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站着了,等涂节近前,拱手道:“涂大人回京,下官晚间在集贤酒楼设宴接风。”涂节忙答礼,说道:“多谢相公。这番能回京作官,全依仗着相公眷顾,卑职理当到相府来拜。”胡惟庸说:“下官先请你吃酒,你再来寒舍吃茶。你做了左通政,下官也算添了一只手臂。但得来年我们都能有一番大作为,莫辜负圣明之时呵。”涂节道:“卑职悉听相公吩咐。”胡惟庸见他手提着一摞纸包,问道:“提着甚么好东西?”涂节道:“卑职在路上感了风寒,咳嗽不停,就去太医院问医,捡了几味药。”
涂节说起问病捡药的事,就很生气,向丞相抱怨说:“卑职发现陈皮起了霉,还有许多蛛丝,生姜也有些干枯,让宫里惠民药局的药师换下。有一个叫胡逊之的说,这些药洗净了,水一煮,药效一样,不消换了。如今朝廷的药官也恁势利么?”陈宁道:“朝中有人好做官。你老不知道,胡逊之是相公的一个宗亲哩。”涂节红着脸说:“都怪小的挑剔,用水煮了,药效哪里会差!”胡惟庸笑道:“一回生,二回熟,谅他下回便与你换了。”涂节忙陪着笑脸说:“不用不用。”
日期:2019-05-14 11:13:16
第四章
风雪夜丞相遇盗贼 杏花天皇帝索诗篇
京城遇盗
京城下了半日的雪,城中的屋宇一片微白,青石板街道却只有些湿润。腊月间过街的寒风凛冽。黄昏时,胡惟庸换上便装,从中书省出来,不骑马,不坐车,要去城中巡视民情,身边只跟着魏文进一人。
街坊夜色渐深,行人稀疏。临街的窗户间隐微有些昏黄的灯光,如瞌睡人的眼。有的人家的屋檐下聚集着三五个无家可归的人,围着一堆火,打量着微服的丞相。胡惟庸近前问他们,从哪里来的,在京城多久了。那些人言语含混,又说着方音,胡惟庸听不大清。不说话的人伸出手,或递来一只破碗。胡惟庸从袖里摸出十几文铜钱扔给他们。
二人过了莲花桥,来到桥头小巷口,忽有三五个人影在街巷窜动。胡惟庸缓步沉思着,并未觉察,一道黑影闪到他身边,明晃晃的尖刀搁在他的脖子边,低声道:“晓事的,借些钱钞把我!”一只手张开五指,摊在他胸前。胡惟庸怔了,正要从袖中摸银子,却听见魏文进迅捷上前,黑暗里听到啪的一声,那人的尖刀竟飞到街坊的屋顶上。魏文进挥一拳,将那人打倒在地,滑了一丈远,爬起来就抱头求饶。另外四个黑影从前后赶来,手里都持着两尺长的尖刀。胡惟庸叫声“小心”。却见魏文进冲上前去,霎时便将前面一人的刀夺下,手腕一抖,刀锋从二人脖子间掠过,两道血影喷射。二人捂着脖子,缓缓倒地。后面两人见势不好,转身要逃,魏文进上前一刀,将一人插成对穿,另一个唬得走不动,撇了刀,跪在地上求饶。魏文进看见街角有一道人影在张望,手里的刀光闪了一下。魏文进追上三五步,手臂一挥,那把尖刀脱手而出,叫声:“着!”那个人影子踉踉跄跄,跑了几步,便直挺挺地仆地。
胡惟庸甚是惊愕,这等身手当在张焕、郑泊之上,赞叹道:“当年秦始皇微服出行,有四个贴身武士,在兰池遇盗,武士们都没捉住一个强盗。魏大侠手段真是了得!”胡惟庸心想如若魏文进能接近皇帝,一刀便能取他的性命,开一个太平之世,张焕、郑泊与侍卫亲军都措手不及。魏文进拱手道:“相爷受惊了,小人不知道京城夜间有人胆敢行劫,不曾带刀,请相爷恕罪。”胡惟庸把住他的手道:“你有这等身手,何须带刀。”魏文进道:“今晚只是遇到街坊上的蟊贼,赤手可以取他们性命;若遇到江湖大盗,小的若手无寸铁,难保大人安危呵。”
胡惟庸回到府上,差一个家丁去五城兵马司知会丁光眼,派几个衙役去莲花桥头收尸,将伤者审讯了,查实死者来路,是否还有从犯。次日晚上,丁光眼来丞相府,禀报说:“相爷,那六个人都是结伴流窜到京的盗贼,已经抢了许多人钱物,伤了数人,四个死的烧化了,一个活的一个重伤的槛在牢里,请相公发配。”胡惟庸道:“请三法司审了,将案卷送到中书省来。”胡惟庸担心魏文进的身手好,惊动皇帝和文武大臣,又说:“你莫说是我的随从杀的,说是晚上遇到兵马司的夜巡兵士,盗贼们自仗人多,与夜巡兵打斗,杀了四个,活捉两个。”丁光眼道:“在下理会得。”
涂节转来三法司会审的案卷,有几十名待决的犯人。胡惟庸将杀人、抢劫、放火的犯人都批一个决斩,其他人流放陕西与海南。陈宁得知胡惟庸府上有一个魏文进,夜里在街坊顷刻间杀了四个盗贼,若许他一个羽林卫千户的职位,请他以暴制暴,只消一刀的功夫,便能杀了朱元璋,开一个太平盛世,或许大事能成。陈宁见了胡惟庸,面带笑容。胡惟庸问道:“有何喜事?”陈宁近前细声说:“相公果然有手段,有魏大侠便能成事!”胡惟庸却心思重重,说道:“魏大侠身手极好,还有一个刘遇贤,也颇有武功,可他们却难以接近皇帝。”陈宁道:“相公能经常接近皇帝,魏大侠早晚便能接近皇帝。”
日期:2019-05-14 21:21:41
通政司
洪武十二年春正月初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自凤阳来朝,带着几千名卫军和几十名属官,驻在宫外行营中,皇帝赏赐官军钱钞,令他们好生守护着四位亲王。
太子来华盖殿向皇帝请了安,将退出宫殿,皇帝却说:“坐坐,我还有些话与你说。”太子就坐在御案旁。皇帝问道:“近来看了甚么书?”太子说“昨日看史记,很留意商周之际的事。”皇帝问道:“看书也能知道古人为君的道理么?”太子道:“知道些许。”皇帝告谕太子说:“为君的道理,以事天爱民为重,根本在敬身,做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能上通于天,下达于民,必敬自身而施行。只是要好的,上天必能看到,不好的上天也能看到。一句话说得好,四海得福,一件事做得不细心,四海受殃。做皇帝的言和行都是这样,能不敬重自身的德行么?你要好好记住。”太子说:“儿臣谨记。”
皇帝又问:“你还有甚么心事,都说与我听。”太子道:“启禀父皇:近月以来,儿臣批复的中外奏事,都是细琐的事,许多大事中书省的大臣都替儿臣批复了,这样甚好,儿臣还是以读书为主。”皇帝很吃惊,问道:“通政司不是都将奏章先呈你看么?”太子说:“近月呈来的奏章都无大事,如哪个大臣丁忧,要回乡守制,还有国子生家穷,无钱供读,还有父母双亡的,衣食难继,请官中补给,都是这些琐事。”皇帝说道:“大明这一副家当,将来由着你做主,因此呵,我要你每日早朝与晚朝都与群臣相见,听取群臣廷议,批阅各个衙门的奏章,既要仁,也要明,更要勤,还要猛和狠。我做皇帝以来,不敢有丝毫松懈。通政司将大事转到中书省,不转与你,不知安甚么心!做宰相的人是皇帝请来的管家,皇帝才是主人公,休要让一个管家做了主人,你省得不省得?”太子听皇帝说得这么严重,连连点头称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