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祖头上的汗水涌出,直滴到地面。朱暹在旁边惊恐地看着父亲。皇帝平静了一会,心里回顾着许多将帅,突然想起常遇春,就说:“我今日看永嘉侯与道同这对冤家,想起两个人来,一个是开平王常遇春,一个是江都县丞欧阳铭。那欧阳铭就好比今日的道同,开平王好比你这个永嘉侯,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读书不多,性情暴戾。当年常十万领兵马路过江都县,他军中有几个小兵到老百姓家要酒喝,喝醉了还与百姓厮打,打伤了人,百姓就向县衙告状。那个县丞欧阳铭好胆色,令差役捉了犯事的兵,鞭笞一顿。那当兵的便去常遇春那里诉苦,说欧阳铭骂常将军。常遇春听了大怒,但也不曾领兵去捉欧阳铭,只是差人去问欧阳铭为何无端骂他?那欧阳铭说得好,你的兵是王师,我的民也是王民。王民被打得半死,你的王兵不当鞭笞么?倘若将军从严治兵,理当斩了他们才是。自己虽不说是贤人君子,不过依律治了小卒的罪,如何会无端骂将军哩?久闻将军大名,如何竟会偏袒几个小卒,而不顾国法?常遇春听了,心生惭愧,责备了军士,差人向欧阳铭道歉。后来,大将军徐达领兵经过这里,他手下的兵将们都相互点醒,欧阳铭是一个健吏,曾经打过常十万士卒的屁股,你们不要惹他。你却倒好,我让你主持广东军事,你一错再错,无法无天;我也眼瞎,偏听你的诬告,坏了道同的性命。”
日期:2019-06-15 14:55:23
皇帝数落一番后,念及常遇春的勇武,想起朱亮祖当年先降后叛的旧事来,不由怒火暗烧。朱亮祖以为皇帝骂自己一通,再罚一年半载的俸禄而已,说道:“上位,道同真个是胡党,处处与臣作对。臣奉旨监斩了他,并非法外用刑呵。”谁知皇帝怒不可遏,大喝一声:“放屁!你这厮还不招认,连皇帝老子都敢骗!真是没人治得了你么!来人哪,将他们两个人拉下去,按在地面,剥了官服,拿皮鞭子抽三五十下,先打做爹的!”
日期:2019-06-15 14:55:29
侍立殿前的四个大汉将军走上来,提起朱亮祖父子,拖到丹陛下的横街上,按倒在地。朱亮祖大呼道:“上位,臣知罪了!臣认罪了!”皇帝冷酷无语。大汉将军将他们的衣裳揭开,露出背与臀。韩宜可心想各宫中都有防盗的木棍,鞭子却从未见过,大汉将军去哪里寻皮鞭来,却见宦官胡政从奉天门旁的小屋里出来,手里捧着一道拇指粗细的皮鞭。一个大汉将军接了鞭,试着在空中一甩,擦着风声,啪的一声响亮,朱亮祖寒颤了一下。他侧着脸来看文武百官,他们冷淡地看着,却无一人出来求情。
日期:2019-06-15 14:55:37
挥鞭的大汉将军十分粗壮,鼓足了劲,挥起皮鞭时,鞭子如云中的闪电,放着光亮,直劈朱亮祖的屁股。鞭影掠过后,亮祖雪白的屁股渐渐亮出一道彩虹似的血痕。朱亮祖咬着牙,不呻*一声,好像还能承受。第二鞭抽在背上,朱亮祖觉得背部有火在烧,钻到皮肉里,他仍咬牙忍着,不出一声。第三鞭抽下来,像刀在割肉,痛贯心肝,开始无法忍受了。第四鞭第五鞭接连抽下来,朱亮祖觉得整个背部被刀划开了,撒上了盐,还有火在烤,痛得他连呼吸都缓不过来,禁不住啊啊地慘叫起来,四肢微微抽搐。第六鞭第七鞭第八鞭不停地抽下去,啪啪啪地响亮,朱亮祖喉咙里发出凄楚的嚎叫,似乎没有那么痛了。大汉将军抽到二十鞭时,皇帝与文武百官只听见响亮的鞭声在宫中回荡,朱亮祖全身伏在地面,一动不动。
日期:2019-06-15 14:55:47
朱暹看见父亲的惨状,高呼道:“陛下,臣认罪了,愿替爹受刑,请陛下饶了他!”大汉将军看着皇帝,皇帝像没有听过朱暹说话,喝道:“着实抽!”大汉将军又抽了二十下,朱亮祖的背部与臀部现出大片零乱的青紫色,皮肉破绽处流出一些血迹。皇帝看见朱亮祖的身体还有细微的起伏,知道他还活着,又嚷了一声:“用点心抽!”大汉将军又抽了十鞭。朱亮祖说话声极为微弱。皇帝问:“他在说甚麽?”大汉将军说:“禀报陛下,他在说陛下饶命。”皇帝瞪一眼大汉将军,厉声道:“用点心思着实抽!”大汉将军将皇帝的话“着实抽”听成“着死抽”,使唤手臂与背部几十块棱棱的肌肉,拼出全身的气力,用心着实抽了二十多鞭。朱亮祖成了一堆软面,直挺挺扒在地面,又如一只伏在海底的扁平鳐鱼,一动也不动。
日期:2019-06-15 14:55:53
大汉将军接着抽打朱暹。第一鞭落下时,他就惨叫,大呼“陛下饶命,臣认罪了”,抽到第十七鞭时,他的嚎叫声渐渐弱了。太子坐不住了,说道:“父皇,父皇,永嘉侯有…有有有免死牌呵。若再打下去,鞭刑便是死刑,父皇仁慈,别再打朱暹了。”皇帝看见朱暹已经没有动静,就说:“看在太子说情的份上,饶他几鞭罢。”话才落音,天武将军第十九鞭正要落下,骤然在半空收了势。两个太医奉旨验看,朱亮祖已无脉相,亦无呼吸,朱暹虽有脉相,但人已经昏死过去。
日期:2019-06-15 14:56:01
皇帝走下丹陛,来到朱亮祖父子身旁。二人的背和臀部血肉模糊,都无动静,怒气消了大半。令太医抬朱暹去治,令礼部准备棺木收殓了朱亮祖。皇帝说:“朱亮祖是一条硬汉,我只想让他受一顿皮肉之苦,谁知他不经打,几鞭下去,丢了性命。他从前是有战功的,朝廷不会忘了他的功劳,礼部以王侯礼安葬他,百官都去他府上祭奠。我还要做一篇圹志,是非功过都写得明白了,赐与朱亮祖家,放在他的墓里。”晚间,太医来报,朱暹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