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之孝陵风雨》
第7节

作者: 湖南彭子辉
收藏本书TXT下载

  皇帝请皇后先说几句,皇后和悦地说:“皇上花了几天工夫,写了一篇碑文,说了当年的生计艰难,你们都要好生细读,体察你爹当年是如何活下来的,又如何成就了这一番事业,都要记得真切。你们将来是要做亲王的人,没有真本事,如何能守得住大明江山?今晚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都听皇帝说故事。”
  “皇后娘娘说得好!”皇帝点点头说,“如今虽是我们朱家做皇帝,可天下还有陈家、张家、李家、胡家的人想做皇帝。今晚召集你们兄弟坐一起,要与你们说说我过去吃的苦。老二老三将要去藩国,日后难得你们兄弟这样满堂坐了。我如今做了十一年皇帝,头发多白了,面皮也老了,想起以前的艰辛日子,仍不免悲辛,便想亲笔来作一篇《皇陵碑记》,刻在石头上,树在皇陵前,作为后世子孙的训诫。”

  皇帝说到这里,就停顿下来。皇后不失时机地说:“太子说几句罢。”太子接着说:“父皇花了好几个日夜,写完了这篇《皇陵碑记》。父皇小时候家里穷,无书可读,长大后四方征战,也不曾安身念几天书,读书写字都是空闲时学的。虽是如此,儿臣细读父皇这篇碑记时,便忍不住流泪。文字不假修饰,却情味深切,令人心肝悲摧。当朝的儒臣虽说擅长作古文,若无那一番艰难经历,断断写不出这样的血泪文章。恭承父皇旨意,我先读一段文章,请父皇忆说当年的事,兄弟们若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可问父皇,都是家里人,不必拘束。”皇帝对太子的话十分称意,不免得意地说:“太子说得实在。爹虽然不擅长诗赋,但这样的本色文章,危素写不出,王祎写不出,宋濂也写不出,只有我亲手来写才行。”

  诸王中年纪大的点头,年纪小的呆呆地听着。皇帝说:“大明江山开创不容易,子孙后代要守住更不容易。将来朝廷里若有人结党,笼络武臣,想窥探大明江山,你们更要留心!”诸皇子又一齐点头。皇帝看着太子,说道:“你读罢,你先读一节,我接着便说故事。”太子手持着《皇陵碑记》文稿,缓慢地念道: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动遥苍。

  皇帝说道:“文章中的父皇,是说我的爹爹,你们的皇爷。那年,我们家太平乡孤庄村闹瘟疫,许多户人家都死了人,有的全家都死光了。天不下雨,种的庄稼都枯死了,祸不单行,又闹起蝗灾,田里剩下的青苗全被蝗虫吃光,不给我们村留一丝生计。那年我爹先死,三天后,我的大哥病死了,过了十多天,我娘又病死了。”

  朱樉忍不住插话道:“父皇,乡下闹瘟疫,为何不请郎中来,捡草药吃?”皇帝摇头道:“乡下郎中都病死了。那瘟疫好生厉害,哪是几副草药能对付得了?再说连吃饭的钱都没得,哪里有钱去请郎中?”朱樉笑了,说道:“父皇小时候竟然恁穷?”其他人听了都不敢笑。皇帝睃他一眼,说道:“你是不知道你爹小时候如何穷的。我们家一直与人作佣工,没有一块山,亲人死了,向田主刘德要一块墓地,他却不给,还是他哥刘继祖仁慈,送我家一块坟地。没钱做棺材,就用草席卷了,用门板抬上山去。如今刘继祖夫妇也死了,我是知道感恩戴德的人,今年要追封他为义惠侯,追封他的妻子娄氏为义惠夫人……”皇帝说到这里,哽咽起来,不时用手擦了擦眼睛。“二哥体弱,自身也顾及不了。大嫂见我们朱家这般破败,带着崽回娘家了。乡里人没粮食吃,扯草根剥树皮吃。”

  朱问道:“那时节家里一只鸡,一只鸭也没有么?塘里总还有几条鱼罢?”皇帝瞪他一眼,有些生气,喝道:“你从小衣食不愁,哪里知道那时乡里的情形。几只鸡鸭早卖钱买油盐了,哪里还有?天旱无雨几个月,塘水都干了,哪里还有鱼?起初还有些嫩草根和树皮吃,后来草根都被人扯光了,树皮被人剥光了,有的家里活人吃死人。我那时才十几岁,哪里受得起家中恁大变故,人都快要发疯,就与二哥商量,这年头如何活。二哥说我们分头走,各自度过荒年,莫死在一起,两个人好坏总会活下一个人。临别时,二哥总是哭,我也伤心。那时候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呵。”

  殿中于是寂寞无声。皇帝说完这些伤心事,静默好一会,才说:“你爹生下来时,家里没有干净布来包裹,二哥在河里洗脚时捡到一块破布,洗净了晒干,便是我第一件衣裳。据家里大人后来说,日间父母都去刘德家做佣工,家里无人照顾我,生了病也无人知道。我八岁那年,得了感冒症,全身发热又发冷,家里人在刘德的田里忙着做活,都顾不上我,我娘便在床头放一碗冷水,一个饭团。我热的时候就喝冷水,冷的时候就扯着破被子盖,饿了就咬几口饭团。”朱棣说:“父皇,为何家里人都不去请郎中来看病,分明是让父皇自生自灭呵。皇帝说:“家里穷,哪有钱去请郎中,想必就是让我等死。我死了家中也少一个拖累。好在我命大,却不曾病死,这是老天保佑爹呵。”朱樉仿佛有几分后怕,脱口道:“如若父皇那时病死了,大明朝没有不说,我们兄弟也都来不了人世间。”太子看着他,正色道:“秦王殿下休要说笑话!”朱樉粗豪一笑,说道:“这如何是笑话,是大实话。”

  皇帝并未生气,低声说:“你读书写字不会,插科打诨不学就会。”示意太子继续念下去:
  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浙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盻乎家邦。已而既归,仍复业于皇。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颍,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
  皇帝解说道:“二哥外出后,家中就剩下我一个人,我那时候的年纪比朱橚还小一岁,不满十七。家里无油无米,天天去寻野草根来吃。隔壁贤邻汪氏老母心慈,见我这般生计,不是出路,与我商量说,你如若愿意做和尚,就不怕没饭吃。她说天下没有饿死的和尚。我被逼无奈,答应出家。汪氏老母与她儿子汪文,提些礼物,送我到于觉寺做了和尚。还不到两个月,庙里也缺粮,方丈让和尚们都外出化缘,美其名曰云游。我既不曾读书,又无一技之长,如何能谋生?去投亲友人家也不喜欢,真是天地茫茫,无处可依呵。我于是在乡里和濠州城里寻食,早上看见人家的烟囱冒烟,便急急去敲门。有时天色晚了,运气好的话,寻一个古庙去睡一夜,运气不好,便睡在人家屋檐下。有时一个人到了荒山悬崖前,真想跳下去,一了百了,却又有几份怜惜自己的七尺之身,不能就此死了。有时独自一人看到月光,听到猿猴叫,心里好生凄凉。晚上睡着了,梦魂悠悠,见到父母还在世,醒来时一个亲人都不见,往往要痛哭一场。”皇帝说到这里,看到皇后擦拭着眼泪,太子已经忍不住在啜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