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诸葛亮所言“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一般人认为东吴政权最早由孙坚建立,后来经过孙策发展壮大,最后传到孙权手里经赤壁一战形成吴国。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至少不完全对。应该怎么说呢?孙权据有江东军队,已历三世。在前面我们提到过孙坚是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得到大地主们的支持建立起自己的队伍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孙坚并没有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甚至都还算不上一个地方军阀。他当时是跟着袁术混的,他的部队充其量只是地方军阀袁术手下的一个派系。所以,当他在进攻刘表手下的黄祖时战死以后,整个军队都归了袁术了。孙策一开始的时候,还不如孙坚,好不容易找袁术把自己老爹的部队又要了回来,但得替袁术开疆扩土,抢地盘。
刚才吃饭去了,接着还有。
孙策这小子也真能打,勇不可当,抢地盘是个好手。那抢到的地盘是不是就成了孙策自己的呢?没有。孙策率军打下了庐江郡,结果却没能当上庐江太守,倒让袁术的老部下刘勋占了便宜。打下了庐江之后,袁术一看这小子能打,又派孙策去对付占据曲阿的刘繇和会稽的王朗。孙策正在这江东一带替袁术(当然也是替自己)抢地盘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袁术称帝了。这下子,袁术成了众矢之的,孙策自然也借这个机会干脆炒了自己老板袁术的鱿鱼。自己单干了。不但是单干,而且联合曹操等诸侯一起打袁术,袁术一死,孙策又用计把袁术原来的地盘庐江也抢了过来。
但是,好景不长,风光了没两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这家伙,像易中天说的一样“孙氏入吴,基础不牢,老大一死,地动山摇”。大家想啊,两三年的时间怎么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政权?肯定是基础不牢,核心人物又一死,这个集团自然就有土崩瓦解的可能。在这个时候,周瑜和张昭两位挺身而出,立挺孙权。再加上孙权有政治水平,很能团结人。这个军事集团算是稳定住了。
我们屈指一算,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孙氏集团真正控制江东一带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孙氏集团是如何进行统治的?孙吴政权的权力架构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赤壁之战前,孙氏集团对东吴的统治贯穿一个字,那就是“杀”。孙策到江东就是一路杀过来的,这一点大家都承认,所谓“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孙权上台以后,这个政策改变了吗?一开始,没有。最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到赤壁之战前,对于地方的反抗力量,孙权也是杀的。公元200年,孙权一上台,不少地方就发生了叛乱,刚刚到手的庐江也宣布独立了。孙权举兵攻庐江重镇皖城,“屠其城,枭术(庐江太守李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又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公元203年,孙权讨伐江夏黄祖(算是要为父报仇),但未能攻克江夏,结果“山寇复动”。孙权又命手下众将分别剿灭。207年,命周瑜“率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
可以说,到赤壁之战前,东吴政权是一个主要以武力维系的政权。这个政权的最上层当然是孙权,孙权之下是跟着孙坚、孙策南征北战的功臣集团(主要是军事将领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功臣集团之下是不反对孙氏政权的知识分子和地方豪族集团(他们之所以会支持东吴政权,更主要的原因是被杀怕了)。那么,有人要问了,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不是将东吴政权分为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三大集团吗?的确,从东吴政权中人物的身份来看,的确可以这样来划分。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三种人在政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而且,既然易中天先生也承认对于孙策建立的政权“他们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淮泗将领’支持,‘流亡北士’观望,‘江东士族’对抗”(事实上这只是孙权刚接班时候的情况,到赤壁之战前流亡北士的态度也转为支持,而江东士族则是不支持也不反对),那么,理所当然地,支持的地位高,而观望的次之,对抗的就处于底层。
而正由于东吴政权这个时候(公元208年)是一个军事集团,所以战争就不可避免。而且对于孙吴政权而言,这仗只能赢不能输。(不但这一仗,东吴政权只要是打仗都不能输。只要一打败仗,还不用败得太厉害,政权就不稳。例如公元203年讨伐黄祖时,不过是未能攻克江夏,就“山寇复动”。)
赤壁之战以后,东吴政权逐渐发生了变化。易中天先生称其为江东化。我认为不对,应该是士族化。一方面江东士族在政权中的地位上升;另一方面,军功集团日益士族化,转变为士族集团。到孙权称帝时,东吴政权已经是士族大地主们的天下。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回再说。
一个完全靠军事力量支撑的政权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要知道,战争总有胜败,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总是取得胜利。所以,当东吴取得了赤壁之战胜利的时候,或者说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孙权已经意识到不能光靠武力来镇压。他必须设法取得辖区内士族大地主们的支持。
怎么做呢?
孙权主要做了两件事。
其一,将江东士族大地主中的杰出人物引进到自己的政府里做官。史称:“招延俊秀,聘求名士”。求到了什么人呢?除了鲁肃、诸葛瑾这些流亡北士以外,更重要是一些江东大族的优秀人物也进入了孙权的阵营。比如说顾雍。顾雍是什么人呢?他出身于江南名门望族顾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少年时曾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学琴与书法。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顾雍二十来岁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后历任娄县、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早在建安五年(200),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处理一切事务,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几年之后,升任左司马。后来累迁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为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当上了丞相、平尚书事,直至逝世。 又比如陆逊。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而这陆康却又和孙策有仇。我们前面不是讲过孙策为袁术抢地盘时攻下了庐江吗?当时庐江太守就是陆康。这一仗打下来,陆氏宗族死了一半,陆康本人也在城破一个月后死了。但是,陆逊却在公元204前后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后来又出任海昌(今湘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后来更是出将入相。此外还有一些江东豪族人物也先后进入东吴政权,并且逐渐当上了大官。
其二,在政策上对地方豪族地主加以拉拢。第一条是施德缓刑。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提到了一个故事,文中写道:“有一次,张昭在朝会上痛陈时弊,认为法令太繁,刑罚偏重,估计很说了一些话。孙权默然,回过头来问顾雍:丞相以为如何?顾雍的回答只有一句:臣听到了意见,和张昭一样。”不过,易中天先生讲这件事用意在说明“顾雍实际上是把丞相当作顾问来做的”。他没有注意到,顾雍和张昭都要求“施德缓刑”。这个施德缓刑是对东吴辖区内的大族而言的,对于老百姓东吴政权一直是大加镇压,特别是对居住在山地的所谓“山越”(这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在江南、岭南山区居住的各族人民的总称)更是采用“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禽尽”政策,使他们沦为这些豪族大地主的农奴。第二,与施德缓刑政策相对应的,是对于地方豪族的纵容。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复客制”。也就是对依附于大地主的那些佃客,免除一切负担(当然其好处是落在了大地主的头上),实际上也就是鼓励大地主对自耕农进行土地和人身的兼并。另一方面,采用世袭领兵制,使那些地方豪族的私人武装固定化、合法化、扩大化。复客制强化了豪族的经济实力,而世袭领兵制则强化了这些地方大族的军事实力。这对地方大族而言,比什么九品官人法之类的有吸引力多了。于是,江东大族对东吴政权那是相当拥护。
孙权的一系列举动使得他的政权得到了地方豪族的普遍支持,而同时也使得地方豪族的势力在东吴政权中极大的膨胀起来,地位大幅提高。
有人也许会问,原来处于政权底层的地方豪族集团地位上升,那么原来的功臣集团会怎么样呢?他们会不会与地方豪族发生冲突呢?不会。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家族本身也已经变成了地方豪族。
有证据吗?有。比如,孙权曾经下令:“故将军周瑜、程普,其人有客,皆不得问。”可见这些功臣是有“客”的,而且还不少。又如吕蒙死后,孙权“与守冢(也就是守坟的复客)三百家,复田五十顷”。可见这些功臣由于战功等受到了大量的封赏,而其后人就因此而成为了豪族。
地方豪族势力如此之大,会不会威胁到孙权的皇权呢?孙权当然知道其中危险,他对此也有安排。就是壮大皇族的力量。在魏蜀吴三国中,以皇族而论,东吴孙氏皇族的力量最强。举几个例子,孙瑜为奋威将军,丹阳太守;孙奂为扬威将军,沙羡侯,江夏太守;孙贲,征虏将军, 豫章太守;孙邻,威远将军,豫章太守(继孙贲之后);孙韶,曾任广陵太守,后又任镇北将军,领军在外数十年;孙峻,受孙权遗诏辅政,领武卫将军,封都乡侯,后又升任丞相大将军,富春侯。如此等等,不可胜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