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宿命--从秦到清》
第49节

作者: franklin97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6-21 09:47:59

  第三,恢复生产。在忽必烈之前的蒙古,基本上是以掠夺为主,不怎么重视生产。但到忽必烈这儿,情况发生了变化。忽必烈在给汉臣高达的诏书中就说:“昔我国家出征,所获城邑,即委而去之,未尝置兵戍守,以此连年征伐不息。夫争国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虽得其地而无其民,其谁与居?今欲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蒙古人未之知也。尔熟知其事,宜加勉旃。”这话就说明忽必烈否定了原先的掠夺政策,而开始重视农业生产。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忽必烈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恢复农业生产。比如,于公元1270年在中央设立了司农司,专门负责农田水利,并劝农立社,加强农业生产。再比如,下令禁止蒙古军队占农田为牧地和践踏庄稼等等。

  第四,改国号,迁都。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第二年,正式建都燕京(今北京)。先说改国号。“元”这个国号本身就是汉化的一个表现。忽必烈在诏书中说得明白,这个字就来源于《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这既表示了蒙古国的统治者正式接受了中原文化,也表明了这个政权的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可以说,改国号这件事标志着蒙古国在忽必烈的手上正式完成了由邦国制度向中华帝制的转型,成为整个中华帝国的一个王朝。而建都燕京,则有利于元帝国对整个中原的控制,而且正如忽必烈自己明确表示的“山以南,国之根本也”那样,元帝国已经将国家的根基定在了中原而非塞外。

  在做了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蒙古王国摇身一变而成了元帝国,由一个异族政权变成中原政权。经过了这个变化,元宋之间的战争的性质也随着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侵略战争转变成了统一战争。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当时蒙元是外族入侵者而南宋是正主,而在当时真正忠于南宋的却是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少数人。在与元军作战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地方的军民奋起反抗元军入侵,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但是更多的地方是望风而降。有人将此归因于这些人都是吕氏的亲戚、门生和部下,所以吕文焕一投降这些人也就跟着投降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当初四川吴氏的势力也很大,而吴曦宣布独立并归附金国以后却很快被手下所杀。可见并不能以吕文焕的影响力来解释这么多郡县不战而降,至少吕文焕的投降不是唯一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汉人在元帝国里面并不受歧视,汉人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元帝国的保护。因此,忠于它的汉人也不少。举一个例子,金元之际济南历城人刘黑马(真名叫刘嶷),先是在1261年力排众议纳降南宋名将刘整,而后又在与南宋军展开的泸州争夺战中带病上阵,而且还对手下劝他养病的人说:“国事方急,死而无憾!”可见其对元帝国的忠诚。再比如,前面已说过的,汉人在元帝国政府里高官很多。这些高官是不是有职无权的虚职呢?不是。当时在元帝国内部,很多决策也是依汉人的意见作出的。比如在如何进攻南宋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元帝国采用的是南宋降将刘整的“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的方针。在攻打襄阳的过程中,元军又是听取了汉人张弘范的“城万山以断其西,栅灌子滩以绝其东”的战略,堵塞襄阳与外界的联系。后人从民族感情上来讲,说刘整、吕文焕等投降元帝国的人是汉奸。但是在当时人看来,也并非如此,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要贾似道等人高一些。比如汪元量在在《湖山类稿》的《醉歌》中写道:“吕将军在守襄阳,襄阳十年铁脊梁。望断援兵无消息,声声骂杀贾平章。”

  由于得到了中原汉人的支持,元帝国非常顺利地灭掉了南宋,实现了天下的统一。然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个少数民族统治者统治中国都会面临的难题摆在了忽必烈的面前。蒙古人太少,统治得地方又太大,怎么办?如何避免成为统治者的蒙古人会在和平年代里逐渐腐化堕落?
  忽必烈做了几件事。
  第一,调整民族政策。在元帝国建立初期,汉人是受到重视的。可以说,汉人充斥着元帝国的政府。但是,随着元帝国一统天下,这个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忽必烈把国民分成四等,汉人同样处在比较低的地位。我认为这个办法虽然不能说很高明,但也体现出忽必烈的政治手腕。有人说了,这是典型的民族压迫,算什么有政治手腕呢?当然,真正高明的办法是民族平等,但是忽必烈的办法也不是馊主意。他的高明就在于他没完全按民族划分。第一等的蒙古人咱放在一边不说。第二等色目人,包括一大堆民族,什么畏吾儿、回回等等西域各族全加到一块,给了个“色目”的名字。所谓“色目”,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意思,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少数民族”。这就叫把小族变成大族。第二等人的划分是将小族变成大族,第三、四等人的划分则是将大族变成小族。什么意思呢?明明都是汉人,偏给你划成两等。这就是在汉人内部给你制造点儿矛盾。有人说了,那“汉人”这一等里不是还有契丹和女真等族吗?这两族和汉人打了N年的仗,矛盾大着呢,不可能像色目一样团结成一个族。所以,这么一划分下来,蒙古族的地位超脱了,汉人要不就在自己内部争,要不就和色目人争去,把民族矛盾指向蒙古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在政府内部,忽必烈先是提出了“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也就是说,蒙古人当一把手,汉人和回回分别当二把手、三把手。既保证了蒙古人的特权,又以回回等色目人来牵制汉人。这样一来,很明显,汉人官僚的比例就不可能像元帝国初年那样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了。在统一天下之后,忽必烈又明令在中央和江南各省任用南人官僚。这就是有意挑起汉人内部的南北矛盾。到忽必烈执政的后期,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朝中汉人与色目人的争权夺利,然后忽必烈在中间搞平衡。通过这个民族政策的调整,元帝国一方面充分地保障了蒙古贵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在不激起汉人对蒙古人不满的情况下削弱了汉人势力。有人恐怕要问了,这忽必烈也太不地道了,完全是过河拆桥嘛。没有这些汉人的支持和帮助,他能打败阿里不哥吗?他能平定李璮之乱吗?他能一统天下吗?对,没有汉人他办不成这些事。但是,正是由于他看到了汉人的力量,他才产生了对汉人的疑惧心理。而且,也有很多汉人的确心怀不轨。比如,李璮之乱时忽必烈身边的亲信等汉人王文统就和李璮有往来。这也就使得忽必烈根本不敢完全相信汉人。所以,为了妥善安置汉人这支强大而又不能完全信任的力量,忽必烈才费尽心思地搞了这么一大堆东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