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宿命--从秦到清》
第17节

作者: franklin97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五个矛盾,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在农业社会,一般情况下人口不怎么流动,但是在魏晋时期,人口流动相当显著,是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的人口大规模迁徙的时期。这一迁徙,矛盾就来了。这是人之常情,就是在现在也有类似的矛盾。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而且有的国家这种矛盾比中国还厉害。原因很简单,一个地方,资源就那么多,外地人和本地人一起来分享,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了。经济情况好的时候,或者说资源相对丰富的时候,情况还好,一旦资源紧张了,矛盾一下子就尖锐起来了。现在也是一样,失业率一高,什么外来移民问题、非法劳工问题马上成为一些西方国家议会上的热点话题。魏晋的时候,大量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至于原因我们等会再说),结果在西方、北方一些地区造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再加上历史原因,民族矛盾很严重。怎么应对这个问题,西晋政府拿不出办法来。有一些人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江统提出《徙戎论》,认为“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提出对于胡人“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羇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也就是把少数民族想办法驱逐回他们原来的地盘上去。这种看法,我们也不说他对不对、能不能实行,反正是没有实行。这是民族矛盾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北方和西方。此外,还有流民与原著民的矛盾。北方中原、关中、四川一带的汉人也向南向东迁徙,这些人又与当地人发生了冲突。据《晋书》卷一百《杜弢传》、《王弥传》,巴蜀流人在荆襄者“为旧百姓之所侵苦,并怀怨恨”,河东流人在河南等处者“为旧居人所不礼”。

  大家想想看,当时官场道德完全败坏,全社会矛盾重重,西晋之亡不就是迟早的事吗?那么,问题在于,怎么会这样呢?我们等一会来说。
  西晋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灾人祸。
  我们先讲天灾。
  还记得在讲东汉兴起时的话吗?当时我说:“从春秋开始一直到东汉,这中国气候史上的一个温暖期”,“气候温暖的好处很多”,但是“相比较而言,魏晋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魏晋时期的气候是怎么样的呢?从曹操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已经正式进入历史上的寒冷期了。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我们曾说过“张衡写《南都赋》时还提到柑桔是河南南部的特产”,而曹操“植朱桔于铜雀,华实莫就”,桔树就只开花不结果了。公元225年,那是曹丕当政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记载淮河结冰。我不知道淮河现在结不结冰,好像一般不结吧。可想而知,当时有多冷。到西晋时期,比曹魏时气候更冷。当时,每年阴历四月仍然降霜,长江沿岸的河湖能结很厚的冰。而据《齐民要术》记载,南北朝时期,杏花开的时间比现在晚将近一个月,而种石榴树必须“十月中以蒲蒿裹而缠之,不裹则冻死也”。而现在完全不必如此。据专家推测,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2度,比西汉时低4度左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大家可以想像农业生产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在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如此冷的天气,草场枯竭、牛羊冻死。所以,这些少数民族才会不断南迁,采取的方法当然是打得赢就打,强占汉人的土地;打不赢就投降,乞求汉人朝庭给块土地。他们心里就一个想法:“北边太他妈冷了,反正俺们死活是不回去了。”

  气候变冷只是天灾的一个方面。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日斑)的高发期。据统计,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6世纪,有记载的日斑次数达38次。有人可能会说,400年间才有38次,也不算多呀。作为比较,我们看看同样400年间,从6世纪到10世纪,史书上日斑记录是多少次呢?11次。太阳活动的异常和气候的异常有很高的相关度。这一时期自然灾害非常频繁。其中当然有人祸的因素,比如水利设施不行之类,但是老天爷发威还是主要因素。频繁到什么程度呢?从公元216到266年之间,也就是西晋篡魏后的第二年到西晋灭亡这段时间,总共50年,发生重大水灾31次,旱灾35次,其他严重自然灾害49次,总计115次,平均每年2个多。而且灾情特别严重,用现在的话来说都属于“百年一遇”之类的。一旱,那就是“江汉河洛皆竭,不涉”;一涝,那就是“兖、豫、青、徐、荆、益、梁七州大水”;一震,那就是“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一蝗灾,那就是“自幽、并、司、冀至于秦、雍,草木牛马毛鬣皆尽”。

  天灾不足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关键在人。比如08年我国就连续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但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灾救灾,中国不可能因此而衰落。西晋的衰亡,关键在人祸。
  首先,我们来看看西晋的政权结构。一言以蔽之,是以司马氏皇族为核心的士家大族大联盟。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点耳熟?对了,我讲过“东吴政权是一个以孙氏皇族为核心、地方豪族为外围的一个族群大联盟。”从政权结构方面而言,西晋不像汉也不像魏,倒是最像被他灭掉的东吴。但是两者有区别。第一,孙氏皇族本身不是地方豪族,而司马氏皇族本身就是士族;第二,孙氏是靠武力征伐起家的,而司马氏是靠朝中斗争和政变起家的。由于这两点不同,西晋政权比孙吴政权更不稳定。东吴这个国家是孙家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是两代人鲜血换回来的。所以孙权说了:跟着我,大家吃香的喝辣的,谁要不服,杀!所以那些士族说了:“你们家狠,咱老老实实跟你混还不行吗?”而西晋不一样,对于司马氏而言没有孙氏的霸气,他不敢说“不服?老子宰了你”这样的狠话。而对于其他士家大族而言,咱们都一样,老子凭什么服你?没有大家伙儿的支持,政权能落到你手里吗?那么不靠杀戮的威胁,怎么维系这个联盟呢?只能用“大家吃香的喝辣的”这一招了。而西晋皇族司马氏用国家权力对整个士族大地主阶层进行收买,也就意味着对所有非士族阶层的大肆掠夺。这样一来,阶级矛盾就尖锐起来了。与此同时,对于士族阶层而言,一方面由于有了国家权力提供的免费午餐,失去了进取心,成为依附在国家权力之上只知享乐的蛆虫。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已经成为个人利益的等价物,因此他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尽力地去夺取更多的权力。而夺取权力的方法就是党争、政变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阴谋诡计。一句话,西晋政权就是这样一个对内尔虞我诈、你争我夺、醉生梦死,对外残酷剥削、一味掠夺的怪物。

  说了西晋政权的组织结构,我们再来从西晋社会的经济社会结构来分析。西晋社会是一个官僚大地主的时代,官僚大地主们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而这种经济状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且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之下,一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也就是马太效应。这是经济规律。事实上,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地方豪族了。后来东汉初年,通过战争,对整个社会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矛盾暂时缓和了。但是由于东汉政府是在地方豪族势力的直接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所以东汉政府对地方豪族势力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地方豪族的田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里要注意的是,田庄经济是高等级的自然经济,一个田庄几乎就是一个小国家,经济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由于这种独立性的存在,因此就为摆脱皇权的统治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三国时代,对这种日益强大的反皇权的势力,无论是魏、蜀还是吴,在建国之初都对其进行了残酷的打压。但是,任何一个政权又都需要经济势力对它的支持。对此,魏、吴和蜀三国选择不同。前两个选择了收买这些田庄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蜀汉选择了打压豪族而寻求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最终,蜀汉由于本身“虚君实相”的政权结构的缺陷而迅速崩溃,历史最终选择了魏和吴的道路。而魏和吴的道路则逐渐培养出了一个足以于皇权相抗衡的势力----士族。士族以土地所有权等经济实力为基础而获得政治力量,又以政治力量反过来增强经济实力,如此循环,没有止境。一方面,这种无限发展最终威胁到皇权,违背了帝制的基本原则,使得整个帝国体制走在碎裂的边缘;另一方面,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高度一致导致所有的政权参与者对政治权力的表现出无限的渴望,为了获取政治权力,什么都可以不管,发展到极致就是无休止的政变。

  而在八王之乱的杀戮之中,随着匈奴人刘渊、石勒的起兵,西晋灭亡了。西晋皇族的一支逃到江东,建立了东晋。而在北方,一个又一个的帝国拔地而起,又一个又一个灭亡。这些国家太多,不能一一讲述。我只能择其要者,讲几个。
  第一个要讲的是前赵,一个纯匈奴人的政权。
  前赵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权。说到匈奴,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在秦汉时期,这个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曾经是大秦帝国和西汉帝国的心腹之患,双方战争不断。秦始皇时,命蒙恬率大军北击匈奴并筑长城,到西汉时更是有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北伐。匈奴几百年来不断受到打击,到东汉时就已经不如原先强大。在东汉政府的打击和分化之下,匈奴分裂成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被打败,大量西迁,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的带领下臣服于东汉帝国。东汉政府以并州北部安置南匈奴,于是匈奴五千余部落入居朔方诸郡,大约在今内蒙古杭锦旗附近。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政府无力镇压,再加上天气寒冷等其他因素,原居于朔方诸郡的南匈奴人向南迁徙,占领了太原、河东这一带。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将匈奴分为五部,各部皆以匈奴屠各种贵族为首领,称为“帅”,让他们居住在山西这一带,主要是汾水沿岸。到西晋的时候,我前面不是说了吗?那时天气实在太冷,匈奴人在塞外呆不住了。又先后有十几万匈奴人从塞外南迁,归附晋帝国,被安置在河西宜阳等地。结果到八王之乱的时候,山西、河北、陕西这一带到处都是匈奴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