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54节

作者: 罗衾不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操坐收渔利,但为什么不直接击退关羽呢?其实,自从赤壁以后,曹操从来没有难为过刘备。刘备从孙权那儿借过荆州,但此后连本带利都还了。刘备得益州是因为刘璋被曹操吓坏了的,而得汉中则是从曹操手里拿的,也可以理解为张鲁不买刘备的账,而曹操替刘备收拾了张鲁。现在关羽都快打上家门来了,曹操却还不好意思自己动手还击。

  那么曹操的算盘能够打成吗?请看第三十六回:痛失荆州。
  第三十九回:梦断祁山
  刘备死后,刘禅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享祚之长不仅在三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可稳居前十名了。不过他当皇帝的前十一年,是丞相诸葛亮当家。
  诸葛亮在十余年的专权时代做了几件大事,最重要的是,平定南中和五次北伐。
  诸葛亮用事之心非常迫切,在刘备去世的当年,就将年号改为建兴。这是非常违制的,改年号必须在皇帝死后的转年。如此重大错误是不该犯的,连蜀汉都不尊重,还能指望他恢复汉室吗?
  此外,诸葛亮还犯了一个更离谱的错误——竟然不设立史官。中国自西周以来,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以便记录帝王行止和朝廷、国家大事。蜀汉自诩为汉室嫡系,为何不设史官呢?诸葛亮在西蜀推行严刑峻法,自己为何做出如此违背礼仪之事呢?如果不是为了掩盖其独断专行的行径,我们就很难解释了。
  诸葛亮是要干事的,但他却没有容人之量。当然,这也不能怪诸葛亮,像刘备那样的英雄自然可以驾驭人才,而作为人才的诸葛亮却只能用奴才或庸才了。在诸葛亮的上面毕竟还有一个小皇帝刘禅,假如诸葛亮真的把比自己还能干的人才培养起来了,自己还怎么干呢?诸葛亮要干事,干好倒在其次,不让别人尾大不掉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危险不是不存在的。在入川前,诸葛亮的头上有关羽、张飞。对这二位,诸葛亮自然不可能逾越,都是惹不起的,只好用上了捧杀的招数。
  关羽英勇无敌,但情商却像几岁的孩子。这样的软肋,对于聪明的诸葛亮,是一眼便知的。马超归降,刘备显然要重用,关羽有点吃味,写信问诸葛亮“马超跟我比谁厉害呀?”(超人才可比谁类。)对此,诸葛亮有理由也有能力给关羽上一课,让他不必较个劲,但他却采取了曲意奉承的方式,在回信里写道“马孟起文武双全,威武雄壮,确是当世英雄,跟当年的猛士鲸布、彭越差不多,应当可以跟张飞并驾齐驱吧”,做了这么多的铺垫,诸葛亮却脑筋急转弯似的将话锋一转,给关羽戴上一个大大的高帽:“不过,他要是跟您比起来,连个小指头也配不上呀。”(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一番说词,也就可以骗骗关羽,关羽还真像个孩子似的捧着来信,拿给宾客传阅。(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后来刘备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封为前后左右四将军,关羽一听就火了,气哼哼地来了一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火气很大。诸葛亮把关羽的火勾起来了,自己却闪了。但,费诗,一个小小的前部司马,领命前去荆州宣旨,三下五除二地就将关羽说服了。费诗搬出刘邦对待韩信和萧何的典故,一方面陈说利害,一方面也使关羽相信刘备最为倚重的还是他关羽,使“羽大感悟,遽即受拜”。可见,关羽虽然性情高傲,但还是懂道理的。但诸葛亮就是不去好言相劝,而是利用和助长关羽的弱点,一味逢迎吹捧,这是正人君子所为吗?关羽最终孤军北上,落得人头落地,其中没有诸葛亮的“功劳”吗?

  关羽和张飞都不好缠,但在进军西蜀时诸葛亮怎么也没想到还会冒出一个法正,而自己的姻弟庞统也大有赶超自己的架势,这才是让诸葛亮最为担心的事情。
  法正,是刘备取成都、得汉中的第一功臣,理所应当地被拔擢为第一文臣。这个法正以前亏吃大了,开始了疯狂的快意恩仇,许多人到诸葛亮那里告状,要求刘备处置一下。诸葛亮如果是对法正负责的话,应该劝告法正,但平素铁面无私的诸葛亮却为法正百般解脱,讲了一大通歪理,说什么法正自从成了刘备的“辅翼”,使刘备“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因此法正胡作非为是合情合理的,还来了一句:“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显然,诸葛亮是在故意纵容法正。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此时的法正,功劳、地位,甚至连智谋都在诸葛亮之上,而且“先主雅爱信正”,诸葛亮的确不敢开罪。但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想替法正负责,说这个话是继续激大家的火,同时也是暗示法正可以继续放开手脚违法乱纪。结果,未等法正自速其祸,便早逝于汉中。至此,诸葛亮长出一口气,顺理成章地成了刘备手下的第一文臣。

  关羽尾大不掉,法正居功至伟,对此二人诸葛亮都明智地采取了捧杀的策略。除了他们二位,还有一个人是不得不除的,那就是刘备收的义子——刘封。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身亡,于是诸葛亮向刘备建议处死刘封。诸葛亮给出的理由是刘封“不承羽命”,也就是没有发兵救援关羽。实际上,关羽被困荆州,早已陷入吕蒙布下的天罗地网,即使刘封前去救援,一是来不及,二是于事无补,更何况未得刘备命令,刘封怎敢轻动?这个理由自然是一个借口,诸葛亮给刘备的真正理由是为了给刘禅继位扫除一个障碍,即“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诸葛亮以这样的理由说服刘备,除掉无辜的刘封,绝非君子所为。

  在刘备死之前,关羽死了,张飞死了,法正死了,刘封也死了,诸葛亮以为万事大吉了,不想,在刘备咽气前,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新对头,他就是托孤大臣李严。
  在政治地位上,李严是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此外还手握军权,如果运用得当不是不可以搬倒诸葛亮,至少不会被诸葛亮轻易拿下,为此,诸葛亮与李严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首先,诸葛亮利用自己据有中央而李严外镇江州的的便利,把政务都牢牢抓了过来,“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专权独断,彻底使李严从蜀国政务中出局了。随后,诸葛亮又调犍为太守陈震为尚书令,把李严赶出了蜀汉行政首脑机构。

  抓牢了政务,诸葛亮又开始打李严军权的主意了。其实,李严也早就防着这一手了,于是他以加强东部防务为借口,于建兴四年从永安移驻江州,修筑大城,欲将江州打造成一个东进的军事城堡。有了这个资本,李严毫不客气地向诸葛亮提出“求以五郡置巴州”的建议,即将益州一分为二,建立一个新的州——“巴州”。对于这样一个裂土分茅、分庭抗礼的建议,诸葛亮岂能答应,在朝中群臣的支持下断然拒绝(不许)。紧接着,诸葛亮第二次出击,以北伐为名,要抽调李严所部进驻汉中。对此,李严自然能找到不去的理由,于是断然拒绝。但到了建兴八年,李严不得不离开汉中了,因为这次不是诸葛亮要出去,而是曹真要来打汉中。汉中危急,李严只好率部离开了苦心经营的江州。当然,这次诸葛亮也给李严开出了一个筹码,让李严“主督汉中”,诸葛亮只自率一军于成固赤坂抗拒司马懿。李严临危受命,面临着艰巨考验。幸亏天降大雨,道路断绝,曹军自退。转年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出祁山,趁机夺了李严的兵权,让他“催督运事”。运粮问题,其实是北伐的最大难题,诸葛亮几乎每次出兵不利都怪到运粮上(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这次却把难题抛给了李严。显然,此举不是诸葛亮对李严格外信任,而是别有用心。果然,“秋夏之际,值天霖雨”,李严根本无法完成任务。诸葛即以此责开刀,废黜李严为平民。李严被废,使蜀汉失去了一位忠诚干练的栋梁之才,诸葛亮为了稳固个人的权力地位而使国家遭受了重大的人才损失。

  李严一死,再无可与诸葛亮抗衡之人。本来西蜀还有一个能臣,那就是彭羕,但他有才无德,早早就被诸葛亮收拾了。彭羕“姿性骄傲”,因而没能得到刘璋的重用,还被整得做了奴隶。但他的才情,却被庞统和法正大为赏识,而且一同向刘备举荐。马超也曾夸彭羕“才具秀拔,……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刘备一高兴,让彭羕一步登天地做到了治中从事。但诸葛亮对彭羕非常忌恨,“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还不动声色地向刘备打小报告,最终还给彭羕安了一个有野心的罪名(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听信谗言,把彭羕贬为江阳太守。彭羕心中怨恨,向马超发牢骚,说出了要造反的话(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立即告发,彭羕因此下狱。彭羕知道自己闯下大祸,写信向诸葛亮认罪,并请求诸葛亮宽恕。但对于一个才气不让法正的人,诸葛亮如何能放过?还是将其诛杀。对于此事,连非常偏袒诸葛亮的陈寿也深感不平,用“羕竟诛死”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震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