笼子,就叫做礼。
所谓礼,并非如今天的礼貌那样简单,而是一种十分深刻的思想。
周公不愧为易学大师,礼的思想,与《周易》的位置观念一脉相承。主要是以礼的形式对每个人进行严格的礼仪约束,上至王室诸侯,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详尽的行为规范,必须遵守,不可有丝毫违拗。
这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因为这些行为规范乍看起来,大多并不难遵守,不过是吃饭、穿衣、出行、奏乐等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规章制度。我给他取一个更加直白的名字,可以叫做全民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