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
第7节

作者: 投资家197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面说过,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之间存在交叉。例如,“搏傻者”和“专业投机者”之间会有交叉,“专业投机者”和“价值投资者”之间也会有交叉,但一个严肃的“价值投资者”和“搏傻者”之间绝少有交叉。“搏傻者”有三种类型:1、走错门的“搏傻者”。这类人在社会的其他部门或领域会取得相当好的成就,他们只是出于某种原因误入股市而已!不要紧,如果果断的走出去,仍能在其它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如果长时间混迹股市把其它都荒废了,一生很可惜的。2、真正的庸者。我们说任何人做任何事时间久了都会出成绩,唯独这类人是个例外。因为这类人有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做事不能专注、不肯深入,不愿持久,拒绝自律,没有学习兴趣,缺乏研究动力——总之一句话,不愿意动脑筋,也不愿意吃苦。这类人是真正的懒人,手脚懒不懒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脑筋懒,这一生基本就废了。观察这类人的一生,很容易会发现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尝试”——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尝试”——和不停地“改行”中度过的。他们试验了一行一业,因为准备不足或不能坚持,失败了,然后换另一个行业。当然,股市也是要试试的……他们终生都是在一连串的失败中度过,从来没有专心做过一件事,也没坚持过任何一件事。他们做任何事都不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而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直到短促的生命勒令他们停止“试验”为止。最可悲的是,直到临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类人征战股海的唯一“利器”就是想象力和对自己“难以置信的好运”的期待!如果他还自负的认为自己具备“超绝的智慧”可以脱离于交易法则之外(当然他是不会费心去研究什么是交易法则的),再自信心爆棚或者赌念大发来点透支融资杠杆效应什么的,其死况之惨烈死相之难看就甭提了。3、客串的专业投机者。因为所谓的“艺高人胆大”,专业投机者偶尔也会仅仅凭借对多空力道强弱的判断及其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分析,在毫无内在价值的投机品种上搏傻一番,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综上所述,已经定型的“搏傻者”属于“浪漫主义者”,他们在骨子里不愿意付出,而将所有的成功期待建立在“出奇的好运”、“上天的垂青”和“超绝的智慧”基础上。他们不愿意正视现实,生活在想象之中,梦想注定无法实现。他们讨厌看别人的脸色过活但终生都不得不看别人的脸色过活。如果他们在现实中缺少一个领导那就必须接受配偶的领导。他们是投资领域乃至所有生活领域中真正的弱者和失败者。“风”或“火”可以作为这类人的象征。这类人代表投资者中的“左派”。

  已经定型的“专业投机者”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喜欢自由——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喜欢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和完全没有羁绊地发挥创造力。他们不愿意看别人的脸色过活。他们是独行侠,不愿意领导别人,也拒绝接受领导。他们是“现实的浪漫主义者”或“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他们不象真正的“浪漫主义者”那样脱离实际,但又不失理想。他们极不欣赏“现实主义者”们谨慎小心、局促狭隘的生活。在他们看来,“现实主义者”们无论是他们本身还是他们的生活,甚至他们的投资理念——所谓的“价值投资”——都太乏味了!“水”可以作为这类人的象征。这类人代表投资者队伍中的中庸之道,他们通常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当然,有时既能偏向左,也能偏向右。他们是最灵活的一群人。

  已经定型的“价值投资者”属于“现实主义者”。顽固,坚守,执着是他们的特色。他们无疑是脚踏实地、令人钦佩的,一如耕耘的老牛。他们无疑是好父亲、好丈夫、好兄长,但不太可能成为好的情人。他们是有责任感的人,也是可以依靠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有良好的声誉,作息有规律,总是一步步坚实地迈向成功的目标。他们或许并不聪明,他们信仰的“价值投资”是否真的可行也非常可疑,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上帝,于是他们的盈利也就在情理之中!“土”可以作为这类人的象征。这类人代表投资者队伍中的右派。在这类人看来,“中间派”专业投机者的灵活如果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话,那么热衷于搏傻的“左派”不仅是弱智的,在道德上也是可耻的;无论如何,胸怀博大的他无法同情或原谅“左派”。

  (修订版)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10】
  作者按:
  本文系投资家1973原创,转贴者敬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欢迎您积极反馈读后信息,包括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10、纪念杰西·利物莫(Jesse Livermore)
  1877年7月26日,利物莫出生于美国麻州一个贫困之家。少年时代因参与对赌行(空中号子)的交易连连得手,赢得少年天才的美誉;之后转战华尔街,多次赢得巨量金钱和崇高声誉,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在华尔街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一生数度破产又再三崛起,1940年11月28日因操作失利和深陷抑郁症举枪自尽,为世人留下无尽遗憾。辞世前出版的著作《股票大做手操盘术》(How to Trade in Stocks)因出版时机欠佳而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挥之不去,人们对股市大崩溃的恐惧犹存)。传记记者艾德温.拉斐尔(Edwin Lefevre)根据对他的采访稿撰写的《股票做手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于1923年出版,该书系统阐述了利物莫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操作理念,由于书中许多观点是开创性的,而且字字珠玑,文采斐然,至今已经成为投机领域的传世经典和专业人士的必读教科书。

  利物莫虽然成名以后过着奢华的生活,但他总体上是洁身自好、诚实守信、律己甚严的,在个人生活上不失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每次东山再起,他都会连本带利向债权人清偿那些法律早已豁免的债务。他一生专注于探索投机市场的规律,拿自己的钱身体力行,对投机市场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总结出许多重要的市场规律和交易法则。也正因为如此,《股票做手回忆录》才会被后人视若瑰宝,主人公在辞世近七十年后其名号依然如雷贯耳。但因为他生前多次通过做空赚取暴利,不明白投资常识的人误以为他是造成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因此当时忌恨他的人也很多。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被发明的,此时已是杰西辞世6年之后的事,因此他没有机会享受我们今天利用计算机分析图表的便利。当年杰西操盘的时候,交易者能够拥有一个打出报价带的报价机就已经是非常专业的了,大多数人都是盯着黑板上用粉笔写出的报价进行交易。杰西就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行情,靠着对数字惊人的记忆与敏感发展出一整套系统的操作方法。
  在杰西征战股市的年代,价值投资的王者沃伦·巴菲特还没有出生,一直到他去世,巴菲特才只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他的前辈大炒家们如杰伊·古尔德(Jay Gould)、丹尼尔·德鲁(Danidl Drew)、康门多尔·范德比尔特(Commodore Vanderbilt),没有留下任何成型的理论或片言只语的著作,“波浪理论”还没诞生,“道氏理论”的集中介绍首次出现在1922年出版的《股市晴雨表》一书,而《股票做手回忆录》1923年就出版了,此时杰西早已功成名就,也同样不可能从中受益半分。杰西是技巧高明的行情数字阅读人,他没有图形可看,只看行情数字和价格动向,就知道交投热络的股票何时或者正在刷新高价纪录。阅读行情数字是很难精通的一门艺术,难就难在必须时时盯着它们不放,而且可能让人情绪翻腾不已。做这件事需要非凡的定力和强大的守则,以免“套牢”在行情数字里——就象今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迷失在电脑图表里一样。

  今天对于投机市场操作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理念、策略、技巧和一系列交易法则,几乎全部都是利物莫在实战中发现的,因此他的历史地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大局观方面如只有大波动才能赚大钱、大波段抱股不动、时机选择不能过早或过晚……具体技巧方面如摒弃内幕消息、判断大盘动向、分析板块效应,抓领导股,观察成交量变化,创新高追击……资金管理方面如试探性建仓,顺势加码,迅速止损……等等,对人性的高度认知和对交易心理的反思更是精彩绝伦,前无古人。看看他这些如珠妙语吧,有多少你已经耳熟能详:华尔街没有新事物,华尔街不可能有新事物,因为投机就象山岳那样古老。股市今天发生的事以前发生过,以后还会再度发生/我从来不会生市场的气,从来不跟大盘理论,生市场的气对你没有半点好处/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亏光一切更能教会你不该做什么。等你知道不该做什么才能不亏钱,你开始学习该做什么才能赢钱/一个人可能看得清楚而明确,却在市场从容不迫,准备照他认为一定会走的方向走时,他变得不耐烦或怀疑起来。华尔街有这么多根本不属于傻瓜的人,却都会赔钱,道理就在这里。市场并没有打败他们,他们打败了自己,因为他们虽然有头脑,却无法坚持不动/考虑大盘,而不是个股/大盘并非总是立刻就讲真话的/股价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永远不会太低,低到不能开始卖出,除非第一笔出现利润,否则别做第二笔/在多头市场看多,在空头市场看空/总有一个错误在你前边/关心把事情做得正确,而不是关心赚钱/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身为投机客,我的事业是始终支持自己的判断/投机客的勇气就是有信心根据自己的决定行动/股票投机成功的基础,是假定大家未来会继续犯以前所犯的错误/不要指望把利润救回来,在还能出脱而且能够廉价出脱时,赶快脱身/学到自己可能没有任何理由就做出愚蠢的操作,对我是个宝贵的教训。我花费了几百万美元,学到交易者另一个危险的敌人是:可能被心思敏捷、魅力十足、能言善道的人打动。利物莫还说:“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股市赌博是不会成功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