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宿命--从秦到清》
第5节

作者: franklin97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一,削弱原来西汉皇族刘氏的力量。前面已经讲过,刘氏皇族的力量是由强而弱的。但是,一来这种由强而弱是相对的,二来不是皇族整体没有力量而是权力分散化(没有很强的个体)。所以,作为一个家族,皇族的经济、政治力量不可低估,甚至在王氏家族之上。而新帝国的建立则损害了整个刘氏家族的利益,其反抗可想而知。王莽深知其中利害,篡汉之后,便将刘氏宗亲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例如,将各郡的郡守中凡是姓刘的全部调到京城任谏大夫;将原来刘氏受封的爵位一律降级,王降成公,侯降为子。

  其二,广树党羽。削弱对手的同时,王莽不忘增强自己的力量。对于支持自己的人,大加封赏。特别是以立法、封爵的方式规定王氏的皇族地位。由于王莽自认是黄帝后裔,于是将同为皇帝后裔的姚、妫、陈、田四大家族也大加封赏。此外,还加封以往的那些先贤如孔子、周公、少昊、大禹等人的后代。
  其三,血腥镇压反对派。自从王莽专权以来,反对王莽的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王莽对付反对派的办法就是血腥镇压。例如公元8年,期门郎张充准备劫杀即将称帝的王莽,没有成功,被诛杀。又如公元20年有个叫马适求的策划举兵造反,结果王莽派兵镇压,数千“郡国豪杰”受牵连而被杀。
  通过这样一系列措施,王莽的帝位表面上看是稳定了。但是,我们再看大新帝国的政权结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王莽的领导下支撑这个政权的竟然只有王氏家族及其附庸。在这个政权中,没有军功阶层,因为王莽是和平演变而得的政权;没有多少知识分子,因为其中一部分早就在以前的政治斗争中被斗倒了,而另一部分则因为忠于汉室而拒绝与王莽合作;甚至没有后族,原因是王莽的老婆也姓王,是同族。那么,王莽所封赏的那些人怎么样呢?能够作为依靠吗?答案不用多说,举个例子就明白了。王莽政权的高层中有个叫王盛的,任前将军,封崇新公。此人原来就是一卖烧饼的,只是由于姓名碰巧出现在表达天意的符命,就当上了高官。如果说这只是个案,那么按血统来加封的姚氏和周公之类的后人,那可是大批量的。这些人有执政能力吗?能解决西汉后期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吗?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方面,如何巩固这个名叫“新”的政权。巩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缓解阶级矛盾。王莽和他领导下的这些依靠血缘甚至名字进入政府的官僚们能找到缓解西汉后期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办法吗?
  不能,或者说,有心无力。
  “其实王莽当皇帝前执政多年,又推行法制。如果不是失之过急,会成为和平过渡的好榜样。”我认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王莽而言,稳住自己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地位是容易的,而巩固新政权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则要困难得多。说实话,在那个时间点上,用任何其他人坐上王莽的位置都很难走出困境。原因很简单,新帝国全盘接下了西汉留下的积重难返的烂摊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在王莽篡汉之前五十多年就已经显现出来了,而且愈演愈烈。有何表现呢?
  其一,百姓流离。据《汉书》记载,元帝“始即位(公元前49年),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到成帝时,类似记载更是常见。如公元前28年,“旱,伤麦,民食榆皮……流民入函谷关。”哀帝时,“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
  其二,饿殍遍地。与大流亡相对应的是大饥荒。就是在太平年月,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也是“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而一旦有天灾或人祸,那么就是大饥荒,甚至人相食。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过整个中国历史就两个字:“吃人”,但那是在从抽象意义上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毁灭。而在有关西汉末年的这几十年的历史记载中,却是吃人的记载不绝于书。“今(元帝时)关东方连年饥馑,加之疾疫,百姓菜色,或至相食”。(公元前47年)“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人相食”……

  其三,奴婢成群。没饭吃怎么办?只能到豪门里去当奴婢,结果西汉末年,那些豪族“多畜奴婢”。如王商家族“合资巨亿计,私奴以千数”,而官奴婢竟达“十余万”。这些人中虽然有一极小的部分成为“豪奴”,四处横行,但绝大多数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其四,烽烟遍起。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起来反抗。在西汉末的几十年里,大大小小的起义数不胜数。有关史书上“盗贼并兴”、“盗贼并起”之类的字眼到处都是,而且经常是“以万数”。举几个例子,比如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东郡有侯氏兄弟五人聚众起义,“攻燔官寺,缚县长吏,盗取印绶,自称将军”。再比如,公元前14年,铁官徒(也就是在国营铁厂做工的刑徒)苏令等人聚众起义,“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经历郡国四十余”。

  老百姓如此困苦,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糕的是从西汉原封不动拿过来的行政体系也毫无执行力可言。一方面,当时豪强地主为害一方,但是官府却拿他们没办法。例如,哀帝时有个叫赵季的不但“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而且还“持吏长短,从横郡中”。另一方面,官僚们自己也是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这里所说的官僚官还不用很大。例如,一个小小的栎阳令就可以“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那些朝中大员们就更不用多说了,就举一个例子。熟悉汉史的人都知道陈汤,不熟悉的人必听过他那句著名的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人是汉元帝时期的名将,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却“常受人金钱作章奏”,可见当时官场的风气。

  王莽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的,至少他看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两个,一是土地,二是奴婢。
  针对这两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归纳起来,有四点。
  1、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2、按户分田,一户(8人)900亩,田多的分给田少的
  3、奴婢不得买卖,改称为“私属”
  4、攻击本制度、破坏本制度执行的,流放

  而在此之后,王莽又推行了一项配套改革,即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简单说,五均就是控制商业、平抑物价;赊贷就是政府借钱给平民;六筦就是将六大产业实行国家控制,具体说是酒、盐、铁的政府专卖,钱币的政府铸造和名山大泽的政府管理,再加上对商业的政府控制。
  改革的结果如何呢?失败,很失败,一败涂地。改革最终的结果是断送了新帝国。
  何以如此呢?以后再说。
  从王莽推行改革目的上来看,他是为了巩固自己新建立的这个政权。然而,却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我认为,他犯了三个大错误。
  第一,改革时机错误。王莽的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公元9年,也就是王莽篡汉的那一年。可以说是,王莽的屁股还没把皇帝宝座坐热就开始改革了。为什么说这不是推行改革的好时机呢?因为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统治力量要比较强大。而当时,前面已经讲过,行政体系没有执行力,在地方上对豪强地主软弱无力,在中央对皇亲国戚更是没有办法,而且内部还极其腐败。第二,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因为改革本身就会激化矛盾,一些原本隐藏的矛盾会暴露出来,如果当时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那么再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就可能引发动乱。而当时,一方面在统治阶级内部,反王莽的势力很强,与王莽集团的冲突很激烈;另一方面阶级矛盾很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王莽在这个时候选择改革,就好比把一个已经极其虚弱的病人放上手术台进行大手术,风险极大。有人问了,那你说他这个时候不改革,他应该做什么?我想,最少做三件事。一是削弱贵戚豪强的力量;二是整顿吏治,强化政府的力量;三是减轻税赋,缓和阶级矛盾。等到国家元气有所恢复再进行制度上的大改革。

  第二,指导思想错误。王莽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恢复儒家所言的先王时代的王道,也就是把上古时代的种种具体制度加以恢复。王莽提出的改革,几乎全部能在儒家经典上找到依据,而且是严格执行。比如说,王莽土地国有,每户八人分九百亩,这个理论依据在哪儿呢?《孟子》里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这不就是八家分九百亩吗?再比如实行五均,依据在哪儿呢?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说《乐语》(具体是什么书已不太清楚,可能与六书之一《乐经》有些关系,反正是当时有影响的儒家经典)里讲到:“天子取诸侯之土以立五均,则市无二贾,四民常均”。可以说,“复古”是王莽改革的核心理念。然而,历史是进步的,把被历史淘汰的东西恢复起来,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