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生计,跳行建筑业》
第42节

作者: 奇招
收藏本书TXT下载
  2、通过设立劳务管理公司,可以使公司施工过程中从法律角度转移矛盾,规避风险,消化因劳务纠纷引发的对企业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屏蔽,为企业良性经营创造一片蓝天;
  3、企业劳务实体的建立,可以合理确立施工总包和劳务分包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合同关系,有利于调节彼此之间的对立和经济关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从上游、中游和下游实施动态监控和有效管控,尽量避免和弱化矛盾,杜绝风险的产生,而不是单方面的,一相情愿似的转移和规避;
  5、理智地经营和运作劳务公司工作,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经营实体,既有管理的效能,又可以获取利益和收益,为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源地;
  6、实施公司劳务准入制,吸纳和整合资信好,有实力,功能齐全的劳务队伍入编,打造受控劳务派遣制,凡公司系列的工程均要由公司劳务管理公司输入劳务队伍和承建劳务作业,形成责任合理界定,各负其责的利益共同体;
  7、经常和公司管理层面保持密切接触和沟通,时时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的产生,及早妥善防范和处置,把问题和事端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劳务作业安全着陆;
  8、确保劳务队伍的相对稳定,既要发挥专有劳务队伍的作用,还要不断吸纳和培育新的劳务力量,为公司规模施工作业创造有力条件;

  9、逐步充实劳务队伍自身技术力量,为保证劳务作业质量提供技术保证,根据需要有侧重地办理相关上岗证件,满足工程管理强制性需要,同时在保证公司劳务所需的前提下,还要扩大经营范围,推动效益和发展同步。
  我知道自己并不聪明,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出聪明的事情;我还清楚,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只要大家的力量合起来就一定能撼天动地;企业遇到了经营的困难只是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定意志,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我坚信,扎实做事,就一定能做好。
  再次感谢!
  “是啊,大概看了一下,要不我怎么会知道,你又没跟我说过。”晓雅承认道。
  “说来有点戏剧化,想听吗?”
  “不想听就不问了,快说!”

  “哎,这也是一块我心上的伤疤啊,又叫你给揭开了,好疼的感觉!”
  “说出来就痊愈了,揭的过程也是愈合的过程,”轩安慰道。
  “大约三年前吧,一天早晨我突然接到单位一个同事的电话,说他向老总推荐我到项目上,我当即高兴坏了,还跟他道了谢,还说如果事情成了,我请他吃饭。”
  “结果真的派你去了?”

  “就在当年的五月二号,放假后我刚到单位,常总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到他办公室去一趟,我立马快步走上五楼,他五楼办公,我敲了门进去,坐到他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由于走得快了点,还有点喘呢。他开门见山地说,北站工程就要开工了,公司决定让你去负责,明天就到位,你有什么要求?”
  “给我派个懂技术的,最好是男的,年轻的,本专业的,会cad的,起码能看懂电子版图纸,还需要一个安全员。”
  “你就说这些?”
  “没了,就说这么多。”
  “满足你了吗?”轩晓雅问。
  辛得志说:“我第二天就进入角色了,并和建设单位代表做了工作对接,和两个承包人也见面了。这个项目大约5.3万平方米,地下室6千多平方,地上有五栋楼房,三个24层,2个15层,都是安置房。图纸已经出了,唯独差地库的。因为有地下室,首要的任务是降水,要求栋号承包人联系降水的人,经过几次反复,终于确定了人选,价格合适,且又与公司合作过,是公司汪副总介绍的,报上方案和价格后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并投入打井作业,与我公司签了合同,以后费用建设单位认账。”

  “一口井多钱?”晓雅好奇地问。
  “7000。”
  “还不贵,是吗?”
  “我们那儿是最低价了。”辛得志说,“打井用了不到一个月,总共三十口。图纸会审也已进行,我记得是在六月六号,开始在二号楼做实验桩,第一个桩位刚钻完孔,正要下钢筋笼时,工地北侧小区的住户涌进工地现场,围堵在装机周围阻止施工。”
  “为什么呀?”轩惊问道。
  “他们的说法是盖高层妨碍他们房子采光,也有碍视线。”
  “你们怎么说的?”
  “我们说我们施工的楼房是设计院设计,符合设计规范,并是经过规划局认可的。”
  “他们听吗?”
  “听什么呀,那些人都疯了,他们执意要我们拿出规划的批文,结果我们拿不出来,之后他们把工地的大门围上,不让车辆进出。要打桩就要用商混,进不来商混车是没法施工的。”
  “后来怎么办了?”
  “被迫停工了,这期间他们又到规划又到政府上丨访丨上告。他们都挺齐心的,最终归到一点:‘没有施工许可证,施工就违法,就不能开工’。”

  “怎么没办呢?”
  “这不是施工单位的事。我来说明一下,在我们当地,像这种政府主导的安置房都是先开工后补手续,俗称绿色通道,也可以叫做先上车后买票,但是我们没有采取这个形式,主要考虑住户闹得很厉害,怕给主管市领导带来不便。因为住户闹得很凶,不得已在市信访办主导下召开了一个见面会,城投的领导做了说明,设计院也解释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原则,是绝对符合设计规范规定的。轮到住户代表发言,他们说看不到批文就不许施工,他们会继续围堵工地大门阻止施工。”辛得志叹了一声说,“出于无奈,城投的老总于是承诺手续不齐不施工,让他们尽可放心。”

  “真的停了?”轩晓雅盯问道。
  “是呀,工程停了。后来我听说民航的批件没办完,一直在跑,主要涉及到楼房限高问题。”
  “有问题吗?”
  “咱哪知道,反正说正在办理,岂不知一办就是两年多,速度的确够慢的,依我个人的看法,还是他们不作为所致,毕竟相当于为政府做事,工作作风还是有点官僚风气,办成办不成都照常领工资,涉及到老百姓的事,谁都不愿叫真。”
  “那你就干呆着等了两年?”
  “这期间也做了一些努力都枉费了,住户极其顽固,他们的口号是‘不见鬼子不挂弦’。”
  “还开展地雷战了?”
  “更有甚者,他们做了条幅谩骂政府不作为,还罗列了一些罪名呢!”
  “他们竟然如此嚣张,诋毁政府形象,是不是他们占理,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是的,他们自认为他们掌握了证据,他们就跟规划局的领导明说了:‘只要他们敢批,他们就去闹他们’。还恐吓说要到省里和中央电台举报。”
  “那么,究竟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我们也试探地问过了,没有什么意图,不符合规划就不让盖,其实有想要点补偿的意图,只是不便说出口。”
  “到底应该补偿吗?”
  “根本不违反采光要求,怎么补偿,没有出处呀!”

  “你不是说三年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