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缘风水学》
第57节

作者: 慧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直到明、清,北京天坛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这是圆形,高三层的石坛,共5•33米。每层四面出阶各9级。上层坛面直径30米,中层50米,下层70米。坛面周围有石栏板环绕。三层坛面栏板总数为360块,总计环坛的坛面、台阶、栏板等所用石板、石块数目都是九和九的倍数。《周易》谓“阳卦奇、阴卦偶”,因此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奇数也叫天数,偶数也叫地数,九是最大的“天数”,也叫极阳数,用它来表示天体的无限高大。祭天只用“天数”、不杂“地数”。坛面之上铺的是艾叶青石。上层坛面直径为23•6米,坛正中央的一块圆石叫“中心石”,又叫“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每圈依次递增9块,到第9圈则为81块。中层从第18圈铺到第27圈。下层从第27圈铺到第81圈。每层都以汉白玉石雕为护栏。望栏、栏板的数目也各取天数。由此可见设计者在几何图案上的构思精巧,其象征意义出自《易经》。

  丹陛桥北端为矗立在祈谷坛中心的祈年殿。它是天坛建筑群中最为宏伟的建筑。祈谷坛状如环丘坛,同为三层圆形石台,上层直径68•2米,中层直径79•6米,下层直径89•6米。三层总高5•56米。三层坛面都有汉白玉石雕的护栏环绕于须弥座式的坛座周围。坛座之上高耸的“祈年殿”是体现这种天人相通的典型建筑。中间最大的四根,叫“龙井柱”,象征一年有四季;中层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三十六个大窗代表三十六旬;七十二个小窗代表七十二侯。殿为圆形。顶为蓝色代表天。地为方形代表地。第三重殿檐有二十八根巨大的楠木柱,代表二十八宿。整个天坛的环境沉静在柏树密林之间,充满了上天的感应。

  由此可以看出,“法天象地”是中国传统的城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五坛的配置和设计看,就更清楚了。所谓五坛,就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社稷坛。天坛是天子祭天的地方,位于北京城的南端、在外城的里侧。它的建筑形状是圆形的。天坛的位置和形状,体现了南为天、为乾、为阳的思想。地坛是天子祭地的地方,位置于北方,在内城的外侧。它的建筑形状是方形的。地坛的位置和建筑形状,体现了北为地、为坤、为阴的思想。日坛在东方,月坛在西方,它们都在城之外。社稷坛在内城的中央。日坛、月坛和社稷坛都是方形的。五坛的配置和设计,也是以《周易》的乾坤、阴阳观念为基础的。

  展开近代测绘的“北京城区地图”,可明显地看到原都城为四面用城墙围起来,呈一个品字形的清晰轮廓。按《易》及八卦图所示,上为南,下为北,与近代通绘地形图的方位标志相反。因此原规划设计是一个倒过来的品字形。外城在上,为南;内城在下,为北。符合九宫(即《洛书》演绎而成的矩阵)八卦之说:上南为乾,为天,为阳,下北为坤,为地,为阴,乾天包坤地。从总平面上看,城墙又不是完全笔直的轮廓。外城南城南墙是略为向内(向下)呈缓弧形,符合《易》南为天,天圆之说。东近南交角凸出一段,按八卦(先天)东南系东便门,西北面为西便门。七为“奇”数,属阳。内城原应是“地”位,为坤,属阴。但都城是“人”生息居住,纯属阳宅。故在规划布局上使其转阴为阳,设置了九个城门,(按《易》,九乃老阳之数。)南三门,正阳门居中(即俗称之前门,它建造时的高度为九丈九尺,九九更体现了老阳之数),左崇文右宣武(又寓意为文东、武西),东二门南朝阳北东直,西二门南阜成北西直,北二门东安定西德胜。内城南没三门为奇,为阳,北设二门为偶,为阴。这些体现了很多八卦的内容。还有,都城南自永定门经正阳门、皇宫达鼓钟二楼,呈一条笔直的十五里的中轴线,是按九宫而设。九宫矩阵的南位九宫,中央为五宫和北位的一宫,三数之和为十五。帝王之宫禁处于中央,象征着统驭四方、四隅之权威。所谓“九五之尊”,是显而易见的。

  都城除皇城、紫禁之外,占地最大、建筑较有显著地位的尚有五坛(天、地、日、月、社稷)。在布置上,天坛在南方(上)呈圆形,建于外城之内,地坛在北方(下)呈方形,建于内城之外,日坛在东方(左)呈圆形,月坛在西方(右)均建于内城之外,社稷坛居中,建于内城之中,也是按九宫八卦的内容而设。
  明代北京的布局,虽系人为,其寓意及规划指导思想,以及建成后的艺术和功能效果,在500多年以前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仅有的完美的都城建筑。
  (三)紫禁城的风水建筑
  宫城又称紫禁城,沿用元代大内旧址而稍南移。周围加砖砌护城河,即今筒子河。南面正门称“午门”,即元代皇城灵星门旧址。万岁山,明代又称煤山或镇山(清代改称景山),是元代延春阁址,明代时期堆土筑成。此山主峰耸峙,中峰在全城中轴线上,又立于南北两城墙的正中,形成全城的制高点。它使得全城堂堂正正,庄严而匀称大方。帝王居住的主体大殿也在它巍峨实体的依托之中。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内庭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紫禁城名称的由来,一方面,因为古人将天帝所居住的天宫称作紫宫,故皇宫也以紫宫见称;另一方面,明清皇宫戒备森严,是不许人进入和靠近的禁地,所以明清皇宫又名紫禁城。
  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0余米,东西宽750余米,周长3428米。城墙高10米,下宽8•62米,上宽6•66米。城四隅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通高27•5米),俗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式。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
  紫禁城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再向南通过端门可达天安门,西面有西华门,东面有东华门,北面有玄武门(清朝改名神武门),对面是景山。
  紫禁城为前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发号施令、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以北为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以及东、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皇子、公主居住的宫殿。东宫之东有皇极殿、宁寿宫、乐寿堂;西宫之西有慈宁宫、寿康宫,亦属内廷范围。

  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门上崇楼五座,俗称五凤楼。正楼重檐庑殿顶,高35•60米,东西四座重檐四角尖式方形亭楼以廓庑联接,辅翼着正楼,形如雁翅,气势巍峨,体现了紫禁城的尊严。明清两朝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皇帝大典时,钟鼓齐鸣。战争凯旋,则在午门举行受俘礼。午门共有五个门,中门是皇帝出入的,皇后大婚时由此门入,“传胪”时状元由此门出。东西两门是王公大臣走的。左右掖门是文武大臣走的。进入午门便是空间开阔的太和门庭院,一条玉带形的金水河,逶迤蜿转,自西向东流淌,横跨五座雕栏玉砌石桥,与天安门外的金水桥互相呼应。金水桥正北是前朝的正门——太和门,明朝皇帝常在此“御门听政”,清朝皇帝也在此受朝赐宴。顺治元年十月朔(初一),福临皇帝在太和门颁诏称帝。

  太和门以内是开阔的太和殿广场,占地3万余平方米。两侧有崇楼高阁,峙立左右。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巍然屹立在中央,坐落在8•13米高的“工字”形台基上。台基分三层,每层都绕以亭亭玉立的白玉栏杆。在龙凤纹饰的望柱下面伸出排水用的浮雕白石螭首1142个,千龙吐水,蔚为奇观。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面阔十一间(63•96),进深五间(37•17),共有七十二根楠木的大宫殿,重檐四阿庑殿顶,彩画为双龙合玺大点金,是封建社会最尊贵的形式。大殿通高37•44米,比正阳门城楼还高1米多,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木结构建筑物。
  太和殿内有六根蟠龙金漆大柱,中间设有楠木雕龙宝座。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极,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万寿节、册立皇帝、大婚、派将出征,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大典时设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从露台上摆设卤簿仪仗,南出午门直排至天安门外。殿外炉鼎、仙鹤、铜龟都吐出袅袅香烟,缭绕宫殿,气象森严,以显示“真龙天子”的权威。

  中和殿,深广各五间(每间均长24•15米),是座单檐四角攒尖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皇帝举行大典前,先在这里小憩,而后去太和殿,皇帝祭礼天坛、地坛、先农坛、社稷坛之前在此殿阅视祝文。
  保和殿,平面广九间(40•68米),深五间(24•97米),重檐九脊歇山顶。皇帝赐文武臣宴,公主下嫁纳采赐额附宴,正月赐蒙古、新疆王公宴都在此举行。清乾隆年间,“殿试”由太和殿改在保和殿举行。
  三大殿之后有东西横向的广场为前朝与内庭的分界。正北有座华丽的乾朝门是内庭大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前金缸、金狮相对排列。清朝皇帝有时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一条白石雕栏的高台甬道直达后三宫,其格局与前朝相似。乾清宫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场所。清朝雍正皇帝移居西宫养心殿,以后这里便成了举行内廷典礼、赐皇族家宴的地方。乾清宫两侧还有象征着政权的江山、社稷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